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网络文学缺陷露端倪 或需在多元语境下重新审视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21日16:40 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宣布成立,这是继北京、浙江、重庆、江苏等地成立“网络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之后,又一家将网络作家纳入“组织”的文学机构。

  如果从1997年的文学门户网站“榕树下”创立算起,经过16年的尝试、探索和发展,客观地说,网络文学正跻身主流舞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网络文学用户约为2.74亿。与2013年印刷书籍销售5亿本的尼尔森图书调查分析数据比较,除去教材、课本和励志类等图书,恐怕小说类纸质书籍已经担不起“主流”的名号,这使旧有的正统“主流”话语系统不得不放下身段,包容新媒体介质承载的故事讲述。另一方面,从余华的《活着》几年前在网络上被归类“都市言情”栏目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也开始了网络探路。可见,不管将来是否会取代纸质载体,网络本身确实已经开垦出了另一片辽阔的土地。

  然而,在网络文学商业成功的起点上,掣肘发展的缺陷也已露出端倪,要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需要“草根”(网络作家)、受众以及“精英”(批评家)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建设性推力。

  旧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历经多年的试水之后,目前的网络文学门户从好的一面来看,已经形成了规模定位,拥聚各自的粉丝群体。与此同时,随着影响力和受众群体的扩大,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

  页面形式、推介方法,以及作品的分类等都表现出同质化的倾向,不仅是“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网”这些“老牌”的文学网站,一些后来加入者呈现给受众的也都是单一或者还有些格式化的容貌,栏目与板块大同小异,如“玄幻”“武侠”“言情”“都市”“穿越”“灵异”等类型分割,这使得《活着》这样的作品堕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建基于商业优先的核心栏目、推荐榜和点击榜等运作模式,使大多数网站在个性化特征缺失的同时,娱乐化、商业化过度,内容方面跟风炒作、相互模仿不一而足,在审美和素质要求等方面满足于“低俗”,停滞不前。

  以积攒人气为目的的强制更新已经显示出损害网络文学健康的迹象。近些年,网络走红的写手日写作量大多在万字左右(或以上),这种“工厂化”的产物,不要说精神产品的人文思考,即便是基本的文句推敲也难以周全,结构、逻辑、内容自然难逃陋俗,撇开批评家的“无话可说”,被指称“语言浅白、情节粗糙、故事重复、细节雷同、人物僵硬”甚或空洞无物的“小白文”泛滥就成为必然结果。更糟的是,一些网络作家为了不“断更”,完全无视自我重复,甚者还会相互抄袭以及杂乱堆砌“脑残文”,步入自我伤害之路。一些时候,网站编辑们为了策动围观效应,强推“脑残文”作品,这种趋短利而损长远的做法势必引火烧身。

  文学作品相较于其他人文类的文字,本来是最具原创性的,如今这一特征却在壮大的网络文学事业中被逐利的商业手段逐渐掩埋。已经有网友抱怨“雷、白、脑残无下限”,这不止是对文字的失望,在故事讲述、人文思考等更深的层级,受众群体在成熟,如果文学网站和网络作者跟不上成长的步伐,终将会落伍。随着网络文学的日渐发展壮大,如果不消除隐患,这些埋藏的痼疾很可能会吞噬网络文学的健康成长。

  人要保持对固化面孔的热情是非常困难的,就像老套路的电视春节晚会,读者迟早会麻木、厌倦。

  评论的介入和引导

  长期以来,“主流”的文学评论界和网络文学似乎分属不同的话语世界,网络以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手法讲述着故事,而大部分以精英自居的批评家或基于道听途说,对网络文学则抱持着近于偏见的态度,个别阅读过网络作品的批评家因为执著于道统的文学理论,对这些“另类作品”要么下结论说“不是文学”,要么就是无话可说。

  什么是文学?站在公允的立场,应该不是批评家说了算,在没有得到传统文学界认同的日子里,网络作家写就的故事俨然“主流化”,反倒是批评家被冷落,如果对网络文学的蔑视不是由于偏见的话,现在还能够矜持的批评家会不会是自我流放呢?不错,网络文学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铺天盖地的注水文字甚至是网络作家都承认的疾患,但就批评家而言,在网络作家明确表述需要评论介入的当下,批评家的说和不说实质上是负责任与否的标尺。

