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薛媛媛:从小说到报告文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5日09:44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近日,薛媛媛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作家出版社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对这部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艰辛的采访历程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通过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全面记录了湖南人以及广大农垦职工为中国橡胶事业创下的辉煌业绩。为了收集素材,作家薛媛媛曾三下云南,前后采访7个多月,一天只睡5个小时,跋涉4千公里,走坏3双跑鞋,跑了19个农场、34个分场、80多个生产队,采访了500余位湖南支边人。

  相比条件的艰苦,薛媛媛表示,最难的其实是采访。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湖南支边老人有三分之二已经长眠大地,健在的三分之一也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我是面对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老人回忆50多年前的历史。有时感到艰难的是,他们对自己经历的事不能表达出来,但他们和我谈,哪怕只谈到一件事,几句话或当时的一句口号,我都会感到非常珍贵,我都会像小孩子一样欣喜若狂。”

  历时3年,作家通过记录每一个采访人物的青春记忆和曲折经历,塑造出了一大批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组成了身上带有浓重湖湘文化特色的边疆橡胶种植场工人的群像。

  从小说到报告文学

  薛媛媛原是颇有成就的小说家,《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是其在报告文学领域的突破性尝试。“回到长沙,我先是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可面对采访的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鲜活感人的故事,我一反常态,决定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让他们真实地出现在我的作品里。”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认为,《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是一部好作品,是作家薛媛媛对历史,对现实,对弱势群众关照的标志性作品。同时她也为其加入报告文学队伍而感到欣慰,因为在中国,当小说家的人远远多于报告文学作家,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写报告文学,通常情况远远辛苦于小说家。

  小说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时间、想象去写作,但是报告文学家不行,首先必须要实地采访;报告文学里的人物、时间都是特定的,如果不去努力挖掘、采访、调查和发现,可能付出巨大的辛劳后依然无所收获;报告文学的人物和故事也不可能像小说一样完美,作者必须客观、理性地把现实反映出来。薛媛媛说:“为了写好这部报告文学,我告诉自己,我就什么都不想,认真真实地写他们,把基调定在一个‘真’字上,以真实为生命。”

  填补空白意义重大

  在《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出版之前,关于橡胶、关于湖南人、关于南疆屯垦戍边的血泪和抗争的这段历史,鲜为人知。与会专家认为,薛媛媛以敏锐的目光和深邃的洞察力捕捉到了一个既有文学性又有现实意义的题材。

  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依赖国外橡胶的无胶国成为了如今的橡胶大国,那些曾经为了共和国的明天扎根边疆、艰苦奋斗的湖南儿女却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那些火热青春的故事也随着这些生命的逐渐消逝即将成为秘密。幸好,薛媛媛发现了他们,并真实记录下来。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张胜友认为,《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是中国支边事业中的一章,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薛媛媛透露,创作中她经常接到农场老乡电话,问书什么时候能写好?这部作品不光是对历史的记载,也有湖南老乡渴望被社会关注的期待。书出版后,薛媛媛赶紧给湖南老乡寄了200本过去。“我一直以为,在诸多事业中既然选择了写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就意味着,我要对社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和人民有种担当,从深处表现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为人民孜孜不倦地写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