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刘慈欣:为什么我的作品很少有月球当主角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7日16:19 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12月15日讯 昨晚9点,杭州不少人家的窗帘还没有合上,大人孩子不时会探头窗外,虽然雾霾把空中的月亮遮得严严实实,但这不影响人们一边看电视直播嫦娥三号登月,一边遐想。

  就像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刘慈欣,在12月4日现场观摩嫦娥三号发射后感慨的:与想象中的航天发射现场不同,观摩台更像一个集市:有 卖火箭和玉兔车模型的,有卖方便面和小吃的,有在炭火上支着架子烤大块肉的,还有围成一圈打扑克和坐在地上喝酒的……中国航天事业越来越从一个壁垒森严的 地方,变得走向大众。

  昨天,刘慈欣没有12月4日那么幸运了,他半夜还在单位加班,连电视直播都看不上。“如果我在家,肯定会和孩子一起看直播。”他说,载人航天工 程、登月等太空探索,可以让人把眼睛从生活中抬起来,朝更远的地方看。看得越远,人会发现,现实生活只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人在太空就是微小的生物,太阳 系、银河系、数不清的星系,才接近无限。

  刘慈欣经常说,眼光悠远,目标现实,人于地上踏实劳作,但又何妨仰望星空。“如果你看了我的小说,在下夜班的路上,看了星空几秒钟,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不看科幻小说的人来说,看“玉兔号”行走月球也是一样。

  “传统上,中国人比较关注眼前,对遥远的时空没有兴趣。但现在,我们的生活比以前富足了许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思考与当下生活距离遥远 的宇宙。我们的嫦娥系列,我们的载人航天,更像是一个引信,点燃了这些年集聚起来的,对太空的梦想和热情。”这在刘慈欣的博客中也可以看到,他最新的关于 “嫦娥三号”的博文,点击量16万多,平时文章,点击多的也就4万左右。

  刘慈欣的科幻作品中,围绕月球展开的很少。他最近构思的一部作品《月夜》,本来在月球上会有重头戏。

  “我们生活在以能源为动力的繁荣时代,也生活在能源会被竭尽的威胁之中。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逼迫人类寻找各种方法,避免最终的毁灭。 后来科学家在月球表面铺满太阳能电池板,然后用微波输送到地球,解决能源危机。”在刘慈欣构思的这篇文章里,未来人们很难在城市看到月光,因为月亮不会像 今天这么亮,而越来越璀璨的灯光也会盖住它。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城市必须关闭灯光。

  但月球似乎注定做不了刘慈欣作品的主角。刘慈欣透露,之前打算写成长篇的《月夜》最终还是以短篇呈现。“因为月球有个特点,离地球最近,没有大 气层,一切都暴露着,它没有太多秘密,从神秘感上说,写地球都比写月球强。这种状况下,科学对月球的探索,比科幻更有意思。”刘慈欣说。

  嫦娥3号,一个美丽的开始

  许多年前看过一部国内的航天题材电视剧,对第一集的开头印象深刻:一片荒凉的山坡,风吹草低,一群黑白相间的瘦山羊在吃草,还有一个身穿破旧彝 族服装的放羊娃,镜头长久地停留在这仿佛几辈子以前的农牧场景上,然后慢慢上摇,徐徐地显示出矗立在下面山谷中的高大的火箭发射架……

  那就是西昌航天基地,嫦娥3号起飞的地方。

  应邀去看嫦娥3号的发射,做为一个科幻作者和科幻迷,从来没有走到离科幻和星空这么近的地方。

  观看发射的有三千人左右。与想象中的航天发射现场不同,这里更像一个集市:有卖火箭和玉兔车模型的,有卖方便面和小吃的,有在炭火上支着架子烤大块肉的,还有围成一圈打扑克和坐在地上喝酒的……

  临近发射,火箭的第三级开始加注低温燃料,有白色的蒸汽从箭体上部表面冒出。直到发射倒数十分钟时,发射台的周围还有人在走动。

  火箭点火时,尾焰瞬间照亮同周围的群山,接着照亮了半个天空,拖着绚丽的火焰升起的火箭有一种奇异的美,很奇怪的,竟让我想起莫言的小说《透明 的红萝卜》中的那个晶莹剔透发出异彩的红萝卜,火箭同样看上去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带着我们的精神飞离这平凡的群山。开始时,这一切竟然是在无声中发 生的,几秒钟后,当火箭已经高高升到塔架上方,那激越有力的轰鸣声才传了过来。空中的火箭曾经短暂地没入云中,但旋即又耀眼地出现,在高空转向,很快变成 一个小红点消失在夜空中。整个过程比预想的要快许多。好在我听从了朋友的劝告,没怎么照像,眼睛是最好的相机,不像许多人只顾拍照没有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 到多少,后悔莫及。

  一切都平静下来后,挤在返回的人群中,对航天的事想了许多。

  其实,对于“太空探索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简单:三亿多年前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有什么用?

  最近,看到美国学者RobinHanson的一篇关于宇宙智慧文明的论文《大筛选,我们在其中走了多远?》。目前,从宇宙的外观上看,宇宙处于 大寂静(Greatsilence)状态,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和文明的迹象。由此可以推知,能够在宇宙中大规模扩散从而长久延续下去的文明极其稀少,甚至可 能根本不存在。那就有一个推论:在宇宙中的无生命物质和可持续扩散的智慧文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筛选机制(Greatfilter),智慧文明通过这个筛选 极其困难。可能有许多层筛子,比如进化出可复制的细胞是一层,制造工具是一层,避免核战争毁灭是一层等等,作者列出了九层可能的筛子,逐层进行了分析。大 寂静表明,这些层筛子中肯定有一层或多层是极难通过的。现在的问题是,那些极难通过的死亡之筛是在我们的后面还是前面?从大寂静来看,人类很有可能已经通 过了一层或几层死筛,因为如果找不到外星人,那就表明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在筛子在另一面没有通过,但考虑到大寂静,这同时也表明人类前面可能面临着更严酷的 筛选。

  嫦娥3号,对于中国航天是一大步,是中国所进行的最复杂的探测工程。但前面的路还很长,毕竟,“惠更斯”号探测器已经在土星的月亮上登陆了。中 国进一步的深空探测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月球探测尚未遇到通讯时滞问题,电磁波从地球到月球仅需1秒,几乎可以算是实时控制了,而电波传到火星,可 能需要十几分钟,到木星轨道以外的行星时滞就更长了,这对探测器的智能控制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所以,嫦娥3号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在来西昌的飞机上,遇到了北京实验二小五年级一个班的孩子去看发射,发射结束后,在停车场又遇到一群更小的孩子,看上去只有小学一年级。我相信,在未来他们中间一定有人会去月球旅游,甚至长期生活在那里。

  回到西昌市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天空中看不到嫦娥探测器正在飞向的月亮,但有无数颗星星,只要人类怀抱着飞向太空的伟大梦想,每一颗星星都将是一个未来的惊喜。(文章有删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