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阿拉伯戏剧翻译在中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8月14日09: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丁淑红

  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原是西方文学的产物,直到19世纪中叶,才从欧洲移植到阿拉伯世界。再者,随着近代阿拉伯世界政治生活的变化,城市繁荣 带来的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增长,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等等,阿拉伯文学主流从抒情完成了向叙事的转化,这也为阿拉伯戏剧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况且戏 剧又最具宣传效益,理所当然地被赋予了教化民众的职责,这又无形地推动了阿拉伯戏剧文学的创作和繁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剧作家。

  我国对阿拉伯戏剧的译介与研究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原因,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只出版了1部戏剧单译本、 6篇戏剧译作,其中埃及戏剧5篇,叙利亚戏剧1篇。阿拉伯戏剧中译本的大量空白令国内的深入研究举步维艰。另外,阿拉伯文学史类书也较少将其作为单独的文 学门类评述,多是在论及“双栖”作家,如既是诗人又是剧作家的艾哈迈德·绍基,或既是小说家又是剧作家的陶菲格·哈基姆时才涉及其戏剧作品,因而国内有关 阿拉伯戏剧方面的文章只有27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文学翻译界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奉为圭臬,在那个特殊的文化语境中,阿拉伯戏剧文本首次面对中国读者。 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代表团万岁》是我国出版的首部阿拉伯戏剧单译本,也是现今惟一一部正式出版的埃及话剧单行本。该剧由埃及的剧作家法耶 斯·哈拉瓦著,是一出政治讽刺性话剧,共三幕,讲述了埃及凯法尔萨拉姆村村民为欢迎法斯库尼亚共和国代表团(苏联代表团)的到来,村民瓦杜德夫妇被迫捐出 了羊羔和住处,自己睡在石条凳上。代表团成员酒足饭饱后,自吹自擂是本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和专家,能给埃及带来好处,而所谓的好处竟是村民的家园被圈占。这 时,瓦杜德夫妇的侄子邀请他们去美国游玩。杜瓦德夫妇在赌场和赛马场赚了大笔钱后回国,生活做派洋化,满口英语,还要和美国来的侄子一起办工厂,受到村民 的羡慕和讨好。剧中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如剧名“代表团万岁”、“费托”牌商品等讽刺苏联在安理会对中东问题滥用否决权等。中译本9万字,除剧本外,还附 有《出版说明》、4张剧照和一篇《人民日报》的通讯稿。

  一部外国话剧作品是否被翻译成中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该剧1975年在埃及上演,同年就有了中译本,这在中国翻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首 先,“禁演风波”备受国际关注。此剧从1975年3月2日开始在埃及迈阿密剧院上演,受到埃及广大群众的欢迎。由于苏联认为此剧触犯了它,便指示其驻开罗 使馆向埃方进行干涉,此剧从5月1日起曾一度被禁演。但埃及人民坚持斗争,开罗报刊杂志也纷纷刊文进行抨击,强烈反对苏修干涉埃及内部事务的霸道行径,埃 及国务委员会行政法院遂于5月20日宣布取消对此剧的禁演令,5月22日此剧重新恢复上演。

  其次,该剧所表现的主题与中国当时的反苏局势吻合。客观地说,《代表团万岁》剧本的艺术性并不高,完全是政治应景式作品。该剧产生于埃苏关系恶 化的萨达特时期,如苏联逼迫埃及偿还债务、干涉埃及内政事务、埃及弃苏亲美倾向等在剧中都有体现,是一部讽刺苏联霸权主义的话剧。为了让中国人民“对埃及 人民进行这一斗争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也为“埃及人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胜利”,“根据目前国内仅有的一部打字稿”,请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阿拉伯语专 业译出。那时外国文学的翻译完全为特定时期的政治服务,且多为集体翻译,并没有多少自主选择权。

  总的来说,《代表团万岁》在中国的首次译介,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清楚地标示出阿拉伯戏剧输入到中国的确切时间,还给国人了解阿拉伯戏剧打开了第一扇窗。

  进入80年代,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对外开放”,思想观念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而开阔,翻译作品的选择标准重回到作品本身的文学性上,阿拉伯语翻译界也变得较为活跃起来,阿拉伯戏剧大腕的作品受到重视,多篇剧作被译成中文,刊登在各种文学刊物上。

