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莫言佛光山论道:作家应站在全人类角度来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17日09:18 来源:腾讯娱乐

莫言佛光山论道:作家应站在全人类角度来思考

莫言在佛光山演讲

  9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应邀赴台,在佛光山“第二届星云人文世界论坛”以“文学家的梦想”为题,与星云大师、高希均教授对谈《看见梦想的力量》。这也是莫言自1998年应南华管理学院邀请第一次来台之后,首度以诺奖得主身份赴台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星云大师创建的佛光山道场2011年底启用佛陀纪念馆,自2012年开始举办“星云人文世界论坛”,每年邀请世界级的思想领袖访台,继首届邀请哈佛大学荣誉教授傅高义担任主讲贵宾,对谈“看见改变的力量”,今年以“梦想”为主轴,邀请诺奖得主莫言。

  虽然诺奖殊荣在身,莫言仍自持“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童年梦想也往往和听来的故事不脱关系。“看《三侠五义》就梦想自己有超凡的武功,向恶势 力宣战。”听奶奶说公冶长通鸟语而在南山顶上得羊肉吃的故事,也一心梦想着懂鸟语。“总的说,童年最大的梦想还是不脱食物。”山东高密农村出身,小学只念 了5年就辍学下地种田的莫言说:“上世纪对饥饿的体验太深刻!”

  与在大陆的众多演讲主题一致,“饥饿”记忆仍然是莫言的关注焦点之一。莫言回忆,渴望摆脱的除了粮食的匮乏,也包括精神的饥渴。“为了向人借书 来看,经常去帮忙推磨。”现代读者在文学作品里看农村,总觉得很美好,但莫言坦言:“农村在童年记忆里是可怕的,即使是金刚石宝刀在此污浊的环境里都要生 锈。”为了闯出去看看世界,为了改变生活,他说:“从军是当时农村青年改变命运唯一的路。”但想起过去因得来不易而格外珍惜的读书机会,莫言总是提醒自 己:“少写点,写好点,否则就是浪费纸张,浪费别人的时间。”

  回忆起自己的文学之路,一开始只是因为“听村里的右派大学生说,作家的 稿费多到一天3餐都能吃饺子。”从1981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到57岁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表示:“第一次看到文稿被印成铅字发表的喜悦,不亚于 听说自己获奖。”虽然获诺奖肯定是身为作家的一大梦想,但莫言强调:“不应是终极之梦,文学奖很好,但更好的是文学,最高的奖赏是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阅 读。”他也指出,若把目标放在得奖,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坦言得奖后有种放下沉重包袱的轻快感,接下来仍会以大部份的时间写作,但现在的写作方向不再写社会写实的批判而是写自己。“年过50后想向内 看,要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他也鼓励现在的年轻人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写自己的故事。“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家和读者,写出自己的时代,就是好 作品……作家应站在全人类角度来思考。”

  莫言在作品中也颇多对佛经的直接引用,创作理念中对“道”的借鉴也可圈可点。《生死疲劳》开篇就以佛经“生死疲劳,从贪欲起”看人性,莫言认为 这个故事不只是谈中国的农村和农民,更是着眼于人类一切根本的悲剧──欲望,他说:“社会的负面现象往往是因为贪欲,而群体的、国家的欲望若不控制,产生 的负面影响将更严重。”

  星云大师认为所谓的善恶是相对的,在他看来“这是个佛魔各半的世界,从我们自己坏的一半来改变。慈善的一半多了,坏的那一面就少了。”天下文化 教育基金会创办人高希均则表示,今日的台湾除了鼓励消费,更重要的是鼓励付出。他表示:“捐钱还是最后一环,帮助别人、鼓舞别人,是更有价值的付出。”

  当代年轻人如何发挥梦想的力量?莫言建议年轻人倒不急着追寻文学梦,对于人性善恶多有感慨的他认为,慈悲智慧是更重要的课题;星云大师认为,替自己设定“为人接受”的目标,更助于逐梦踏实;高希均则认为台湾的年轻人已不太做梦,因此“只要勇于梦想,都是好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