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铁凝:在“中德作家论坛”上的致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9月02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铁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中德作家论坛。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作家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德国“柏林文学论坛”为中德作家的交流提供了宽广的平台,我以为,这是北京秋天里一件富有诗意的事情。

  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历经时间的淘洗,铭刻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成为人与人之间相知相悦的传神写照。今 天,在面对来自德国的作家朋友时,我们正是怀着孔子所说的那种由衷的喜悦之情。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共同分享着属于文学的荣光。作家是文学的创造者,也 是文学的守护者。文学带领我们穿越了分隔着人们的千山万水,唤起我们共同的人性,在沟通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情感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 特的文化和传统,不断丰富着我们关于世界的认识。

  这喜悦,大概还源于面对德国同行时自然而生的亲近感。对中国作家而言,德国作家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德国作家的许多作品,通过翻译家和学者 的辛勤劳作,在中国落地生根,被许许多多读者和作家阅读着,思考着。对于那些作品还没来得及翻译到中国的作家,我们也不觉得全然陌生,那是因为,我们熟悉 他身后深远的背景。这背景里,有歌德、海涅、荷尔德林等人美妙的歌唱,无论他们歌唱的是健壮、朴素和永恒的感情,还是现代人的复杂灵魂;这背景里,有康 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激越的辩论和深沉的思考,他们为人类开辟了通向觉醒和解放的思想道路。这些都构成了勃兰兑斯所说的“德国作家身上使他成其为德国人 的那种要素”。我相信,中国作家,包括我在内,都有过在德国文学和文化里久久徜徉的经验,都曾为之震撼,为之感动。所以,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今天是初次相 逢,但仍然有着如遇老友般的喜悦。这“喜悦”也是我们坐在一起,讨论“全球化时代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这一重要话题的氛围和基础。

  那么,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当一个人能够被称为作家的时候,当他准备把作品公之于众而不 是只写给自己的时候,他的情感、他的故事、他的梦,他对人类和世界的窥测和探究里,已经有了责任的成分。这责任有点恼人地不在乎他是否认可,它与生俱来, 或隐或现地伴随着他的创造过程和写作生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愿意把“责任”当成动词,而不是名词。责任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勇气不断重新表达对世界的看 法,不断发现生命中那些独属于文学的气象;必须有勇气反省自我以获得灵魂的提升;必须有勇气寻找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即使这形式对一般读者而言一开始不那么 舒适。

  我甚至认为,是责任驱动我们跨越几个时区坐在一起。因为,一个好的作家不仅仅是一个书写者,他还是一个观察者、实践者。中国有一句古话——“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古代中国对知识者的基本要求,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我们需要文学是因为我们需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世界——已知的熟悉的世界,正如美 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所说的那样,“小说家通常都是旅行者,做一个旅行者意味着不断被提醒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同时性,你的世界和你去过的、又从那里回 ‘家’的非常不同的世界”。这都在提示我们要在书本和书本以外,尽可能地敞开自身,发现他人的真理。在全球化的时代,坐在一起其实是容易的,但认识和理解 世界依然非常不同,这并不容易,这本身就体现着文学的使命和作家的责任。

  朋友们,当你们走了万里路,踏上中国的大地时,可能已经发现,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伟大的复兴。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绝不 仅仅是经济的,它也应该是文化的。而所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造,都同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相信,德国的作家和读者从中国作家风格各异的作品当中,可以 了解到当代中国的现实;但置身这里,去听,去看,去感受,你或许会更加深入地领会中国作家的文学品格,领会中国作家面对壮阔丰饶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从而 意识到中国的文学和作家从我们的历史和时代中领受的使命和责任。

  我相信这将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互相凝视,互相发现,世界因此而宽广、而美好。

  祝中德作家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