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中国作协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启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2日09:37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 觅

  4月1日,鲁迅文学院第九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在京举行开班仪式,这标志着中国作协2014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工作正式启动。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钱小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出席开班仪式。

  钱小芊在讲话中说,少数民族文学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是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作协从2013年开始举办为期五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活动。这是中国作协以及鲁迅文学院贯彻落实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学人才成长、推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交流、融合、和谐,谱写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钱小芊希望学员们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作家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努力增强“鲁民九”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站在时代和历史的新起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油充电,不断去谱写新的绚丽的华章。

  开班仪式上,来自不同民族的学员代表作了发言。他们畅谈了自己长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感受,表达了此次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的心情和体会。苗族的蒲钰谈到,在自己的家乡,故事都是口口相授、代代丰富地流传着,每个人都是创作者。少数民族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瓶颈,因为是用汉语创作,很多东西需要翻译,一些好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的甚至翻译不过来。维吾尔族的白合提亚尔说,好的作品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现实生活。古往今来无数实践证明,创作厚重、优秀作品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丰厚的生活阅历、深刻的生活感悟,作品是否能经受住人民群众检验、能否给予人民群众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藏族的来鑫华说,每一个严肃的作家都在用圣洁的文字热情讴歌着深爱的故乡,每一个恪守传统的作家也始终在创作中保持着对文字的无限敬畏。少数民族作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汲取和消化兄弟民族的优秀文化。蒙古族的胡额斯吐坦言,虽然自己是一名业余作者,但自己的精神和信念从来不是“业余”的。“我清楚创作道路的艰辛,也在工作事业和文学创作交集时矛盾挣扎过,但我从未放弃过,因为我深知,文学创作是我这一生需要守候的梦想。”回族的郭玛表示,我们会分外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吸收知识的养分,写出更好的作品,把鲁院当成人生的加油站,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让少数民族的风采在鲁院飞扬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据悉,2013年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鲁迅文学院相继在南宁、贵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拉萨、西宁和昆明举办了8期培训班,共培训少数民族作家学员312名,涵盖了39个民族。今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工作具有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办班模式作了改变,由过去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和集聚区单独办班,改为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和分配少数民族学员名额,举办综合班的模式;二是办班地点作了改变,由过去在各地举办改为主要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举办,只有两个班次分别在北戴河和上海举办;三是办班类型作了改变,举办7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增加一期少数民族理论评论家班;四是每期的学员名额由40人扩大到50人。这些变动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广大学员的要求而调整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把少数民族文学培训工作引向深入。

  据介绍,鲁迅文学院第九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为期24天。参加本期培训班的50名学员来自全国17个少数民族、14个省区市,是由这些省区市作协推荐、鲁迅文学院遴选,优中选优选拔出来的。学员中有的在文坛已颇具实力和影响,有的虽崭露头角但已表现出优良的潜质。培训班期间,鲁迅文学院将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精心组织高质量的各类研讨会及文学沙龙,安排富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使学员的视野胸襟得到扩展,思想认识得到提升,创作积淀更加丰厚。

  出席开班仪式的还有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副主任尹汉胤,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一鸣、王璇等。开班仪式由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主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