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玛拉沁夫获“大昆仑文化杰出文学艺术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1月07日09:2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郑函

  近日,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民族文化促进会、大昆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大昆仑文化高峰圆桌会在青海德令哈市举行。来自20个省、市的昆仑文化研究专家、著名文化学者、著名诗人等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在昆仑文化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进行了表彰。其中,著名老作家玛拉沁夫获得了“大昆仑文化杰出文学艺术奖”。

  从1952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起,玛拉沁夫就始终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不仅在当时被称赞“写了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它是第一部反映草原人民生活斗争的作品。玛拉沁夫坚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并于1957年离开北京回到内蒙古,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在他的引领和示范下,一群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年轻人形成了一股以描写草原人民生活为己任的草原文学力量,建立了独树一帜的“草原文学”流派。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作家,玛拉沁夫不仅以大量优秀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独具风采的篇章,还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在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两个历史性关键时期,玛拉沁夫都敏锐地发现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一个党员的责任感向中央有关领导部门两次写信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这两封信都得到中央有关领导部门的明确赞同和具体批示,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前进。

  1955年初,时年24岁的玛拉沁夫给当时文艺界的主要领导人茅盾、周扬、丁玲三位同志写信,提出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文学史多民族的文学,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必须是多民族文学的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如果不将少数民族文学纳入中国文学,便无法保证文学版图、文学人口的完整,文学主权也得不到保障。对此,中国作协主席团以海纳百川的宏大胸怀予以接受,给玛拉沁夫复信说:主席团认为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中国作协专门为此召开座谈会并落实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从此,玛拉沁夫成为全面清晰地论述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性质和归属、原则和标准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1980年,内地文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下呈现一派复兴之势,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作家还没有完全摆脱十年浩劫的阴影,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片荒芜。于是,玛拉沁夫再次提笔给中央宣传部写信,认为在历史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如不奋起直追,势必与先进者的差距越拉越大。他的一腔热忱再次收到成效,在中宣部领导批示精神的指导下,中国作协加大了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视。如今影响广泛的少数民族创作会议、“骏马奖”评奖、《民族文学》杂志、鲁院少数民族作家班均发轫于此。玛拉沁夫也于同年奉调北京,筹建《民族文学》、主持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颁奖,后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领路人。

  大昆仑文化杰出文化奖组委会在颁奖辞中这样写道:“玛拉沁夫被誉为‘中国草原文学的开拓者’、‘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觉地以写草原为己任的作家,他的小说把葱郁的草原呈现为生气勃发的生命形式,把自我的艺术个性和民族艺术传统融合为充满英雄意识与阳刚之气的壮阔境界,浸透着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厚重,显示出内在的诗意的张力。他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自己的作品呼应现实的变化,对民族的命运做深层的思考与追问,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真诚的大爱之心。这使他的小说创作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成长起来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一直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生代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鉴于玛拉沁夫在文学创作和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上的杰出成就,特授予玛拉沁夫‘大昆仑文化杰出文学艺术奖’。”颁奖辞对玛拉沁夫半个世纪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创作成就、理论建树、组织业绩和历史地位做出的概括和诚挚的致敬恰如其分。

  目前,步入第七个本命年的玛拉沁夫依旧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仍时时关心中央提出的新精神、新举措,闲暇时阅读文论,观看体育赛事转播,为中国足球牵肠挂肚。他始终密切关心当代文坛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关注着青年作家的成长。他笑言2013年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封门封口不封笔,写人写神不写鬼”,却在9月份召开的青创会开幕式上向青年作家们寄语,打破了他的规矩。他说,2014年自己还要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