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内地作家、学者为香港文学加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11月01日09:18 来源:中国妇女报

  “有人说,香港文学是不是死了。香港文学没死,在我们心中,香港文学还是很坚强的。”10月26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演讲厅,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以这样一番富于感染性的话,作为香港作家联会成立二十五周年交流讲座的开场白。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特意发来贺信,表达了宏大的期待:“坚守文学理想,活跃两岸三地作家交流,倾力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繁荣,二十五岁正年轻!”贾平凹题写了“瑰琦意行,超然独处”作为贺词。张炜的贺信更是热情洋溢:“贵会是泱泱商都不熄的文化之炬、文明之光,是投射四方的热量与召唤。贵会拥有成就卓著的老一辈作家,并汇聚众多的文学新锐,成为当代中华文学的重镇。我们在遥远的黄河之滨,向正当华年的香港作家联会表达最为诚挚的祝福!”

  著名作家余华、阎连科,北大教授陈平原则亲临香港,于同日现身香港中央图书馆,参加香港作家联会主办的题为“文学创作的理念”的交流讲座,做了精彩发言,并与现场听众互动。

  阎连科认为,所谓文学的理念,其实就是做人的理念。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写什么样的作品,或不写什么样的作品。他同时也谈到了一个现实的“烦恼”:有一段时间,每逢春节,河南农村的老乡便找上门来,诉苦说工地不给发薪水,请其给买十张、二十张火车票,好回家过年。阎连科给买了,可后来有老乡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实在招架不住,只好让妻子挡驾说阎连科不在家。阎连科的母亲旁观这一切,批评阎连科:老家人都说你是好人,但你连个火车票都不给买!

  余华在发言中特别强调坚持的意义。他说,文学创作的理念没有对错,关键在于坚持下去。托尔斯泰可以不喜欢莎士比亚,但不影响莎士比亚作品的流传。至于自己的文学理念,余华说,他只有最朴素的想法:把每一部作品写得自己很满意再拿出去发表。

  余华举了国内外两个例子说明坚持的重要:一个是《上海文学》与《收获》,两者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有影响的文学杂志,后来商品经济大潮来袭,《上海文学》封二、封三、封四都开始登广告,还刊发吹捧企业家的报告文学,结果失去不少读者,至今也没从低谷中走出来。相反,《收获》始终坚持只刊发最好的文学作品的理念,如今已有十多万的发行量。

  另一个是美国的例子:美国兰登书屋有六大出版集团,后来被德国贝塔斯曼所收购,收购之后,贝塔斯曼要改造出版严肃书籍的小兰登书屋,遭到了小兰登书屋编辑们的抵制,他们说,小兰登书屋就是要出世界上最好的文学作品。相反,集团中出版畅销题材的双日出版公司,追逐时尚,也制造过一些畅销书作家,但后来,互联网冲击波到来,美国最大图书连锁店倒闭,双日集团遭遇大批退书,一堆烂账,而小兰登书屋却财务状况良好。

  余华用这两个例子,说明坚守自己内心的重要。他最后说:在文学领域,当所有人赞美你的时候,不意味着你是好的,反之,当所有人说你不好的时候,也不意味着你不好。

  北大教授陈平原认为,读者对文学也很重要,所以培养读者对文学市场的意义很重大。他谈了对目前国内高校正力推网上开放大学课程的看法,认为这可以让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好大学的人,听到一流大学的课程。但是,他说,通识教育可以采用大规模授课,而文学并不适于大批量的流水线操作,面对面的传授、讨论可能更重要。

  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名誉教授,他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认为无论从创作数量还是质量而言,中国当代文学都超过了现代文学,出现了一批天才型的作家,如莫言、贾平凹、余华、阎连科等。而当代文学所以有如此成就,关键从集体写作回归到了个体写作,让文学回归于人学。

  香港作家联会创立于1987年10月25日,最初只有31位发起人,迄今已拥有300多位会员。25年来,香港作家联会定期邀请知名海内外作家、学者,举办各种讲座、交流会与研讨会一百多场,在香港文化界和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