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 正文

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小说述评:回到生活 回到文学 回到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24日08: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绪源

  本应写一篇综述性的评论,但我对这类大框架文章一向心存畏惧。钱锺书先生有言:“我有兴趣的是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虽然与钱先生远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但每读到这一句,总是心有戚戚焉。所以,我也拟将本文写成一篇读作品记,从印象最深、最具代表性的小说谈起,以小见大,在把握思想与审美轨迹的同时,力图看清近年来儿童文学的创作倾向及题材变化。

  热门题材也能写出新意

  在近几年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胡继风的短篇小说集《鸟背上的故乡》。胡继风是在江苏宿迁的农村长大的,现仍在故乡的城市工作。这是一位不太知名的作家,在上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终评阶段,他的《想去天堂的孩子》也曾入选。这篇作品初看平实,不怎么“文学”,但越读越被打动,以至情难自抑。小说中,乡村小学得到一笔资助,可以在“六一”节选送20名学生到苏州探望父母,可学校却有200多名学生的家长在苏州打工。壮壮被选上了,但他没有父亲的地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没来电话了。壮壮打电话到父亲原来的工地,那里说没这个人,可能早就到别处找活去了。壮壮想尽一切办法仍找不到父亲,第二天天亮就是“六一”了,再没地址就去不成了!这天晚上,壮壮决定整夜蹲在德高老爹小店外,商店早已关门,但店里有电话,壮壮盼望爸爸能打电话来,那是他最后的希望,万一德高老爹睡得太沉没听见铃声,那就太可惜了。壮壮一边拍蚊子一边背唐诗,渐渐地睡着了。最后,壮壮梦见自己坐上大巴,在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厅见到了爸爸……小说质朴感人,让人想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鸟背上的故乡》中的作品都是写农民工孩子的,胡继风的作品不同于普通的采访写作,他不是站在外围观察、了解那些孩子,而是深入到他们心里,说他们的心里话。另一篇小说《和冰冰一起私奔》写两个想到城里看父母的孩子,他们早早开始攒钱,计划好一放寒假就去上海看望他们的父母。这时,村里的一男一女秘密私奔了,两个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算不算“私奔”。出行那天,两个孩子刚到车站买票,就被警察扣下了。男孩想起曾听大人说,村里那两人私奔不犯法,因为那个人是大姑娘,“不是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可是冰冰才11岁,那么,自己一定是犯法了?想到这里,他哇地大哭起来……小说中孩子的天真无知令人心酸,让人想起契诃夫的《万卡》。

  《鸟背上的故乡》一文内容丰富,在孩子心理刻画上也更具深度。小说写一个跟父母在外生活的孩子,为了春节回家过年,和爸爸一起在火车站排队买票,整整排了一天一夜,中间吃干粮、喝凉水,轮番上厕所、打瞌睡,眼看排到窗口了,还来不及欣喜,售票的漂亮阿姨说:“真不好意思,票卖完了……”两人出来以后碰到“黄牛”,手里有的是票,一问价,300元的票要卖到1000元,本来充满希望的爸爸拉着他就走。最后,爸爸想出了绝招:把食堂里的三轮摩托开回家!一家人渐渐兴奋起来,家乡越来越近,再跑几天,就到家了。可是,“我”却一点不想回家,每年回去,家乡的小孩都当他是外人、城里人,大家取笑他,不跟他玩,说他口音怪里怪气。可是,在城里,爸爸给他找不到幼儿园,因为他没城市户口。坚强的三轮开进小胡庄时,除夕的鞭炮已经响起,爸爸宣布“我们到家了”,声音是哽咽的;妈妈搂着孩子,眼泪掉到他脸上;孩子也想哭,可是瞥见陌生的村庄,终于没有哭出来。小孩的心情比大人更复杂,因为他已预感到自己将是无根的一代,他的故乡在哪里呢?

