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平凡爱情中的美好感动

——饶平如《平如美棠》桂林沙龙分享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9日13:4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作者饶平如眼含泪花为观众念她给美棠写的挽联(黄珊虎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作者饶平如眼含泪花为观众念她给美棠写的挽联(黄珊虎摄)
排队等候饶爷爷签名的观众(黄珊虎摄)排队等候饶爷爷签名的观众(黄珊虎摄)

  这是大时代里两个普通人一生的小故事。

  这也是感动了全中国渴望相爱却又不易相守的年轻人的拳拳情谊、暖暖佳话。

  饶平如,这个从家乡江西启程,最终安居沪上的93岁老人,与妻子毛美棠自相识结缡至死别生离,历经整整一甲子,聚散有时,牵挂无尽。

  毛美棠离世至今已有五个年头,饶平如手绘18册画作悼亡,一幅幅肖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或自创或改写的一段段诗词文字,其人其事,曾因央视主持人柴静的电视专访和一篇名为《赤白干净的骨头》的采访手记,引无数网友关注惦念。

  如今,饶平如与毛美棠这一本本“纸上人生”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出版方还特邀知名书籍设计师,“中国最美的书”获奖作品设计者朱赢椿亲任装帧设计,用古朴红线订起一页页毛边纸,也订起一段“相思始觉海非深”的动人故事。

  4月28日下午,饶平如爷爷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到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带着一幅幅画作和存放着两人爱情信物的“爱情博物馆”档案册,与几百名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分享关于“我俩的故事”,现场气氛热烈,饶爷爷和美棠的爱情故事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颠沛半生  妻去一场空

  沙龙活动现场摆放了许多书中的插图,每一幅画都是属于饶平如与美棠两个人的回忆,也都是夫妻俩人生历程的重要见证。

  1922年,饶平如出生于江西大户人家,跟老先生描红,听母亲读诗、吹长笛、讲忠孝故事。饶平如没有专门学过画,他的画册里有不少画是他喜爱丰子恺而临摹来的。他还喜爱苏轼、林语堂、杨绛、章怡和的句子,于是就抄下来,放在某张照片下面。谁的印刻得好,自己也学着请人刻一方印,作为诗画的点缀。诗与画,他说:“都是少年时代受惠于母亲和学校的那一点记忆,描摹仿写,也许谈不上技艺,但确是情动于中。”

  抗战爆发,饶平如书生投笔,考取黄埔军校(十八期)。几番险死还生,1946年,他奉父命回家相亲结婚,去见的就是父亲世交之女毛美棠:“我走过第三进的天井,正要步入堂屋时候,忽见西边正房小窗正开。再一眼望去,恰见一位面容姣好、年约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点天光揽镜自照,左手则拿了支口红在专心涂抹——她没有看到我,我心知是她,这便是我初见美棠之第一印象。天气很好,熏风拂面。”那年他24岁,她22岁。

  从那一天起,两人经历了幸福也经历了磨难,经历了分离也经历了思念。好不容易团聚了,却已经是老病相催,毛美棠到了生命的尽头,从此病床前,最多的就是饶平如忙碌而又哀恸的身影。

  2008年3月19日,距离结婚60周年纪念日还有短短5个月,毛美棠却走到了人生尽头。

  手握柔毫  纸上画凄凉

  美棠离世之后,有半年时间,他无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难过,只好去他俩曾经去过的地方、结婚的地方,到处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来终于决定画下他俩的故事,一笔一笔,从美棠童年画起,以画笔细细记述他们在时代转变、世事波折的背景下,度过的平淡、艰辛却相爱并有精神守持的生活,家常话似的语言以及丰子恺式的画风,似白水,却静水流深……就这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来的一个普通中国家庭自己的记忆。“死是没有办法的事,但画下来的时候,人还能存在。”

  这些年,饶平如总会时不时地画上几笔。回忆像是魔盒,一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无论是苦是甜,那些已经一去不返的生活场景,在饶平如的记忆中却从未褪色。他说活到这么大岁数才明白白居易说的“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意思。早年在战争中看过生死,中年在浩劫中历尽世态炎凉,如何又在理应看透、看淡的年纪如此思念成狂?饶平如坚定地认为:“爱情是不分年纪、一直存在的,无论年轻还是年老。”

  在他的笔纸间,每一寸的记忆都脉络清晰,美棠在世时,饶平如每画一幅就拿给她看,听听她有什么意见。美棠的许多言语,也最终变成了纸上的图画。一些家庭琐事就此断断续续地被记录了下来。“我画得并不好”,饶平如说,“一切都在我的脑子里,我不过是把它表达出来,写文章也没太当一回事,当初开始写的时候,也不想写什么传记,我的目的是给第三代的孙辈们看看,告诉他们,我们这辈子是怎么过来的。”

  在活动现场,饶爷爷指着一幅幅画作向现场的读者讲述了当年的故事,爷爷说自己不是什么婚姻专家,在和美棠生活的日子中,也好像只有平平淡淡,他和读者回忆了很多年轻时生活的场景,觉得那时的生活根本就不是苦,而是非常有趣和难忘。讲到动情处,爷爷的眼睛数度湿润。他说,自己不能忘记美棠,永远不会。

  不意成名  画作竟出版

  饶平如的卧室,也是他的画室和书房。不到20平米的屋子里,临窗放着一张书桌。笔墨书本,占据了桌面的大部分空间。那墨迹斑斑的衬纸和玻璃,见证了饶平如的创作历程。说起他的出名,饶平如笑道:“有一次家庭聚会,孙女拍下了我手绘的一张当年结婚时的场面,没想到就这么在网上传开了,这‘网’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也不上的。”

  一传十十传百,最终,这几幅小画诗文,竟引来了央视知名主持人柴静,那天去北京,就像赶考一样:“后来一见面,我说站起来说:‘久仰大名啊,柴老师!’她还是很客气,一定要我叫她‘小柴’。她让我很放松,笔记本也忘记了拿了,反正问什么答什么,从下午两点多说到了六点多,事后我说,我60年的甜酸苦辣都倒完了,都交代给她了。”

  之后,柴静在其博客上发布了采访手记《赤白干净的骨头》及一段视频采访,短时间内就达到了三十多万的浏览量,连微博女王姚晨也转载并感慨:“爱是永不止息”。就此,饶平如与妻子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爱情故事开始为人们所了解。一次次媒体采访,一家家出版社联络出书,饶平如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声名,他最终选择了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凝结毕生心血的画作。此书的开本、用纸、用色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温暖、厚重而朴实的整体效果——开本定为不大的方形,内文用轻型纸,让这书拿在手上时厚而不重;封面选择热烈的中国红,有喜气;而毛边、部分裸脊等细节更让这本书“中国味”十足。最终,出版材料与装帧形式的完美结合得到了读者和业界的普遍肯定,此书也因此被评为“2013中国最美的书”。

  《平如美棠》同时被《新京报》评为“2013年度好书评选”之“年度致敬图书”。知名学者何怀宏先生在颁奖礼上称《平如美棠》是一部“怀念之作”,他说,“这本书不是思想或政治的巨制,然而,任何思想的探索和制度的改善,其旨归不正是应让所有人过好的生活,美的生活?而每个人也都有如此生活的权利。于是,我们在这里向《平如美棠》致敬,向生命致敬,向长者致敬,向普通人致敬,向所有在生活中发现美和传递爱的人们致敬。”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