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裔兆宏:良知与信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2月11日07:06 来源:人民日报

  在当今中国,究竟应该当一个怎样的作家?或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但作为一个有良知与信念的作家,就不应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玩味自我陶醉的“小我”。愚以为,作家特别是报告文学作家,应该直面现实,关注民生,关注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新世纪,北方缺水的状况日趋严峻,已影响到数亿人的正常生产生活。严峻的现实,最终迫使国家痛下决心,实施南水北调这一浩瀚的工程。

  写南水北调,可以写移民,写水利工程。这些有感人故事,有动人情节,也能打动人,有看点,是值得写的。然而,在当今中国,环境问题已关乎亿万人民的福祉和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已进入累积性环境健康事件频发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治理难题。我决定写南水北调工程上马以来的水环境治理,目的就是将南水北调沿线打造“清水走廊”的治污过程,真实地告知社会,警示世人,精心呵护生态环境。

  采访南水北调治污的过程是艰难的。因为种种原因,一些当事人、污染企业及相关地方政府,不但不愿向我提供过去水污染的事,而且不愿涉及具体的人与单位,即使给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事实,也不敢承认,更不愿提到对人民健康造成的危害,从接待到访谈,总是躲躲闪闪。如在一个市采访,想了解一下当年百姓因环境污染上访的具体情况,但负责接待过我的人,要么说不记得了,要么说没有那回事,始终不愿多谈。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只能增加采访的人数,增加采访的次数,力求真实客观。

  还有我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有些也是颇有感触的。一些黑心老板为了赚取高额利润,疯狂排污;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政绩,竟然成了袒护排污企业的帮凶;一些环保执法部门与排污企业,狼狈为奸;普通百姓因环境污染致癌的不幸……凡此种种,令人触目惊心。

  当然我创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揭露更多的丑陋,而是要吸取曾经的水污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的沉痛教训,是要借鉴南水北调治污获得的成功范例,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

  马克思说过,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看来,要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是必然规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必由之路。为何如此?因为在环境经济学中,那条著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迷惑了许多人。按照这个理论,就是照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那一套,即一般在人均GDP达到8000至10000美元时,环境状况才会开始好转。正因有了这样的理论“支撑”,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出现了重经济轻环保的怪状,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南水北调开工之初,沿线治污曾经被许多专家认定为“天下第一难”。然而,在2003年,南水北调东线人均GDP还不到2000美元时,就提前实现了这一拐点。可见,那种认为“先污染再治理”的观点当休矣!

  在采访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时,他与我反复交流这样的感受,快速发展的中国,在不断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今后,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再重蹈覆辙。南水北调治污不是约束发展,而是要堵住粗放发展的路。我在作品中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南水北调的治污实践证明,不能照搬“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环境治污必须走中国道路。

  令人欣喜的是,无论是在南水北调的东线还是中线,对沿线水环境的治理成效是巨大的。即使像山东的聊城、菏泽,湖北的十堰,河南的南阳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都走上环保循环经济之路,水环境保护已经深入人心。

  这里要说的是,在山东菏泽我看到了这样一批化工污染企业,它们因从发达的苏南被迫转移到苏北,后来苏北强化污染治理后,它们又被迫从苏北转移到了菏泽等地。可是,如今的菏泽等地也不容污染企业存在了。于是,这批化工企业不得不进行环境治污的投入。还有像张波等这样的政府官员,像“淮河卫士”霍岱珊等这样的民间环保力量,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环境保护的希望。

  滥用“环境红利”,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环境污染得不到根治,那么面对这柄高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谁都无法置身“世外桃源”。

  有人问我,为何用《美丽中国样本》这样的书名?是否太“政治”了?假如南水北调沿线以后再污染了怎么办?这样的诘问,是有一定理由的。但我以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宏伟建设蓝图,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来自于现实的严峻挑战,来自人民的强烈期盼。南水北调治污,实现了“一泓清水”送北方,“样本”的意义是耐人寻味的。“美丽中国”不只是我的个人信念,更是所有中国人的追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