  近年来,书写农民工子弟的题材已渐成热门。凡热门,都易有似曾相识感,盖因相互影响乃至模仿,缺少独立发掘的人生质感。胡继风笔下的故事,每每让人感到陌生,却又无法不为之动容。作者所写,决非静穆圆熟的艺术精品,他有很多粗糙、稚嫩之处,各篇的水平也不平衡。然而它们无不强烈、率真、迫切,能直面人生,有浓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能将小读者带到生活深处,对人物产生真切的同情,引起深长的思索。对农民工孩子的了解是胡继风最大的财富,对生活真诚而真实的表达则是他作品成功的奥秘。

  喜剧美学与儿童阅读的印合

  近年来,不少作家有着与胡继风相似的文学追求,他们将笔墨投放到自己最熟悉的普通家庭、普通孩子身上,从中发掘人生的艰难与坚韧,发掘无论什么灾难都抹杀不尽的童趣和诗意,从而也发掘了永恒的美。

  湖南作家牧铃新作迭出,长篇小说《影子行动》是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小说读来让人快乐,但并不是浅薄的搞笑之作。小说充满生活气息,人物真实的性格、心理碰撞出的戏剧火花,使作品从生活的土壤中自然冒出喜剧的色彩。小说的故事虽有夸张编织的痕迹,但人物却是质朴、真切的,并无人为做作。小说写马明、马亮两个农家的双胞胎,弟弟机灵、哥哥厚道,弟弟总是欺负哥哥,但两人都上进、要强。上初中后,因为家里穷买不起学英语用的录音机,他们想向同学马玫瑰借,但马亮上小学时欺负过马玫瑰,她一直记着仇,只好由马明出面。俩人说好假装打架,让马明打败马亮,然后让马明在马玫瑰前骂马亮,以博取她的好感,然后再提借东西的事。不料,马明从小让着弟弟,真要下手打就很难,马亮急了,干脆自己冒充马明,三拳两脚打走哥哥,然后与马玫瑰套近乎,还帮她背背篓、采蘑菇,最后果然借来了单放机和磁带。几天后,马明从马玫瑰那里搬来一大堆书,都是她姐姐从城里寄来的,要求她每看一本就写一篇读后感,马玫瑰假期要看电视剧,就让马明帮忙。哥儿俩大喜,躲在小屋里一本本读起来。马明看完《趣味数学》大叹:“没想到数学这么好玩!”弟弟一惊,忙放下手里的《海底两万里》,先看这一本。哥儿俩很讲信用,每本书都写了内容提要,让马玫瑰写读后感时参考,没想到,马玫瑰竟然直接把他们写的提要寄给了姐姐,被姐姐大骂一顿。过了几天,马玫瑰愁眉苦脸找上门来,说姐姐回家了,一定要叫马明去谈谈。两人推来推去,最后还是老实的马明去了。一小时后,哥哥回来,满脸喜色。原来是马玫瑰的姐姐当着妹妹的面大大表扬了他,要妹妹向他学习;玫瑰爹一感动,叫小女儿把单放机送给了他,在县城当老师的马玫瑰姐姐还把自己刚读完的《数学精英》送给了他……牧铃作品所提供的是“带笑的泪”——这是真正的喜剧,带给我们积极、感人的青春魅力,让人感到快乐而又阳光。所谓的“影子行动”是指两人双双考取重点高中后,家里只交得起一个人的学费,他们谁也不愿退学,调皮的弟弟想出了“影子行动”计划:只交一份学费,两人轮流念书,一人念一周,互相教,谁不上学时就在城里打工,挣生活费。因为哥儿俩长得像,他们开始瞒过了好多人,渐渐地,大家识破了他们的计谋,但没有一个人戳穿他们,暗中成全了这哥儿俩。后来学校有了求学资助,但他们坚决不要,要靠自己打工,补回那少交的学费。这样的故事虽充满戏剧性,但作者更注重的却是对人物性格、心理的刻画,小说感人的力量始终未被喜剧形式所冲淡。

  邓湘子的《像风一样奔跑》和王勇英的《巴澎的城》也是两部充满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与《影子行动》不同的是,这两部作品写的是过去的乡村和作者小时候的生活,但它们并非作家怀旧之作——怀旧其实是大人的事,与儿童阅读有着天然的距离。两位作者都很年轻,他们写的不是回忆,而是生活。邓湘子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湖南农村,那时“文革”刚过,时有极左风吹来,生活贫困而单调。但是,小说中活生生的人物、朴实的人情味、难忘的亲情不时让人心头一颤,深深地打动着读者。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据说时下流行的不少畅销读物,比较注重追求热闹、搞笑、搞怪,甚至诡异……然而我了解到,许多家长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彻底‘娱乐化’。他们只是偶尔让孩子吃吃肯德基和麦当劳,更多的时候要求孩子吃家庭烹饪的饭菜。文学创作也是一样,总得有人来写米饭、青菜一样的题材和作品。”这是非常清醒的文学自觉。

