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莫言:作家面对稿纸应该我行我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3日17:20 来源:深圳商报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中德作家论坛与会人员合影。

  9月1日至2日,中德作家论坛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学术大厅和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交流、碰撞。来自中国和德国的十多位一线作家出席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下作家的社会与政治责任”展开了主题演讲和对话。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著名作家莫言、贾平凹、刘震云、李洱、方方、毕飞宇、苏童以及80后作家张悦然等出席论坛。来自德国的福尔克尔·布劳恩、尤蒂特·库卡特、马塞尔·巴耶尔、罗伯特·辛德、罗尔夫·拉佩尔特等活跃在当今德语文坛的作家参加了交流。

  铁凝:作家的责任与生俱来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论坛上首先致辞,她说,这次文坛的召开无疑是北京秋天里一件富有诗意的事情。她说:“对中国作家而言,德国作家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德国作家的许多作品,通过翻译家和学者的辛勤劳作,在中国落地生根,被许许多多读者和作家阅读着,思考着。”

  那么,在这样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铁凝认为,当一个人能够被称为作家的时候,当他准备把作品公之于 众,而不是只写给自己的时候,他的情感,他的故事,他的梦,他对人类和世界的窥测和探究里,已经有了责任的成分。这责任与生俱来。她说:“在全球化的时 代,坐在一起其实是容易的,但认识和理解世界依然非常不同,这并不容易,这本身就体现着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她真诚地相信,德国的作家和读者,会更 多地从中国作家风格各异的作品当中,了解到当代中国的现实。

  莫言:一时的毁誉

  会被时间的洪流冲走

  莫言和福尔克尔·布劳恩首先代表中德两个国家的作家做了主题发言。

  莫言首先幽默地感谢主办方向“上帝订购了几个蓝天”,使得这几天的北京格外迷人。自认为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莫言,随即以在德国亲历的几个小 故事展开了自己的发言。他说:“作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发生的事,得到灵感,写出优秀或不那么优秀的作品。难以忘怀的事件必然会变成一颗颗种子,长成一 棵棵大树。”他认为,全球化有很多便利,但统一和标准化也正扼杀着文学和艺术的独立个性,这是每个国家的作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谈及作家的责任,他认为无论怎样的时代,作家都不应该认为自己有资格和能力成为群众的代言人。他不无诙谐地说:“也许有个别人有这样的能力。但 我一是没有这个能力,二也没有这样的愿望。我希望依据个人的内心和经验来写作。但如果作家的生活经验具有某种普遍意义,作家从自我出发的创作也许会幸运地 表达出群众的心声。”他认为,无论任何时代,作家都是以作品说话,任何一时的毁誉,都会被时间的洪流冲走。“作家面对稿纸应该我行我素,自由的心态才会写 出好的作品。”莫言谨慎地表示,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尽量不去触碰自己判断不了是非的题材。“只有自己想明白才去写,完全的创作自由是不存在的。不能把小说 变成伤害别人的工具。”

  布劳恩:文学要为世界

  提供另类的生活方式

  福尔克尔·布劳恩出生于前东德,作品曾获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奖。他当日发言的题目是《大城市小说是全球化时代的乡村小说》,他说,一个经 济上迅猛增长的国家能够和必须发展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并且以此为世界提供另类的生活方式树立榜样。文学亦是如此。“文学是超越边界的,那些新的技术方法 仅仅是迅捷形式。但决定性的是:文学愈详尽、尖锐地掌握它所在的世界,愈会对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

  贾平凹在《一种责任与风度》中说,从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世界,人类是出现了困境,而突围,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文 化。虽然当下的文学艺术被娱乐和消费所侵蚀,但以文学和艺术去表达这个时代,是作家的良知和责任。德国作家罗尔夫·拉佩尔特在《我是说故事的人,不是政治 动荡的振动仪》主题发言中,充满感性地说,一个国家的社会良心,是“需要更多地接受采访、参加论坛、写评论文章、在电视上亮相,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他宁 可用这些时间来进行纯粹的文学创作。他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不是政治地震的仪表,也不编写社会发展的编年史——至少表面不是。在我的小说中,我把那些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用文字记下来,而不是高举着大幅标语。”(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田泳 文/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