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畅谈文学创作与评论的体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7日06:4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墨波

青创会代表认真学习刘奇葆同志讲话

畅谈文学创作与评论的体会

  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的讲话在青年作家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青年作家们认真学习了刘奇葆同志的讲话,大家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青年作家的关心与扶持,表示将把许多鼓舞人的讯息带回去,切实促进今后的文学创作。

  计文君说,刘奇葆同志在讲话中提到了作家要重视与时代的关系,重视前辈作家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这使她想起了1932年沙汀、艾芜与鲁迅之间的一次通信。当年作为年轻作家的沙汀和艾芜,同样有个人经验——“能写的”和时代需要——“想写的”之间的差距。鲁迅的回答是,从“能写的”出发,但“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但不能“苟安于此”,从而“消灭了对于时代的助力和贡献”。这句话对现在的青年作家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徐则臣谈到,刘奇葆同志的讲话既有对个体写作的尊重,也表达了对青年作家创作大力扶持的意愿。写作是个体的单打独斗,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方式,在一个放松的环境里作家可以“充分地自我为战”,这也是文学的本义。但作品的传播以及一个作家乃至一代作家的长成,又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立体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付秀莹说,刘奇葆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与时代同声息共进步,赋予当代文学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写作者,如何用自己的笔,努力呈现当下生机勃勃的时代生活,勾画出广阔丰富、复杂多变的时代生活图景,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的姿态和面影,写出世道与人心,是作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把笔触深入到生活激流的底部,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才有可能触摸到这个时代的神经末梢,点染出这个时代的精神起伏和心灵辗转。

  霍俊明说,听了刘奇葆同志的讲话,想到的是青年作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问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作家更加深切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生。但在如何表现现实生活的问题上,青年作家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当下的一些青年作家,他们并不缺乏写作技术、修辞能力,缺乏的是对复杂现实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以及通过文字对现实素材进行重新命名和概括提升的能力。当他们急于去表达现实而对现实没有深刻把握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写作伦理化”的倾向。

  岳雯说,听了刘奇葆同志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觉得倍受鼓舞,仿佛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面对新的文学征程,心中充满了力量。文学评论家肩负着阐释文学作品意义的使命,承担着与文学创作互相砥砺、共同成长的职责。好的文学批评者,不仅要阐释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更要将作品放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寻求文学作品与时代精神的隐秘联系。

  杨玉梅说,刘奇葆同志的讲话充满了深切的关怀和殷殷期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她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视野和境界,才能跟得上时代,才能为作家们做好服务工作。新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文学新人辈出,但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和超越。另外,一些深处偏远地区的作者默默前行,稍有懈怠就可能放弃孤独的文学求索。而编辑或评论者及时的帮助就可能照亮一个陷入迷茫困顿中的求索者。

  刘涛说,听了刘奇葆同志的讲话,感受很深。刘奇葆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为青年作家创作指明了方向,文风活泼,贴近青年人实际,鼓励了青年作家。作家们应该坚持主流价值观,向传统学习,贴近现实,追求中国气派,讲述中国故事。批评家应该激浊扬清,把握创作潮流,了解创作情况。

  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交流,共有14位青年作家和评论家作了主题发言,畅谈自己对文学创作与评论的体会。

  乔叶认为,在当下,作家应该在零碎的网络信息和浑厚的经典阅读之间,在飞跑着跻身于潮流之中和放慢脚步行走在众人身后之间有所选择,能够慢下来。慢意味的不是一种写作速度,而是一种写作态度,这种态度决定作者选择一种从容的创作状态,然后写出理想的作品。慢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内容,包括写作前的各种积淀、生活准备、资料准备、认识准备和思考准备,以及写作中的各种要素,比如寻找角度、捕捉细节、酝酿语感和调整节奏。

  冬筱谈到,年轻作家应该大量地阅读经典文学,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事物的真善,以青春的叛逆精神,去抵制那些“非文学的虚假写作”。无论是在文学的语言风格上,还是在写作者的个人品格上,年轻作家都需要向前辈作家学习,写出那些既有文学传统的继承性又体现当代文学创新精神的作品。

  鲁敏说,写作就是如此奇妙,一方面,它被这个世界所提供的复杂所供养着,但文字跟庄稼又不同,它一旦生长出来,就自成体系、独具强大的审美,创造出一个文字里的世界。作家所创造出的世界与供养我们的世界,仍然是血肉相亲、有逻辑关联与互动作用的。每一个时代都供养并影响着一代人的写作,而这一代人当中的大师之作也会反过来供养并影响着一个时代。因此,写作是一个人的事,也是一个时代的事。