  《巴澎的城》写更偏远的广西山村生活,作家将大量的客家方言引入小说,经过改造,非客家的读者一样可以领会方言的内蕴,同时还能读出浓浓的地方与民俗色彩。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不少作家都做过以方言入文的尝试,周立波就是佼佼者。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也吸取了大量沪方言,取得了成功。应该看到,对方言的关注是作家对一种人生特质的迷恋,进入方言,其实是体验人生特有的况味。在儿童文学界,这样的尝试不多,所以,王勇英的这部作品值得特别关注。眼下的儿童读物大多轻而薄,能和现代文学、乡土文学接轨者并不多,但《巴澎的城》厚重而有童趣,让人想到周立波、沙汀、艾芜等的传世之作。

  以某一孩子为原型的作品

  近五六年间出版的童书中,有一类别十分盛行,就是写自己孩子的纪实性作品。代表作有谢倩霓的《家有谢天谢地》,周晴的“许多多”系列,韩青辰的“小茉莉”系列,朱自强、左伟的《属鼠蓝与属鼠灰》,傅天琳等的《斑斑加油》,汪玥含的“狂想家黄想想”系列等。此外,董宏猷的“小豆包”系列等,虽不像前述诸书那样以自己孩子为模特,但仍有一个具体的孩子作为原型,性质上比较相近。另外,殷健灵的“甜心小米”系列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原型的,性质上也有相近处。

  这些作品都是从生活出发的,小说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它们不靠编造故事来制造外在效果,而是给小读者提供另一些孩子的真实形象和故事,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同类,让他们在对儿童生活的审美把握中得到文学的乐趣。这些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各有特色,性格分明。谢倩霓所突出的是双胞胎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趣事,汪玥含写的是单亲家庭孩子外表的乐观开朗和内心的隐秘,傅天琳写的是中国孩子在国外的成长经历和文化碰撞,朱自强和左伟更注重“有意味的没有意思”,殷健灵则独辟蹊径,以浅淡真切的散文笔法表现动人的故事。郑春华“马鸣加”系列的创作经过了20年的沉淀,作品以自己的孩子为模特,其中的每一则故事都是作为独立的小说而写的,虽然全书水平并不平衡,但它不是速成的,它不是素材,而是真正的作品,甚至,有相当部分还是精品。

  然而,读这些作品,我还是有一丝不满。它们似乎更像报告文学,而不像小说精品。有些作品还停留在素材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发掘和艰苦的再创作。拆开其中的一章看看,这里的审美含量够吗?艺术描写的“密度”高吗?不难发现,与一则单独的小说相比,其内涵不免略感单薄。这一类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持 “这个”孩子的真实性或一定程度的“纪实性”,同时又能成就一篇小说精品。如何把握此中的度,本身就充满挑战性。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我们必须坚持回到生活。只有在对生活作出艰苦的提炼后,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文学。在一定的文字量里包含更高的审美内涵,同时又能清浅地传达给小读者,让他们在长大后还能回味不尽,这才是儿童文学应该追求的境界。

  幻想文学与动物文学

  与当年争先恐后创作出版“大幻想文学”的势头相比,近年来对这一体裁形式的关注有所低落。但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却不乏佳作,其中最值得注意的3部作品是张之路的《千雯之舞》、彭懿的《欢迎光临魔法池塘》、刘东的《镜宫》。

  张之路的《千雯之舞》也写时空穿越,也渲染“千年等一回”的悲情侠义,但贯穿全书的核心意象却是,古书中的汉字全都活起来,变成人物,各显神通——这无疑是中国儿童文学特有的创造。多年前,王一梅在一则低幼童话《书本中的蚂蚁》中涉及过这一意象,现在,张之路将它发挥到极致,闹得天翻地覆,不仅生动有趣,还能诱发读者对中国文化的深长思索。

