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何建明:用生命书写爱的忠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27日09:16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建明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这期间出版的作品很多,湖南女作家余艳的报告文学《板仓绝唱》,是最让我感动和久久不能平静的一部作品。读这部作品是在出差的飞机上,整个飞行路途上我的思绪和情感跟着作者的情绪进入了一个相隔已久、却又仿佛就在眼前的那段犹如自己的一位好姐妹的情感纠结之中……那情太深、太苦、太悲壮、太凄美!

  这样的感情故事发生在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结发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之间,也许在特殊人物身上发生的特殊爱情与婚变没有错与对之说,然而,谁来评说这历史?至少应该让历史和公众了解一些吧。

  这也许是作者在得知和获得杨开慧当年秘密藏于湖南板仓老宅“墙洞”里那份洋洋万言的手稿后,内心一直在翻腾的一连串想说的话、想吐的情。

  于是,3年前早春二月的“一个难得的艳阳天”,一个湘妹子提着一大袋子书籍,开始了对另一个湘妹子情感的探秘历程……

  这份历程是痛苦的、揪心的、同情的、悲切的,甚至是异常无奈的,但又必须是清醒的、义无反顾的和彻底筛虑的,否则,作家感觉自己对不起默默死于刽子手屠刀下的毛泽东的“骄”——一个知性的、为毛泽东生了3个儿子的女人,她眼巴巴地听说自己的男人已经娶了另一个女人,却依然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在井冈山继续领导革命队伍与反动派作殊死的斗争,最后又不得不像红霞一样散落在一片血色的黄昏中。

  为了找到当年杨开慧写那份洋洋万言的“绝唱”时的感受,余艳独自一人,呆呆地在当年杨开慧写下这份万言“情书”的小黑屋里整整坐了一夜,这一夜让她真切地体会了杨开慧那份撕心裂肺、百般无奈又必须清晰明了的感情纠结:“我哭了,多次默默地陪一个早已在83年前就死去了的湘妹子、一个有3个儿子的母亲、一个刚刚送别了父亲的女儿、一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男人挽着另一个女人的手远走了的妻子哭泣流泪……当我第二天走出那个小屋子时,我的灵魂和身体仿佛都与一个人融在了一起,并且走进了同一个情感通道之中。这个人就是杨开慧。”余艳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板仓绝唱》讲的是毛泽东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带着3个儿子、独自在长沙老家的板仓苦苦等待秋收起义后上到井冈山的夫君毛泽东时,隐隐约约听说自己的丈夫身边有了贺子珍,最终在苦楚难尽的情感纠结之后写下了万言书时的情感故事,读后令我全身热血沸腾、思绪久久难平,这是因为:杨开慧作为一个母亲的苦、作为一个孤守丈夫的妻子之苦、作为一个革命者的无奈之苦!这个“苦”字其实何足道尽杨开慧的内心感情巨澜?

  “说到死,我并不惧怕,且可以说是我喜欢的事。”这是杨开慧自己写下的话,死是她喜欢的事?一个正当年的女人,怎能有这样的心态?在“身边的战友、朋友、亲人、闺蜜一个个倒下,激起仇恨的同时,也激起她非常的革命斗志,而让她义无反顾——赴死?还是焦虑、担忧、疲惫、躲藏,一个女子,柔弱的身躯,想尽快结束这马拉松式的折磨?”这是余艳的疑问。

  作者在寻觅答案。

  “无论怎样都睡不着……总是不见来信”。这是杨开慧吐露的一丝“原因”,真正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余艳以女性作家的特有敏感嗅到了这一点。

  “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杨开慧的心扉开始猛然开启——她要到井冈山去,去那里干什么?

  毛泽东初上井冈山时,一次政治失意的打击使他病倒了。就在他病倒的时候,当地一个漂亮的19岁少女走到了他身边,整日陪伴他,为他治腿伤,更是在治他心上的伤痛……久而久之,两人走到了一起。

  “太难过了,太寂寞了,太伤心了!这个日子我检(简)直想逃避它。但为着这几个小宝,我终于不能去逃避。”这是杨开慧留在万言书里的话。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和膝下有3个儿子的母亲,听说这样的事后能不难过、能不寂寞、能不伤心欲绝吗?

