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两岸作家首次合作共诉乡情 长篇小说《原乡》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3日09:21 来源:文艺报 李晓晨

  1949年,国民党携百万人口退守台湾,一道海峡自此成为两岸刻骨铭心的伤口。至1987年开放探亲,在近40年间,“回家”成为台湾老兵最强 烈的渴望,同时也伴随被逮捕、枪决的危险;而对大陆方面来说,许多家庭分崩离析,“抓壮丁”成为延续几十年的梦魇。也因此,于右任的绝笔诗《望大陆》如此 令人唏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 殇。”

  日历翻到今天,已是两岸开放探亲的第27年。一部长篇小说《原乡》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讲述台湾老兵们一次次回家的挣扎与冒险。小说由台湾作 家陈文贵和福建作家叶子合作完成,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更丰富的文学和文化意味。就在一个月前,《原乡》同名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档热播,这份最难舍的乡愁也让许 多观众潸然泪下。

  4月18日,长篇小说《原乡》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李闽榕出 席研讨会,近20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文艺报社主办,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文 艺出版社承办,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梁鸿鹰主持。

  《原乡》触及了中国人的情感之根

  小说《原乡》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一群居住在台湾眷村的老兵在两岸隔离的年代,不惜冒生命危险也要回大陆探亲。此时,他们在大陆的亲人肝肠寸断,有的至死都没能相见。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两岸作家的首次通力合作中具有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

  李敬泽谈到,这部小说触及了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之根。每一个中国人,不管有怎样的立场、出身、经历,都能理解小说中的那种情感和渴望,因为 它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深刻、最基本、最柔软的层面。这些老兵的命运折射着几十年间的政治风云,但在这部小说中,读者看到了超越政治的伟大的情感——那是深藏 在我们心底的“乡愁”。他说,《原乡》不仅仅是关于两岸中国人命运的书写,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之根的回望,是对我们精神故乡的一次寻找。

  “《原乡》书写的不是普通的儿女情长,它是一个特定时代的大叙事。”包明德谈到,《原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它肯定和赞扬了两岸的开放交流和社 会的开明进步,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作品蕴涵着人民性、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同时也浸透着对文化中国、和谐中国、统一中国的深深期待。

  原乡实际上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何向阳说,“原乡”不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也不同于故乡,它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小说虽然写的是老兵回家的事件,但却具有更深的寓意。两位作家以跨越两岸的视野,写出了属于中国人的亲情、爱情和乡情。

  感人至深,源自对普通人的成功书写

  心酸、感人至深,是与会者对小说最集中的评价。《原乡》之所以具有这样饱满的情感力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通过对普通人的成功塑造完成了对这一题材的书写。读罢小说,你能鲜明地指认出八百黑、洪根生、杜守正、岳将军、路长功、余夫人,人性的复杂在他们身上得到呈现。

  何镇邦认为,作家选择了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题材,写出了打动人心的小人物的故事。海峡两岸的分离是两岸人民共同的痛,这种痛苦落 在小人物身上特别让人动容。警总的路长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起初百般阻挠老兵与大陆联系,但当他看到在大陆的母亲的录像时,人性中的善良、包容在他身上 复苏了。岳将军也是一个闪光的人物,他不去美国与亲人团聚,就因为觉得是自己带老兵来台湾的,要对他们负责,而他一次次冒险施救,让读者看到人性中闪光的 一面。“文学作品应该展示善的美的东西,而不应该出奇招,展示丑。”

  作品写的是宏大的主题,但落脚点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 “有历史才有这些人的故事,人的性格遭际又让历史鲜活”,李炳银认为,《原乡》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完成了对历史的书写,小说继承了中国文学写别离的传统,并 将这种传统升华到更深刻的精神层面。人物的情感密度浓郁,对人性的本真写得较充分,让人记住的是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感。

  如何看待历史对当下具有启示意义,王山认为,文学家在看待、表现历史方面有特有的方式和角度,就是更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如何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历史,表现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这虽然是对历史的解读,但更是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特殊的《原乡》:两岸合作,小说电视剧合力

  《原乡》是一部有些特殊的作品:它有台湾作家陈文贵和大陆作家叶子两位作者;它几乎同步推出了小说和电视剧,使二者互相补充。倘若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讨论这部作品,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陈文贵熟悉台湾老兵的生活,擅长编剧;叶子善于把握人物的心理和细节,更熟悉大陆的情况。陈文贵认为,《原乡》写男人,很容易局限于男性视角。与女性作者合作,有着刚柔并济的效果。而两岸作家合作,则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充分表达彼此的内心世界。

  两位作家的合作也让小说带上了几分“影视味儿”。雷达认为,《原乡》是一部大气的作品,有扎实的生活根基和情感基础。但仔细读来,会不时发现它 有电视剧的痕迹,在交代情节时戏剧化很突出。他说,戏剧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作品很好看,但如果太戏剧化,就会影响小说的艺术品质。两种不同的写作方 式如何互相促进,是值得思考的。

  胡平认为,电视剧思维的加入让《原乡》情节推进很快,跌宕起伏,细节丰满。这样一部30万字的小说密度极大,它证明,小说靠情节、靠挖掘人性的深度,同样能够打动人。

  张陵谈到,小说之所以达到我们所说的这种高度,是因为它其实是用电视剧的方式在处理,如今人们都在强调“回家”,这部小说对这一主题的演绎恰到 好处。他认为,从影视剧角度来看,流行的才能吸引观众,但小说是不同的,小说要写的恰恰是人们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对影视剧的借鉴要把握 好一个分寸。

  小说里大陆妻子和台湾妻子相见的一幕给人印象深刻。这是极具戏剧化、写得很好的一幕,这一幕也让作者叶子记忆犹新。她说,历史的误会多么沉重,却要个人去承担,这是多么不公。这些老兵犹如一粒粒草籽上下浮沉,但无论草籽飘得再远,故乡亲人永远是他们的骨中骨、肉中肉。

  小说《原乡》不拘泥于剧本,自成一格,开拓出影视剧所不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电视剧《原乡》凭借视听语言,在小说出版前首先吸引了众多观众。二者 相得益彰,将“回家”这一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两岸曾经远若星河,但其实就只有一座桥的距离,那就是人心搭就的桥梁。血浓于水,愿大陆不可见、故乡不可见 的悲剧永远终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