  彭懿的作品独创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涂鸦世界——笛里笛里。小说中,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画,都爱信笔涂鸦,他们这些即兴的作品,最后都到哪里去了呢?这部小说告诉大家:它们都在,一张也不会少,它们最后都集中到了笛里笛里,也就是魔法池塘。这里的一切都是孩子们有意无意画出来的,所以形状大都古怪有趣,但惊险的故事也就在这里发生。作者将独到的想象与盎然的童趣融成了一体。

  刘东的《镜宫》与前两部作品不同,前两部作品的幻想大于小说,《镜宫》则小说大于幻想。刘东写的是今天的高中生,他们渴望长大,渴望提前知道成人世界的一切。在观望流星雨时,倾心男主角的女生许他去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相信的地方,结果他在网上找到了名为“镜宫”的“交换人生”网站,他进去了,经过繁复的历险,也得到巨大教训,最后他还是要做回自己,坚决地回到了现实人生。作品有类似卡洛尔《镜中游记》的精巧结构,也有奇妙的哲理,对高中生心理的发掘深入、厚实。

  在近年来的中国动物小说中,黑鹤的作品几乎是首屈一指的。他新近创作的《狼谷的孩子》《黑狗哈拉诺亥》《驯鹿牛仔裤》等,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黑鹤出现在动物小说界,与汤汤出现在童话界一样,都应视作中国儿童文学的重要事件。动物小说本是个外来概念,这与我们过去那些以动物为主角的作品并不是一回事。西方动物小说建立在切实观察到的动物习性及当前科学对动物理解的基础上,而中国过去的动物小说有的是借动物说人类的道德、理想,有的是将人间争斗搬到动物世界,也有的胡编动物不可能做的事,其实只可算动物题材中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其实是广义的幻想文学的一种,而动物文学则应是广义的纪实文学。自黑鹤出现以来,动物文学这一新的品类方可立足,也方可与世界接轨。

  成熟作家、文坛新人与短篇集

  近年来,许多老作家兢兢业业,作出了非凡贡献。年近90的任大星前不久出版了长篇新作《坏爸爸好爸爸》,保持了毕生创作的高水准。曹文轩正在推出他的“丁丁当当”长篇系列共8册,黄蓓佳已出版了她的“5个8岁”长篇系列共5册,秦文君完成了她最重要的作品——“小香菇”系列共15册,他们的创造性劳动都值得赞赏和感激。他们在小读者中有巨大影响,创作经验丰富,技巧圆熟,但我以为,这些作家今后似可将精力放在一两种难度更高的作品上,争取有新的、突出的飞跃,再塑一个新我,而非旧我的数或量的扩展。新人要向成熟作家学,成熟作家何不也向新人学?如胡继风那样发掘新的生活困境和人物心理,写得那样生涩、生猛,在成熟作家中便难得一见。常新港也写过很多系列作品(例如幽默系列),量很大,但能超越成名作《独船》的则很少;而其长篇近作《五头蒜》,单独一本,写得从容独到,写出了中学生苦涩、无奈、挣扎的心境,我觉得这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一个好范例。

  与此同时,近年来儿童文学界也出现了不少新人,其中最突出的是舒辉波,他的短篇小说《和陌生人共进下午茶》写得洒脱奇特却又感人至深。作者在两个酷酷的现代人(一个老师和一个中学生)身上,挖出了让他们难以自持的内心秘密——他们各自对父亲或母亲的忏悔,那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痛悔。正因其“酷”,我们更感受到这伤心藏得多么深,对人造成的创痛有多么强烈。此外,李秋沅、小河丁丁、庞婕蕾、孙玉虎、高洪斌、冯与蓝、吴新星、庞鸿等,都是值得关注的有潜力的作者。

  最后再提一下近年的短篇小说。除前面提到的胡继风,还有几本短篇集颇有研究价值:殷健灵的《纯真记事簿》描写少女的生活和心理,真实到“令人害羞的程度”,是作者迄今最为成熟的作品;翌平的《穿透云层的小号》虽然包含了一些不太成功的小说,但看得出作者的摸索和在题材上的开拓;玉清的《地下室里的猫》是挣脱作者早期创作羁绊,步入全新境界的一本集子,用作书名的这篇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所谓正常人的残忍麻木的一面,这里不仅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还写出了现实人生的无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