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愿中华处处是“文学之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07日08:50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 觅

  2013年,中篇小说《长河》甫一发表便广受关注,不仅斩获了《民族文学》年度奖、第五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奖等诸多奖项,还登上了中国小 说学会评出的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之榜首。而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的作者马金莲——一位已经在宁夏西海固默默坚守文学创作十几年的“80后”回族女作 家,却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

  “用宗教般虔敬的心态来看待文学”

  西吉县位于“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马金莲正是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她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更没有上过正规的大 学,却始终对文学不离不弃。2000年,18岁的她开始写作。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她在文学期刊《六盘山》上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夙愿》。从那时至今, 马金莲已创作发表了中短篇小说100余万字,出版了《父亲的雪》和《碎媳妇》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前在家务农时,她在每天繁重的农活之余始终不曾放下手中 的笔;后来进入民盟固原市委员会工作,她依然初心不改,用心书写着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父老乡亲。马金莲真诚地说:“其实像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在西海固还 有很多。我们身上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文学是痴迷的、沉醉的,我们用宗教般虔敬的心态来看待文学、敬重文学。”

  马金莲此言不虚。因为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在西吉并非只是少数人所为,而是早已蔚然成风。近年来,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等重要文学奖项的获奖者中都出现了西吉籍作家的名字,一批西吉本土青年作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西吉还活跃着大批农民作家,基层文学组织亦十分健全。这块 常年干旱缺水的贫瘠之地,竟成为一方滋养文学的沃土,不得不令人惊叹和敬佩。

  文学在西海固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文学是属于人民的,它应是一部部源于百姓、来自基层的接地气之作。单从这一点看,西吉就已经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2011年10月,在以文化为主要研究议题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西吉成为中华文学基金会、宁夏文联、宁夏作协授牌的全国首个“文学之乡”。

  同年,在中国作协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组织、多位作家组成的“中国作家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调研团”也深入西吉考察调研。调研团一 行看望了当地的农民作家,与当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交流座谈,还与他们结成对子,同他们分享写作经验,帮助他们改稿。此后,在西吉文联主席郭宁的带领下, “文学之乡”又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基层的作家们做了不少细致的实事:出书、组织培训班、举办作品研讨会……看似只是工作分内之举,却无不温暖着农 民作家们的心,并助他们的文学创作以一臂之力。

  马金莲和不少西吉的农民作家都是上述活动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如今虽已离开农村,可马金莲依旧像一个辛勤耕种的老农,如呵护庄稼般一丝不苟地对待 每一篇作品。“西海固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磨难,可对我来说,曾经艰难的生活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对那里的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体验,那片高天厚 土,那些朴实的人们,让我纯粹和宁静,是我心中永远的净土。”在她看来,身处“文学之乡”,文学创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使自己和那些一同写作的农民 兄弟姐妹们拥有了坚守文学的希望和理由。每每念及于此,总有一种感恩、欣慰和幸福涌上心头。

  一路走来,马金莲遇到过不少好心人,而幸运之神也似乎一直对她眷顾有加。今年,马金莲不仅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宁夏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 还远离家乡来到北京,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的学习,实现了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个夙愿。首都的一切让她感到新鲜而惊喜,鲁院 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更让她感慨良多:“由于地域局限,原先我的写作更多是基于个人经验,在鲁院听过课之后,我打量世界的视野更开阔,对文学创作的意义理解 得更深刻了。现在我更愿意关注人类的命运,我的心里多了一份悲悯情怀,多了一份反思民族历史的沉重责任感。这是与以前的观念和态度完全不同的。”

  马金莲还透露,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马兰花开》近期即将出版发行。由于在鲁院学习期间创作时间相对充裕,她才得以将2012年花了半年时间完成 的这部作品精心修改打磨了一遍。马兰生命力十分顽强,在西北地区颇为常见,小说的主人公也以此命名。作品反映的还是自己熟悉的回族农村生活,30万字的文 本中不乏大量生动的细节。写惯了中短篇,马金莲坦言相比之下写长篇还是有难度的,“但自己对所写的生活比较熟悉,因此写起来也不算特别吃力”。

  通过建立“文学之乡”推动文学发展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11月,中华文学基金会已在浙江桐乡建立起第二个“文学之乡”。桐乡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茅盾、丰子恺等文 化名家的故乡。追寻着大师们的足迹,又将有一批批青年作家从这里踏上自己的文学之路。据悉,中华文学基金会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将共同设立和举办面向全国青年 作家的“茅盾文学新人奖”,共同创建“茅盾文学院”,同时通过作品研讨、发展文学社团等多种形式,以更好地培养、扶持和奖励文学新人,推动我国的文学事业 赓续绵延、薪火相传。

  谈及今后对创建“文学之乡”工作的发展规划和设想,中华文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小慧言语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和自豪:“今后我们将认真进行论证调 研,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更多的“文学之乡”,为文学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还将积极促进不同“文学之乡”之间的交流,使彼此多一些互相沟 通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作家都能互相走访、拓展眼界、积累创作素材,真正为他们做点实事。”

  西吉和桐乡远隔千里,一个深居西北,一个遥处东南。尽管二者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各有千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存差异,但却因为人们对文学的执著 与热爱而拥有了“文学之乡”这个共同的名字。这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它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更是一种对文学难能可贵的坚守和担当。我们有理由相信和 期待,随着“文学之乡”的种子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断播撒生根,姹紫嫣红的文学百花园中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像马金莲一样的后起之秀竞相绽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