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东西部地区作协“结对子” 在相互交流中共同进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20日07:42 来源:中国作家网 黄尚恩
中国作协召开东西部地区作协“结对子”工作座谈会中国作协召开东西部地区作协“结对子”工作座谈会
 会场 会场1
会场会场2
会场会场3
会场会场4
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钱小芊讲话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主持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主持

  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处于东西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民族身份的作家们,每天面对着自己熟悉且各不相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学观念。因此,通过采风活动、集中培训、作品研讨、刊物互赠等形式来相互了解彼此,显得非常必要。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会带来新的创作灵感。中国作协倡议的东西部地区作协“结对子”活动使作家们的这一需求成为现实。这项活动由中国作协于2009年倡议发起,到目前已有上海和新疆、江苏和宁夏、山东和西藏、浙江和青海、广东和内蒙古、湖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湖北和延边共14家7对东西部地区作协建立了“结对子”关系。他们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学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

  合作培训青年作家,是开展“结对子”活动的重要内容。浙江省作协与青海省作协连续几年联合培训青年作家,浙江文学院持续多年招收青海学员;上海市作协与新疆作协共同举办两届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每届都有12位新疆作家参加;江苏省作协每年邀请8名宁夏作家参加江苏作家读书研讨班;广东省作协多次邀请内蒙古作家赴粤参加培训。在这些培训活动中,东部地区的作协承担了大部分经费,为西部来的学员提供了细致的安排。新疆文联主席阿扎提·苏里坦说,目前已经有24名新疆作家到上海参加了培训。他们在那里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是精心安排的课堂教学和参观采风,提升了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体会到了各民族是一家的温暖之情。

  各组“对子”作协之间,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作家团“互访”活动。如江苏、宁夏作协共派出4批次计40余人次的作家进行“互访”;西藏作家代表团先后到山东省烟台、青岛、曲阜等地采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为作家们带来了新的创作灵感。江苏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张王飞说,江苏和宁夏的文学创作各有所长,风格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宁夏作家的作品给江苏作者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江苏的中短篇小说也为宁夏作者吹去了一缕江南水乡的细雨清风。在双方交流中,无论是作家代表团座谈,还是读书班学员交流,双方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为彼此的创作开辟出了新的空间和思路。

  在采风活动中,作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笔生动描绘了祖国大地的神奇风采和各地人民的精神风貌。据山东省作协党组书记杨学锋介绍,2012年8月,山东作家西藏交流采风团深入援藏工作和援藏干部一线,获取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创作推出了一批反映山东援藏干部事迹风采和鲁藏情深的文学作品,如许晨采写的《藏家的国旗》、杨文学采写的《生命之被》、周蓬桦创作的《多吉的酥油茶》等散文。另外,山东报告文学作家朱建信、许晨为创作反映山东省援藏工作的报告文学《情寄日喀则》,在省内广泛采访山东援藏干部之后,专门到西藏日喀则地区深入采访,得到当地人们的帮助,收获了丰富的素材。山东作家简默赴藏参加以“相约藏历新年”为主题的采风采访活动,创作了5万多字的长篇散文《西藏不完全手记》,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对于要写作长篇作品的作家来说,短暂的采风活动显然是不够的,他们更希望有机会到某地进行长时间的“定点深入生活”。在“结对子”活动中,有些作协就为作家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内蒙古作协主席特·官布扎布说,2011年,广东省作协为内蒙古作家萨娜在粤采风创作提供了半年的免费住宿,使其能够安心写作。其间,他们还牺牲自己的假期,陪同萨娜到处采风,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为其创作积累了珍贵的素材。据杨学锋介绍,山东作协与西藏作协除短期采风互访制度外,也正拟合作建立定点深入生活机制,为两地作家深入生活、采风采访、开阔视野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共享彼此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作品的交流上,各地作协之间密切关注彼此的动向。文学刊物互相刊发对方的作品,成为一种常态,有时甚至推出“专号”。比如,2011年7月,《上海文学》杂志推出“新疆作家专号”,集结了新疆9个民族40余位作家的优秀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理论批评等文学形式,共计20余万字。2013年7月,为配合第四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的举办,浙江省作协主办的《诗江南》出版“青海诗歌专号”,发表61位青海诗人的作品。同时,“结对子”的双方大部分都定期互赠刊物。据宁夏文联副主席哈若蕙介绍,从2012年起,宁夏和江苏两省作协开始互赠刊物。宁夏的《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公开发行的刊物,以及各市县创办的20多份内部刊物,都定期寄赠给江苏;江苏的《钟山》《雨花》《扬子江》《江苏作家》等刊物,也定期寄给宁夏。

  除了这些“常规动作”,一些“结对子”的作协还进行很多创新和尝试。从2011年开始,青海作协每年推荐2名中青年作家与浙江文学院签约。截至2013年底,和浙江文学院签约的青海作家达到6人次。所签约的青海作家享受与浙江作家一样的扶持政策,其所发表的作品一样列入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范围。2013年,上海举办了“天山上的红花——新疆各民族作家作品朗诵会”,新疆少数民族作家感情奔放、风格雄浑的美妙诗文让上海读者深受感染,增进了他们对新疆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兄弟情谊。此外,有些作协试图突破“一对一”的模式,试图实现多方交叉的文学交流,促进东西部文学更好发展。

  在中国作协的牵头协调下,在各地作协的通力合作下,“结对子”工作进展顺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这种交流超越了文学层面,进入了心灵深处。正如上海市作协党组副书记马文运所说:“上海与新疆虽然相隔数千公里,但有了两地作协以及作家们的‘文学链接’,天山不再遥远,两地作家心心相连。通过‘结对子’活动,新疆和上海两地的作家交流更加密切、感情更加深厚,真正让文学的美成为超越民族的一道彩虹,在两地作家之间架起了促进了解、增进友谊、传播真善美的精神桥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