  曹有云讲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所领受的精神滋养,他20多年的诗歌写作,“是在青藏高原群山众水之间的自然写作,是在民族史诗光荣梦想照耀下的精神写作,是高原多民族多元文化熏陶下的民间写作……”他觉得青年作家应该在伟大的中国梦引领之下,在漫长艰辛的文学之路上,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周晓枫谈到,如果中年之前的写作代表梦想和野心,是冒险之地;那么中年之后的写作意味着寄托和安慰,是精神意义的桃花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某种退隐和松懈,作家需要解决的,是持续释放写作的能量,把需要激情的写作变为一生的相守,当作家与文学的关系由恋爱转入婚姻,作家必须考虑自己的责任与未来。处于青年与中年的交接地带,周晓枫不断提醒自己:“在漩流中不被瓦解,努力保持一个写作者的宁静、独立与尊严。”

  唐家三少谈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现状。他列举了5种网络文学同市场结合的方式,包括网络付费阅读、无线版权、实体书简体版权、繁体版权,以及影视动漫的改编版权。他用8个字来概括文学作品的运作方式:以刊带书、以书代刊,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为作家的文学作品带来更大的市场效益。

  在青年诗人熊焱看来,诚实是一个诗人面对世界的首要方式。作家应该从真切的生命体验出发,遵从内心的情感,听从内心的呼唤,去探寻事物的本质。因此,每一次写作都应该是作家从灵魂深处迸溅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作家应该自觉地保持着一份自省、自律的写作意识,保持着一份向难度挑战的创作勇气和信心。

  在左昡看来,童话写作绝不仅仅是“鸟言兽语”或者“镜花水月”,和其他的文学创作一样,它承载的是写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生命体会。童话写作者当如珠贝含沙,坚韧地含入生活的沙粒,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它,用语言文字去润泽它,最终将一颗光亮美好的珍珠奉献在孩子们的面前。

  李春雷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写作报告文学的体会。他说,切切实实端正方向,扎扎实实体验生活,结结实实担当责任,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是一名青年作家的天职和使命,也是一名青年作家健康成长、不断进步的关键。作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所以,作家,特别是我们青年作家,要有血性,更要有担当。

  李骏虎谈到,多年的挂职体验生活,改变了他的文学观念,使他从热衷各种探索和实验渐渐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来。他发现,那些走现实主义道路的作家,其实也很需要具备先锋精神。他们必须直面现实、直面矛盾、直面人的生存现状和精神境遇。可以说,他们是时代的代言人,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崔曼莉认为,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恰恰最需要文学作品去总结提炼,提供一个又一个的文学样板,引发人们的思考。任何时代与个人,如果有一个好的自我认识,就能拥有好的自我建设。文学作品则是反映这种认识最好的一面镜子。作家们对时代经验的提炼与表达,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责任。

  王凯说,军队不仅决定了他作为军人的职业和身份,也赋予了他书写军营的使命和责任;军队在用严格的条例规制着他言行举止的同时,也慷慨地给予了他别样而丰富的生命体验。而部队作家只有站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立场上,才有可能更真切地体察关于军队生活存在的质地和色彩,也才有可能更深入地探求关于军事文学写作的种种维度和可能。

  一些青年评论家就当前文学发展的情况谈了自己的看法。李云雷认为,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作家有必要,也有可能讲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的中国故事。青年作家首先要有历史感,其次要有新的世界视野,再次要有一颗中国心,只有这样才能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邵燕君谈到,随着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越来越深地进入我们的阅读生活,不仅文学的内容变了,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必然导致文学的趣味标准发生变化。面对媒介的变化,我们对文学不能固执于任何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解。文学未必绑定于某种体裁,也未必绑定于某种介质。

  广东省作协主席廖红球、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还就如何培养青年作家,做好青年文学工作做了发言。廖红球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省作协将继续大力发掘、培养、扶掖青年文学人才,以文学的名义书写中国梦的时代篇章,齐心协力迈往欣欣向荣的文学前程。范小青说,帮助青年作家成长是作协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我们要有耐心、恒心和爱心,大处着眼,微处渗透,潜移默化,全方面、多形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文学环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