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艾克拜尔·米吉提:中为洋用先从翻译开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8日06:47 来源:张黎姣 《 中国青年报 》

高莽画

  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中国文学走出去。如何让更多的汉学家、翻译家把中文作品翻译成精妙的外文,是今年两会政协委员、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所思考的问题。

  今 年两会提出16项提案——这是连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艾克拜尔·米吉提,提出提案最多的一年。作为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国作协 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他一直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问题。因此,今年提案有多项是关注这一话题的。其中包括:《关于建议设立外国翻译家奖项 的提案》、《关于对周边地区中小国家翻译介绍中文作品、配音影视产品设立配套补偿资金的提案》,以及《关于建议孔子学院应配置国内版现当代中文文学书籍和 国家级文学期刊的提案》。日前,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说他所期待的“中为洋用”的具体构想。

  “由于历史原因,西方不少人对中国存 在刻板印象。”他认为,用文学消解这种成见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过去我接触的汉学家都是翻译《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等,他们对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基 本不译。上世纪80年代即如此。后来有些翻译家开始翻译现当代作品,但都凸显其信息性、资料性。翻译家及翻译家们背后的读者,似乎都希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 后是如何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家们开始对中国某几个作家的作品进行系统翻译,如,王蒙等一批老作家,或莫言、毕飞宇、苏童等中青年作家。其 作品基本上都被系统地翻译过去。”

  艾克拜尔·米吉提强调,文学翻译是金桥,只有翻译能让彼此隔膜着的世界沟通;才能使中国文学、中国出版受益;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能忽略翻译者的作用。甚至,由莫言可见,中国文学获得了外国读者的认知,翻译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如 今,中国文化走出去,中文热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艾克拜尔·米吉提记得自己同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一同去越南访问交流时,竟发现铁凝有多部作品已被翻译出 版,而她自己对此并不知晓。他说:“在我国出版的最新长篇小说,3个月内就可以翻译为越南文出版。但是,他们没有购进版权,也不会支付作者稿酬。”

  “我以为,与其向其索要稿费,不如任由他们翻译。我们需要做的是设立一个专门的‘翻译文学奖’,奖励那些翻译中文作品的外国出版社、翻译家。此举非常重要。”他提出,甚至可以将这一奖项纳入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鲁迅文学奖。

  “过 去,翻译是自觉的,翻译者用自己的文化眼光去遴选、甄别。如今,中国作为文化大国,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学是其核心,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在这样的背景 下,应当设立专门的奖项以奖励那些专门翻译中国文学的翻译家。当然,他所翻译的作品应在该国出版发行。”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除了奖励译者,还应该设立 对著作权人、版权人的专项补偿资金,不要让著作权人、版权人为追索著作权费、版权费而苦恼。他强调,不仅是文学,中国电影、电视剧走出去都应如此,即,要 有配套资金支持,这就是“中为洋用”的具体措施之一。目前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配套资金,包括以色列、韩国等。

  艾克拜尔·米吉提注意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文学被忽视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力量不足。“孔子学院现已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为介绍中国文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学院现有经验应该更加丰富、创新。”

  他曾走进一些孔子学院,却发现其图书配置中,竟鲜有现当代文学书籍、期刊,大多是烹饪、裁缝、中医针灸等生活类杂书和传统医学书籍。这对于所在国介绍中国文化、所在国学习中文者提供中文读本,显得薄弱和落伍。

  这 样的现状让艾克拜尔·米吉提感到意外,同时他意识到,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现当代文学不该被忽视。因此,他建议,孔子学院应该配置国内版现当代中 文文学书籍和国家级文学期刊,以进一步丰富孔子学院的教学与交流内容,也为学习中文的人提供更丰富的阅读选择。

  有了专门的奖项带动翻译,利用已有的平台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学,这就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更多可能性。

  到底应该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走出去?艾克拜尔·米吉提有着自己的见解。

  他 认为,当代中文作品被翻译到国外的规模不够大,这和我们的原创力相关,在文学上能超然写作的作家并不多。他所说的“超然”是指:能让不同意识形态的读者也 能读下去、接受的作品,即人性层面上的作品。“作家需要超越文化鸿沟,需要高度的人文精神,需要提供给国外读者真正有中国精神的作品——让国外读者不再误 读中国,而是重新解读中国!”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这才是需要“走出去”的文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