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文学走向经典化,需度关山几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20日09:3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在不少人的希冀中,中国近几十年社会生活发生着历史性变革,这样的时代,当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期待诞生新的文学经典。然而,优秀作品的产生和文学经典的形成不一定遵从同一路径,优秀作品仅出自作家之手,而文学经典则涉及作家、作品、读者、批评家等众因素,且须经时间的检验。优秀作品走向经典化,须经重重考量,可谓任重道远。

  首先遇到的便是价值理念问题。

  以前囿于各种历史局限,若干非关文学的社会性因素干扰着经典化的进程。而今一项较迫切的工作就是对这些羁绊的剥离,进而凸显文学经典的基本价值理念。丁帆认为,以前也称有的作品是经典,但再过几十年重新写文学史时,会发现那是伪经典。这就牵扯到一个文学史价值观的问题,如果价值观不定好位,搞文学史像玩魔方似的重新组合,对人们正确认识文学发展历程没有用。张清华认为,我们不断建构当代文学知识谱系的过程,其实也包含对原来形成的一些历史定见的颠覆,依据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人文性。王彬彬说,科学技术可能对文化或文学的存在方式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不同时代人的生活样式,但人性是始终不变的。人文性仍是考察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尺度。再一个尺度便是文学性。王彬彬进一步谈到,这个尺度很传统也很朴素,即经得起细读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才有可能经典化。假使某一特定时刻让作品风光荣耀的种种外部因素都去掉之后,只能回归语言本身。

  其次是对经典认知问题,即经典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在张清华看来,自古以来被大家共同认定的绝对经典是少数的,如《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等,但多数的是相对的经典。比如那些在特殊历史阶段产生的所谓“经典”,所有文学史书写的知识谱系架构都绕不开,我们既要怀疑它,同时又没法舍弃或超越,只能做出合理的折衷。

  唐晓渡说,过去理解的经典有着神圣的意味,对当下写作有垂范性意义。但整个社会文化历史语境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有时一些经典显现的是对于未来的精神象征意义,却不一定直接从其写作的示范当中获益。这便是文献意义上的经典。最具合法性、最有效的经典首先是靠作品本身来说话,这确实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人文环境和价值评判标准,而不能太喧哗,我们才能听清它的声音。但事实上我们很难避免这种局面出现。这要求我们在多元化价值语境当中,能坚持一个相对稳固的尺度。

  周景雷希望能处理好阶段性的经典化和历史性的经典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典型的文学史写作涉及的经典作品常常代表一个时期的最高文学成就,还需要关注到更大范围,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那个时期整体的文学状况。

  陈晓明说,没有经典,何来文学史?没有文学史,何来经典存在的语境?由此可见,经典化和文学史本身包含着当下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现在的文学被分成不同类型,处于不同格局,无法纳入一个统一的现场。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接近,都会遇到种种困难。现在纸媒体下的经典化概念在未来是否有效,都是无法预期的,因而我们只能立足当下,怀着自己的价值理念,建构自己理解的文学经典,书写自己理解的文学史。

  孙郁也坦承,要想达到统一认识确实很难。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用我们的生命热量和优秀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当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也能容得下不同的声音。而建立良好的对话空间,涉及到学术生态、文化生态等。也许我们不可能写一部没有遗憾的文学史,但通过努力可以做到让遗憾少一点。

  还有就是涉及操作层面的问题。

  程光炜就资料积累问题谈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还比较简单、随意,不重视资料的积累和考证,让人看不清优秀作品的来路和脉络,而且今天这样说、明天那样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我们对于经典的评判和认知。

  汪政提出,过去人们分析问题,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只能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依照某一个标准,通过比较单一的甚至固化的渠道来实现,自以为这样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并以此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而当下的大数据概念是在不同的点、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对象和渠道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这种概念也可以加入到作家作品经典化与文学史研究的创新当中。比如文学数据的采集,它的范围应该有多大,哪些东西能影响我们的经典认定和文学史书写,也许会改变我们传统的文学看法。

  吴俊说,人们可以有各种理由和动机来谈经典化的话题,但必须具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性。比如杜甫、白居易的一些唐诗中,对当时的社会情状有很大的针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有人认为那些现实性强的、对社会生活密切关注的作品,就可能会有经典化的品质或地位。但是回过头去想,我们读杜甫和白居易的那些作品,其实是不会考虑这些作品所针对的现实环境的,它们表达的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其中那些类似伤害民众等事情已经被抽象化了,成为很长一段人类历史当中的普遍现象。所以读这种文学经典,会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呼唤我们对生活、对人性的理解和感受。当下有很多经典化的冲动,但作品是否真正具有经典品质,考察时必须依据必要的学术规范,并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新的文学史研究阐释的逻辑。

  张学昕说,经典化应是一个过程,而时间是最好的炼金术。很多时候,人们对待文学凭一种惯性思维,常常会形成有意无意潜在的干扰。在多变的时代,作家把握生活与艺术的标准以及批评家和研究者对作家作品的认定标准,都可能是混乱的。我们对作家作品必须有一个基本要求,不要轻易草率行事。这样来看,对作品的细读阐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家作品留在我们视野之内。

  此外,学者们还注意到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对文学经典化的影响,例如如何看待媒体的作用以及文学排行榜的影响等。陈众议认为,当代作品经典化的困难,一是由于资本对文化全方位的介入,二是由于大众消费文化的兴盛。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受到了空前的挤压,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快餐化趋势加剧,另一方面则是经典的淡出。我们继承过去批评家们神圣的责任,就如同逆水行舟。宗仁发则认为作家作品经典化是一个文学内部的问题,市场对经典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些作家选择的就是蓄意与公众情趣为敌。瓦莱里称:“我宁愿自己的诗被一个人读一千遍,而不愿被一千个人读一遍。”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经典,而后者是流行。还是要先回到内部,解决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看我们在经典化的过程中能做什么,比如说真诚地批评作家作品,或者批评家之间展开真诚的对话等。

  铁凝认为,对“作家作品的经典化和文学史研究的创新”进行研讨很有必要。她谈到,“一个时代的文学的经典化绝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此时的荣耀,这是庄重的文化志业。经过审慎的反思和辨析、持续深入的讨论对话,努力确认我们时代最好的创造成果和经验,把它们肯定下来、传递下去,从而推动我们的文学生生地向前发展。”

  对文学经典化的梳理,其意义在于为不同时代树立文学的风向标。但经典并非永远不会被改变,也有一个不断被删改、不断被补充、不断被替换和调整的过程。征途迢迢,关山重重。文学经典化更重要的意义,或许正是“在路上”的姿态,即是否能够助成有价值的学术生产,能否对新的知识的产生带来新的可能。  (江  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