  当译者拥有更多自主选择作品的权利时,第一眼便投向了阿拉伯现代戏剧文学的泰斗——埃及小说家、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并选中了他的反映现实社会、揭露埃及社会腐败和道德沦丧的社会剧,因为社会剧所揭示的问题较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1981年第1期的《世界文学》最先刊登了刘文昭译的哈基姆剧作《转瞬之间》,这是一出社会独幕剧,共有两个场景,讲述了一位大臣在解职和复职 前后,其下属办公室主任和未来女婿对他的不同态度,讽刺了趋炎附势的小人。正如该剧最后所揭示的:“世界的权势者,是这样容易轻信阿谀逢迎,转瞬之间就将 虚情假意和伪善欺骗忘得一干二净!”剧本后附有关偁写的作者介绍,约千余字。除介绍了哈基姆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外,还谈及了他的小说创作和戏剧创作,并给予 了极高的评价。“他深入研究并借鉴欧洲现代戏剧和希腊悲剧,从埃及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创作出具有东方和阿拉伯特点的剧本,成为当代阿拉伯哲理剧 的创始人。他结合使用民间语言和文学语言,为解决长期以来为文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舞台语言问题,创出一条新路,使埃及戏剧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 段”。

  1983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非洲戏剧选》(高长荣选编)收有哈基姆的两部社会剧——《契约》和《苏丹的困境》,分别由江虹和金常政翻译。 《契约》是一部三幕剧,写于1956年,又译为《交易》,这是哈基姆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社会剧,讲述了农民为维护自己权益团结起来,跟地主争夺土地,并 取得了胜利。作家在剧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埃及农村人物形象,有贫苦的农民、可憎的地主,还有大胆泼辣的村姑和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剧情起伏跌宕、引 人入胜,针砭时弊,妙语横生。在开罗上演时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被认为是埃及剧坛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苏丹的困境》写于1960年,三幕剧,写得十分有 趣,甚至有些荒诞。主要讲述了马穆鲁克时代的苏丹(国王),因是未获解放的奴隶,从世俗和宗教法规角度来看,其统治的合法性受到质疑,而解决的办法有两 种,要么用刀斧,苏丹便蒙上残暴之名,会失去民心;要么用法律,公开拍卖苏丹,然后由买的人将苏丹解放为自由人。苏丹决心遵守法律来求取解放。一位妓女以 3万第纳尔拍得苏丹,却提出让苏丹驾临其住处一夜才肯释放他。苏丹力排大臣和法官的阻挠,接受了这带有屈辱性质的条约。法官利用权势,让召唤人在半夜就喊 起了晨祷声,逼迫妓女放了苏丹,苏丹批驳了法官视法律为玩具的做法。苏丹坚守原则和法律的精神感染了妓女,妓女主动提前签下了释奴文书。该剧探讨了暴力和 法治的问题,含义颇深。

  朱凯译的独幕剧《成功之路》(《外国文学》,1985)是国内所译哈基姆的另一部社会剧。主要讲述了副部长助理如何在部长面前百般钻营,搬弄是 非,陷害好人副部长,最后将其取而代之。译本前附有作者简介,译者这样介绍剧作家:“他在戏剧创作方面成就更大,几十年来,共创作了60多个剧本,既有反 映现实生活的,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他的语言优美、内容深刻、题材广泛的大量剧作把阿拉伯现代戏剧提高到世界的水平,成为‘埃及戏剧之父’。陶菲格曾任 埃及作家协会主席。1958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荣誉奖,1977年获‘地中海国家最佳思想家和文学家’称号”。

  《洞中人》(1933年)是陶菲格·哈基姆最重要的一部哲理剧,取材于《古兰经》中《山洞》这一章所述山洞人的所有情节,并加以扩展,写成了四 幕剧《洞中人》,还直接搬用《山洞》章的对话。该剧讲述是几位青年人为躲避多神教的迫害,怀着对一神教的信仰,避居山洞中。他们从沉睡中醒来,互相询问在 洞中的时间,其中一人出洞买吃的,被人发现,才知道他们在洞中已停留了300多年。剧作家极为巧妙地消融了《古兰经》中有关“洞中人”故事的情节结构,在 此基础上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每人都经历了一场人与时间的尖锐斗争,与生活现实相矛盾的许多事实,迫使他们重回洞中死去,以此揭示人与岁月的矛盾。《洞中 人》首次由张景波译成中文,发表在1986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上,后来1986年版的《东方文学作品选》(下)收录了谢秩荣翻译的《洞中人》的片段。 《洞中人》也是我国翻译哈基姆的惟一一部哲理剧。

