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余秋雨:信息流通时代带来方便 也严重浪费生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20日14:40 来源:南方日报

  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环境,给作家和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命题。连日来,在本届南国书香节和南方国际文学周的讲台上,作家马原、余秋雨、苏童、麦家、蒋方舟等,纷纷就“财产时代的文学创作”、“阅读的泛滥”、“作品与作家的经营”、“作家的底线”、“影视改编”等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你们太热情了,我还是站着讲,这样你们能看到我,我也能看到你们了。”余秋雨以轻松的语调开场,他说自己早上6时就出门,误机5个余钟。尽管因飞机延误,演讲推迟了4个多小时,但容纳1000人的8号会议室依然座无虚席。8月18日下午,余秋雨第二次来南国书香节,谈的是“我们应该怎么读更好”,在他看来,“我们的关注和阅读应该大大减少,否则我们的生命太吃亏了!”

  为阅读做减法 “信息是海啸,人一定要在岛上”

  “我到现在都不上网。一般大家都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可我却觉得读得越多越浪费生命。”在讲座上,他表示,现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源很多,而读书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点,为阅读做减法、严选阅读范围,这样才能延长生命时间,不让生命成为网络世界的附属。与此同时,他也感慨,在信息流通时代我们拥有了巨大方便,也严重浪费了大家的生命。

  “在没有出版和印刷时代,所谓学富五车,是说读过的书可以装五辆车。大家都以为很多,其实只是工地上的小兜车,而书是竹简,读完这些就叫非常有学问了。可在信息传播能力如此低的时候,他们没有接受那么多文化垃圾,天天面对自己灵魂,面对长天大地的大疑问,成就了孔子、屈原等名人。”因此,他反问现场观众:“我们有多少现代人,能放下手机,推开笔记本电脑,想孔子想过的大问题?我们密集的信号太多,不可能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在余秋雨看来,信息是海啸,我们要在海啸中造一个小岛。“人一定要在岛上,千万不要在海啸中沉浮,否则你的生命迟早淹没。”

  批出版顽疾 门槛低导致书籍泛滥

  在讲座中余秋雨对当下书籍泛滥、阅读低迷的现象发出疑问,“书籍泛滥、阅读低迷”看起来是不是一对矛盾的词?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读书量差太多了,但我们国家出书的方便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什么都可以出版,不管好与不好。对此,他提出,出版社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单纯地追求商业利益,不要出版层次非常低的书。他对于出版界出现的“怪现象”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现在包括官员、企业人都可以出书,但很多都是评论文章、感想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活动的纪念文章,这样连篇累牍地出书,最后导致书籍泛滥。如果把这些书也纳入阅读范围,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光看阅读数量,要看质量。”

  期间,他讲到了小时候爸爸书架对他的影响,“爸爸的书架对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虽然小的时候他们看不懂,但肯定会无聊时翻翻。”小时候,余秋雨家住在农村,他父亲去上海工作时留下了一个书架在家里,当时9岁的余秋雨就从爸爸的书架上读了《水浒传》、《史记菁华录》,以及巴金的《家》、《春》、《秋》。“虽然当时看不懂,但播下了爱读书的种子。”在他看来,提高全民阅读能力,最重要是要调动家庭、社区、出版社、文人、房地产公司等全社会的参与,“这种全民调动时间一长,就可以形成很好的读书氛围,解决全民阅读的问题。我们不能一直抱怨全民阅读力低,一定要行动起来。”

  挑书要找“支点” 寻与你生命“同构”的作家

  具体如何阅读,余秋雨建议,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更多能够提升人生价值的书,必须找到支点,“之前我在研究普洱茶,那么我就只看普洱茶的书,红酒、咖啡我都不看,最后我终于可以写出一本关于普洱茶的权威之书。你必须抵制住诱惑,不去看那些跟你支点无关的书,哪怕那是一本好书。”

  可是,即使是跟支点有关的书,也有很多本,如何挑出适合自己的?“你必须找到那些跟你生命同构的作家,专门去读他的书。”余秋雨以自己为例说,“我一看到雨果的书就被吸引了,我觉得我的心理结构和他比较接近,但是看巴尔扎克的书,就没有感觉。所以,我的生命是跟雨果同构的。”“有的书读几页,不合适就不要读了。如果你不喜欢看《红楼梦》,也没有什么值得害羞的,只是曹雪芹跟你的生命不同构而已。”他说。(记者 周豫 实习生 陈嘉惠)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