  我不太认同评论家们关于文学的纯理论公式化语言和逻辑,批评家们对作者的洞见不能只在旧理论范畴内纠缠,如果着眼于如何完善文学书写和文字表达,更具体、更容易理解的评论相信对不谙熟纯理论的网络作者更有帮助,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会“无话可说”。就网络文学而言,批评家们对读者的引导无疑更有意义,针对具体的作品,细碎的分析效用一定大过经院的宏论。比如某个章节、某个人物的叙述,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甚至可以引述经典文学的原文比较讲解,而不是泛泛地理论堆砌,若再配合以生活的解读,理想、价值渗入其中,不信读者(作者)会无动于衷,即便是嘲讽,粉丝的对抗和围观,也会在争吵中提升审美阅读,至此,低俗如“商人”的网站和作者就算是被绑架,也不得不“迎合”素质提升了的受众。遗憾的是,我们很难见到批评家们类似的作为,文学网络门户的首页中,也罕有能够让受众明白、接受,带点理论色彩的赏析、评论和推介。

  这只是一种设想,文学评论界和网络文学之间其实在很多途径都可以进行商谈,对话同样可以有多种方式。长远看,建设性的沟通比个别业者以商业目的雇请无良评论家推介显然会有更多的收益。

  目前这种场景,作品质量的提升是网站和网络作者迈不过去的坎儿,但是那些手拿理论著作,嘴含专业语汇的批评家们更应该反思:“不是文学”(或者说不符合文学标准)的网络文学诞生了,发展壮大了,为什么?

  多元语境下的重新审视

  市场经济打开了一个大包裹,既有生活用品杂货铺,文化产品的商业属性也得到多元的呈现。纯文学、网络文学(或者叫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就是多元语境下的不同诉求。在网络文学自身内部就可以看到多元的预期,比如有“力量”的读者会在和作者的互动中提出对故事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本身也因为不同“力量”之间的好尚而呈多元趋势,或者是叙事方式、角色命运,或者是梦想构筑、幻象世界,进而可能在价值理念上表达读者的愿望。相同亚文化群体会形成一种集体情绪或者虚幻的情绪满足,这是不可回避的,拿电影来说,看文艺片喜欢掉眼泪的人可能完全忽视无厘头的动作片,网络小说也大概如此,都市言情粉丝不容易“打赏”玄幻作家。

  在这样的多元语境中,作为精英的批评家对待网络文学的态度却好像比较团结,这不太容易,但也有些奇怪。更奇怪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希望受众会像喜欢《红楼梦》的专家那样,沉湎于每个情节里埋藏的无数鸡零狗碎,这显然脱离实际,即便是以“少而精的好作品”来替代网络上大众的盲目自娱自乐,也是单向的想法,在多元化的选择中未必会成立,再说什么作品好是由历史来评说的(比如晚近这几十年,当代武侠小说在好坏之间就不停地换位)。这不是正常状态。

  不管怎么说,少数拥有优秀知识系统和精良词语装备的精英,更应该在多元选择前提下来看待网络文学。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网络文学受众35岁以下的占据91.3%,而大专学历以下的达78.4%,站在这些人的对面,才高八斗的博士教授们要考虑的,似乎不是象牙塔里的经典理论,不是自视为权威的形象,而是如何在不同语境下获得他们的喝彩,是重新审视不同的文化审美需求——“低俗”的审美也是审美。

  乐观的是,一个文化系统需要基本价值上的共识,早几年的《后宫·甄嬛传》是否放大了扭曲的价值中枢也许有争议,但歪斜的道路谁都不会走,我们需要在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上构建、达成正向的共同合力。

  就传统语境下对文学的理解来看,网络文学和正统文学现在仍有着明显的区别,价值取向、对生活的理解,甚至理想的建构和文学本身的文化意义,都是如此。展望未来,融合相信是必然的,假如无缝对接是共同预期,那么最后是网络文学向“主流”文学归航,还是共同携手杨帆,现在并没有明确的航标,这,才是“网络文学”和“精英评论”当下应该共同探索、努力的方向。欧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