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李冰:切实加强文学批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7日09:1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冰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双轨,既相辅相成又彼此独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学教育的普及,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及其文化功能更加显著,它 不仅是文学生产、传播和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传播思想文化和人类文明、促进社会相互理解和心灵深入交流的重要方式。加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 评建设,是今年乃至今后几年中国作协摆在优先位置的重点工作。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团结凝聚文学理论和批评人才,强化文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和文学批评的导向 作用,提高文学批评的质量,不断拓展文学批评的深度和社会影响力。

  当前,文学创作一派繁荣,大家可以举出很多数字和一些有影响的作品来佐证。与文学创作相比,文学批评显得尚不相适应,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的状态。文学批评的学理性和公信力有待提高,文学批评的生态有待改善,客观主观诸多因素向我们提出严峻挑战。既然文学批评的承担比以往更重要,有再多的艰 难我们也要挺直腰杆往前走,努力踏出一条新路来。

  文学批评需要才华和洞见,需要理论和积累。我们要大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文学批评规律的研究与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伟大贡献,也包括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创 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我们开展文学批评的根本遵循。面对蓬勃的文学创作和众多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家要充分发挥主动 性,褒优贬劣,激浊扬清。优秀的文学批评不仅会对同时代的作家个体起到支持、鼓励和引导作用,还会对同时代作家群体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倾向产生影响。正如法 国批评家圣伯夫所说:“批评的艺术,从其最实用和最平常的意义上来看,在于恰如其分地读懂作者,并依样传授给别人,使他们免于摸索,为他们指明道路。”以 文学批评提高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艺术趣味,促进社会和时代审美理想的形成,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学批评工作者应肩负起这个神圣使命,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 修养、思想能力和专业知识,提升文学的敏感性、感知力和判断力,充分发挥文学批评的导向作用。

  大家都知道两个常见的比喻:一个是镜子,把文学比作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另一个是灯,把文学比作一种发光体。文学批评应该既是镜子,也是灯,既能 反映现实,又能照亮现实。如何使文学批评有效地反映现实、照亮现实呢?答案会有很多条,我认为,最不可缺少的一条是:文学批评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与 当下的文学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努力发出有现场感的文学评论。一些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青年批评家学历很高,系统的学习研究、丰厚的知识积累,让人羡 慕。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许由于读书、做学问、搞研究花的时间比较多,与一些老评论家比较起来,生活经历便相对简单一些、人生阅历不那么丰富。茨维坦·托 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一书中写到:“有人说文学谈世界,批评谈书。这是不确切的,批评并不应局限于对文本的解读。作为批评家与世界、时代、文学对话的重 要方式,文学批评不应忘记它也是对世上真理和价值的探索——一种揭示性的探索。”今天,我们面对不断更新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批评家应该积极主动地进入 文学现场,从文学现场打捞出新鲜而有价值的材料,并对一个时代的文学特性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充满个性活力和深切人文关怀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必须重视诚信建设,树立好的学风与文风。鲁迅曾说:“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会因“不虞之 誉”而增加,也不会因“求全之毁”而减少。批评家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客观公允。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批评的功用,促进文学的发展。我们要尊重作家 的创造性劳动,要与作家建立起真诚的对话关系,敢于与畸形的社会文化心理做斗争,杜绝献媚的批评、溢美的批评、“人情”的批评以及否定一切的“酷评”。向 读者负责、向学术负责、向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学术生命负责。文学批评是关于特定时代的创作、作品的思考和辨析,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进而对读者进行 “什么是美”、“为何是美”的引导,对文学作品进行社会价值判断。文学批评不能不考虑文学对世道人心的影响和建构作用,不能不考虑时代和文化的发展需要怎 样的文学、怎样的精神。如果说文学创作要向真、向善、向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其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创作 和批评应是两相呼应,两相印证,共同完成文学滋润人心、建构文化、推动时代的使命。有益于人心向善,有益于时代向真,有益于文化向美的文学批评才是好的文 学批评。相信我们的批评家一定能够坚持审美的批评与历史的批评的统一,坚守价值立场和批评尺度的客观、科学与公正,为我们时代文学的经典化作出切实的努 力。

  (本文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2014年3月14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三届客座研究员聘任仪式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