  埃及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艾哈迈德·邵基(1868-1932)生于贵族家庭,早年留学法国。一度受埃及总督赏识,成为宫廷诗人。因在诗中表露 出对英国殖民者的愤懑情绪而遭流放。他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热情和阿拉伯民族主义情感的诗篇,收录在《邵基诗集》(四卷本)。他的诗独树一帜,享有“诗王” 的美誉。晚年专注于诗剧创作,写有《大阿里贝克》《克娄巴特拉之死》(1929)、《莱拉的痴情人》(1931)、《冈比斯》(1931)、《安泰拉》 (1932)、《霍达太太》6部诗剧,大多反映阿拉伯民族和埃及人民的悲剧,奠定了阿拉伯诗剧的基础。而诗剧《莱拉的痴情人》,则被认为是阿拉伯现代文学 中的最佳诗作,也是埃及诗剧文学的先驱之一。该剧共五幕,描述了公元7世纪中叶的阿拉伯半岛北部,阿密利部落青年盖斯和莱拉相恋,心心相印。盖斯用诗歌倾 诉对莱拉的思慕和爱恋,并向莱拉部族求婚,却遭到断然拒绝。莱拉旋即被嫁给另一部落的人。盖斯深受刺激,从此流亡沙漠荒野,并因悲伤过度而逐渐精神失常, 被人视为“马杰侬”,意为疯狂之人。不久莱拉情伤而死,盖斯也在莱拉坟前泪尽而亡。

  1986年第4期的《国外文学》首次刊发了由李振中翻译的该诗剧的第一幕和第五幕部分,中文题名为《情痴》。这部分中译文还被收入到1986年 版的《东方文学作品选》(下)中。中译文后附有译者写的《艾哈迈德·邵基和他的〈情痴〉》,介绍了绍基的生平、创作情况及该诗剧的内容。特别指出了该部诗 剧的文学地位,“不仅是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中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它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尽管如此,我国学者 几乎没有对该剧做个案分析研究,只有一篇比较波斯诗人尼扎米和埃及作家邵基笔下“盖斯和莱拉”的故事的论文,简要分析了该诗剧采用阿拉伯民间广泛流传的故 事蓝本,既保留了原故事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一面,同时又增加了许多世俗的成分,使“盖斯和莱拉”的爱情成为世俗之爱。邵基剧作的描写逼近、复原了故事的历 史,呈现出现实性、社会性的特点,具有强烈的针砭现实社会的功效。而邵基创作这个剧本的目的是“赞扬阿拉伯人的高尚情操,表彰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和固有的 传统,可以像盖斯和莱拉一样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此激励人民的自爱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力量抵御外敌入侵。

  叙利亚的戏剧文学在我国介绍较少。1996年5月15日,叙利亚剧作家兼文艺理论家萨阿德拉·瓦努斯(1941-1996)在大马士革逝世,给 叙利亚文化艺术界带来了巨大震动。我国学者陈冬云在《纪念当代杰出的阿拉伯剧作家兼文学理论家萨阿德拉·瓦努斯》一文中首次介绍了萨阿德拉的生平、创作历 程和主要成就,简要勾画了剧作家各时期剧作的特点:上世纪60年代萨拉阿德的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现代戏剧特点和强烈的抽象色彩;1967年是萨阿德拉文学 生涯的重要转折点,70年代创作的剧作转为关注社会斗争和民族斗争,研究分析战争失败的社会根源,探究民族自强之路。80年代,萨阿德拉停笔整10年,对 阿拉伯文艺现状进行反思。90年代,萨阿德拉的戏剧创作宗旨又一次变为着重揭露社会腐败,批判道德沦丧。而在艺术手法上,萨阿德拉不拘泥于某一流派,遵循 戏剧艺术服务群众的宗旨,反对传统戏剧的假定性,主张推倒第四堵墙,让观众参与戏剧演出。此外,他还著有戏剧理论著作如《阿拉伯新派戏剧指南》 (1970)和《文艺述评》(1992)。这些观点较早地为国内学界打开了认识瓦努斯戏剧的一扇大门。

  萨阿德拉·瓦努斯著有20多部剧作,如《纪念“六·五”战争的晚会》《大象,时代之王》《国王就是国王》《强奸》《当代一日》《暗示与变化的仪 式》等。许多作品曾获各种大奖。而我国只翻译了他的一部戏剧作品,是写于1970年的《奴仆贾比尔头颅历险记》,中译本由薛庆国译,刊登在2004年第6 期的《世界文学》。译本正文前,附有译者所写剧作家的简介。该剧问世后曾一度被禁,后在叙利亚等许多阿拉伯国家上演,并被译成多种语言,曾在法国、民主德 国演出,1974年还被改编成电影。该剧讲述了宫廷之争中奴仆贾比尔帮助大臣战胜了国王,却不料大臣恩将仇报,反将他害死。“作者巧妙地借助阿拉伯民间常 见的说书形式展开全剧,刻意消除演员与观众间的界限,咖啡馆的茶客们不仅是故事的听众和旁观者,也是全剧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目前国内的阿拉伯戏剧翻译还存在大量空白,如邵基的诗剧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中译本,这既源于用诗体来翻译其诗剧的困难,又与阿语界研究戏剧人才的 匮乏有关。此外,学者的个人选择、学科的发展前景、研究的内在动力、大学的评价机制以及读者(受众)的欣赏趣味等,诸多因素互相纠结、错综复杂,这些都限 制和制约了国人对阿拉伯戏剧的译介和研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