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冯骥才:说年味淡了 是因感受到旧日年俗的淡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2月17日17:26 来源:济南日报

  置办年货的少了,放鞭炮的少了,大红横幅、红灯笼少了,串门拜年的少了……衣食无忧,没有了从前过年的那股盼头儿,于是,年味淡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完元宵,看完花灯,这个年算是真的过完了,人们的生活也回到了正常轨道。

  但是,这个年却没能给大多数人带来什么可供回味的东西。

  2月7日,正月初八,7天的春节长假结束上班的第一天,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年过得没什么意思,年味太淡了!”而大多数人见面连过年时最应该说的“过年好”也省了。

  其实,就是在长假里,和亲友聚会时,包括在很多公共场合,记者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年味淡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成为大多数人的同感呢?

  “年味”究竟是什么“味”?

  而以前的过年不是这样的。

  记者还记得小时候过年,那时真的要忙活一阵的。刚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置办各种年货,除了吃的,还有每个人的新衣裳,然后就是炸制各种炸货,蒸馒头、枣卷子、枣山等,预备上供的供品等等,要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吃团圆饭之前,才算告一段落。吃完年夜饭,全家人还要一起包水饺。孩子们这时已经在院里、街上燃放炮仗了。从大年初一直到正月十五之前,都会跟着大人去所有的亲戚家、朋友家、邻居家拜年。当然,拿到压岁钱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

  过年的日子里,穿新衣,看扭秧歌、踩高跷的,走亲戚串门子,亲朋友邻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互道“过年好”,那种年味是散发在每个角落里,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得到。

  现在过年,挨家挨户的拜年被电话、短信、QQ、微博、微信等代替了,贴春联、窗花的几乎没有了,就连置办年货、拾掇屋子、准备大年里的吃食的也少了。有人说,因为现在衣食无忧,没有了从前过年的那股盼头儿,所以年味淡了。甚至有人评论说,像过年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确实,年味淡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以前过年盼顿好吃的,有个新衣裳穿,有糖吃,可是现在呢,过年和平常都一样,衣服随时想买都行,过年那种物质满足感消失了。再就是当下的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也造成了人们对于过年本身的依赖感和期盼感的减弱。

  过年要回家,回家干什么?

  过年,对中国人而言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为了能同家人一起过年,中国人可以不远千里、不畏严寒,不顾舟车劳顿、吃苦花钱,都要回到家,与家人团聚。于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成为中国一年中最为独特的全民迁移奇观。但是,在这种奇观的背后,我们现在感受最深的只剩下了团圆中的聚会、吃饭、送礼,似乎过年只剩下了这些。虽然这些项目是过年的最大特性,但也不能否认,“年”本身所能带来的那种令人心中可以产生的温暖感、历史感的独特味道似乎越来越淡。

  大年初一,记者特地去了济南的老民居最集中的曲水亭街区域转了一圈,想寻找一些济南的年味,结果也是失望而归。

  曲水亭街、辘轳把子街、起凤桥街、芙蓉街……几条老街拾掇得很干净,但却缺少人气,以前那种初一大早各家各户相互走街串户拜年的景象没有见到,很多黑漆大门紧闭,路上没几个行人,让人感觉这里老济南的那种年味也是所剩无几。

  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年味只是一种存在于记忆中的味道。

  过年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

  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原本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原来的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东西,不再是今天人们的必须,那么过年这样的传统节日就会发生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

  现在的人们对于过年,似乎只剩下了回家、团聚、吃饭,然后就是离家、工作。回家过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一种强迫、一种责任、一种负担,完全不是小时候那种望眼欲穿的过年心情了。就是相聚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放下手机、离开电脑、不看电视,和家人说说心里话,唠唠家常呢?

  年还没完,该走的就踏上了归程。过年,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回家的一个必要的理由而已。

  今年因为很多原因,放鞭炮的少了,单位挂大红横幅、红灯笼的少了,这在某种角度上说,是时代的进步,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整。但客观地说,街上一点喜庆的颜色和气氛也没有,无疑对于年味变淡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当代人对年的盛情无处安放,所以感觉年味淡了

  过年的几天里,记者注意了一下,大多数的电视台都不停地嚷嚷着这里“年味真足”,那里“年味浓厚”,但是仔细看看介绍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各个公园。确实,很多公园都准备了各种活动,让市民感受所谓的“年味”,但是那张“小小的门票”,不知又挡住了多少市民的脚步。在这些地方,年味只是少部分人的独享之乐。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静下心想一想,中国人对“年”的感情并没有淡薄,淡化的只是今天不再适用的传统年俗方式;我们担心的也不是“年”本身,而是满含着先民智慧与情感的“年文化”会丢失。“我们说年味淡了,并为此着急,主要是因为感受到了旧日年俗的淡薄。

  从古到今,年俗一直在变,有的产生了,有的消亡了。就拿年画来说,并非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有。中国汉代就发明了纸,但到了明朝以后年画才全面兴起,这说明社会有需求了,才产生相应的节俗。“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缺少新的过年的载体。过去的一些载体不适用了,但我们还没有找到适用的,对年的盛情没有地方安放,所以渐渐有年味淡了之感。但我们也不要轻视传统的力量。旧的年俗并没有消亡,旧的文化也没有被简单丢弃。我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保留了很多传统表现,比如放鞭炮、吃饺子、贴对联等等。我们缺少过年的新载体,春晚算一个,但远不够。其实,对传统方式进行一些再创造,依然能够适应今天的新要求,依然能找回那种难忘的年味。”

  也许,我们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的同时,不如放慢生活的节奏,花一些时间去品味年的味道;去用一些过去的或新兴的形式去重新搭建年俗,让传统文化有所发展,跟上物质生活的发展速度。在许多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的今天,每个人都应做点什么,千万别让我们自以为傲、普天同庆的“过年”的那种独特年味继续淡下去了!□本报记者 赵晓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