  她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当毛泽东就在此时托人带回口讯说:“开始生意不好,亏了本,现在生意好了,兴旺起来了。”这是暗语。就这封信,又让杨开慧激动不已,她这样描述:“他终于有信来了,我接着喜欢得眼泪滚下来了……只有五十天,幸喜天保佑我接到了那贵重的信。”

  多情加痴情的妻子好像又忘却了所有情怨,她托堂弟杨开明捎去两坛豆豉辣椒和亲手做的两双布鞋给井冈山上的丈夫毛泽东。据说,毛泽东接过妻子辗转送来的布鞋时,沉默良久。但井冈山的艰难岁月已经不再让毛泽东顾此及彼了,他只能顾及一方而痛弃一方。

  关于发生在井冈山上的“毛贺之恋”,在过去的党史和普遍的传说中,是毛泽东为了弱小的红军在井冈山上站得住脚,“不得不勉强同意”与贺子珍的联姻。

  在阅读和分析杨开慧的“万言书”后,余艳认为,以往的这种解释和判定是错误的。她认为,“毛泽东素来反对没有爱情的结合,以他决不屈从的性格,他会为了两个山大王而让自己的婚姻打上政治功利的烙印?”

  换句话说,毛泽东绝对不可能以牺牲自己的爱情而搏得政治上的一时胜利。余艳进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其实,对毛贺之间的这段姻缘,完全没有必要去刻意放大或刻意缩小或刻意遮掩。在毛贺之恋的故事中,我们可能无法淡化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的井冈山根据地,正处于革命的低迷阶段。当时的工农革命军,并不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而是从一个挫折走向另一个挫折。在前有豺狼后有虎豹的险恶环境里,同志之间的相帮相扶已成最后的生之希望。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毛泽东身体衰弱情绪低迷之时,一位纯洁深情的女战士来到了被开除党籍的毛泽东身边,对落魂的毛泽东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当时的毛泽东而言,贺子珍的出现,犹如沙漠旅人在干渴之时看见了一泓清泉,其实这就够了。”

  这是女作家的认识,这也许是一个全新的解释,提供了毛泽东为何在尚知自己的妻子没有死时与另一位女人——贺子珍结合的全部理由,这是特殊时期所产生的爱情。然而,这样的爱情对杨开慧来说绝对是一种无法解脱的痛苦与绝望,因为她是妻子和3个孩子的母亲,她是深爱着丈夫的年轻女人。

  “绝唱”由此而出,由此而变得凄苍与悲凉。

  《板仓绝唱》首次公开了杨开慧牺牲前所写的“万言书”以及所写此书时的种种情感纠结,同时又回忆了她与毛泽东恩爱十余年的曲折情感和革命斗争故事,是近年报告文学创作中极其罕见的优秀作品,无论从它的史学价值,还是它所呈现的那种凄美的叙述手法,以及细腻独特的艺术思想——更主要的是,余艳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深深地走进了另一个女性的情感、心胸,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杨开慧是伟大的,她对自己的丈夫爱得深如海,支持他的革命事业,直到最后,敌人用暴刑逼她与毛泽东公开离婚时依然坚持不从,一直到血洒刑场,壮烈牺牲。杨开慧是有情有义的,这份情意让毛泽东为“失骄杨”而痛苦不已。

  “今生今世,因你而生;今生今世,以你为荣;

  今生今世,为你而死;今生今世,死也无憾。”

  杨开慧怀着对毛泽东的这般感情于1930年11月14日,壮烈牺牲于长沙识字岭。在临刑前,她留下了两句遗言:“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余艳在总结作为妻子的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情时用了两句话:

  用鲜血浇注对理想的无私和忠诚;

  用生命托起对丈夫的希望和信赖。

  这是一个湘妹子对另一个湘妹子超脱了革命爱情的理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加敬仰她们。

  写《板仓绝唱》是要有许多勇气的,对一个领袖的爱情说三道四,而且要对人们脑海中已经形成概念的说法进行颠覆性的论述与评价,这尤其需要勇气。但余艳做到了,因为她有杨开慧的万言“绝唱”为证据,这是一种极有说服力的“报告”。其次,作者以一个女性的心理,走进了另一位失意的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而分析和解释这份“绝唱”,所以比一般的理解和解释更具合理性、同情心。作者时而摆脱了理性的控制,让真实的情感奔腾翻滚,时而又以冷静高远深刻的理性,让奔腾翻滚的情感波涛有序而合理地顺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流淌,对杨开慧感情世界的复杂性、多义性、深刻性、全面性有了整体的把握。主人公感情与作者自己感情的相互映照,达到了女性的纯尚之美。这部“绝唱”因此成为了余艳和杨开慧两个湘妹子共同的心声与呐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