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青年作家应更多关注参与报告文学创作

——鲁迅文学院举办报告文学专题研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8日08:59 来源:陈 涛 王 觅

  6月30日,“责任与担当——当代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追求专题研讨会”在鲁迅文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发起、组织并得到了院方的大力支持。这是一场针对当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写作现状,探讨与剖析当代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呼吁更多的青年作家关注时代、关注民生,参与报告文学写作,共同推动报告文学发展的研讨会。

  在研讨发言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研班学员从多个方面畅谈了自己关于报告文学的认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针对当前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现状,简要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他说,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当今的中国,报告文学这种文体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这也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其次,我们要关注对文本的要求。文学的要求实际上就是艺术的要求,为什么报告文学作品会受到一些攻击、一些非议,就是因为作品虽然新闻性够了,但文学性、艺术性还不够。第三,上百年来,报告文学一直不断地发生变化,面对新阅读、新文体等现代因素的冲击,必须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也关系到报告文学的未来发展。第四,要辩证看待报告文学的批判性和歌颂性。对于报告文学来说,批判性和歌颂性是分不开的。最后,报告文学担当着社会重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报告文学作家承担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特别是青年报告文学作家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参与报告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还不多,希望更多的青年作家参与到报告文学创作中来,努力写出更好、更精致、更伟大、更经典的作品。

  如何看待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是与会者较多谈及的方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从报告文学的思想性方面进行了阐释。他说,现在很多人总是以文学性表达不够来批评报告文学,甚至贬低报告文学。这种看法自有道理,报告文学的确需要文学的感染力。但我们要看到,真正好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不完全是以文学性取胜的,它的思想性尤为珍贵。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如果包含着作者对社会和事件独特的看法、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力量,这种力量远远超过文学性所带来的力度。我们不能忽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但也不能老以文学性去侵占报告文学的思想性。

  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什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鸣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认为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格的独立。作家要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不会受到某些概念的影响。报告文学作家和新闻记者的区别在哪里?新闻记者是要在现场报道,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出去,报告文学作家是要在这些新闻事件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独立思考,最终传递和表达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所以,在所有的社会问题上,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最终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表达与众不同的思考。

  与会其他专家谈到,要打破关于报告文学的陈旧观念。只要是纪实的、文学的,有新闻性的内容和信息,都可归到报告文学范畴。要打破认为报告文学作家是“单面手”认识的成见。在网络和媒体时代,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担当起“时代轻骑兵”的责任,以作家独特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重新打开那些在时效性上属于第二落点的新闻事件,并以其思想性的光芒照亮新闻背后的真相,揭示其启迪人心的意义。报告文学要突出目前的困局,一是要在发表阵地上再做拓展——不仅是纸媒,还要有电子网络;二是报告文学作家自身要在贴近时代和加强文学性、思想性上多下功夫。

  高研班学员谢友义、周鸿、曹景常、王凤英、苏宁、彭文瑾、王永盛、丁晓平、魏建军、纪红建等从各自的创作和研究实践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报告文学创作的认识及困惑。他们认为,报告文学传承与影响意义深远。优秀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以一种“正能量”的光与热去照亮人们,感召与激励人们前行。时代感强是报告文学作品的特点,那些有高度、有深度的报告文学能抵达人们心灵的最深处,通过时代人物和时代事件,打下了特定时代精神的深刻烙印。报告文学是平凡生活精彩瞬间的记录,不是表扬,也不是批评,而是真实地记录。写一个人,需要关注其心灵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是平凡的人,这些平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做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事,却能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还有的学员从各自专业出发对报告文学创作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报告文学作品要想抓住读者,就必须更新观点,改变写作方式,要在极短的篇幅内将传递的信息量做到最大化;同时在写作手法上也可以向网络小说学习。来自部队的学员谈到,有价值的热点聚焦和重大事件的开放幅度,均使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具有身份上的优越性。这些先天优势如果有深入细致的采访、深入思索的潜水作业和浓郁的个人情感的加盟,就会诞生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

  也有人谈到了报告文学在当下面对的困境,他们意识到,当前很多青年作家,对这报告文学一文体有不正确、甚至是片面的认识,认为报告文学作品走向经典文学作品的路径比其他文体狭窄。作为一种时代性极强的问题,如何在作品中对时代精神进行多方面、多样性的叙事探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究竟该如何促进报告文学的繁荣发展?学员们提出,一是要实现报告文学责任与使命的完全回归。二是重新确立报告文学的批判属性。三是进行文本规范的自觉。与会者还谈到了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备的品质与素质。

  报告文学作家应该具有独特的“气”和“度”,作家的肩膀要有硬度,作家的思想要有深度,作家的眼光要有锐度,作家的胸怀要有宽度,作家的手脚要有速度,作家的心灵要有强度。因此,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要培养责任心。责任产生力量,怎样才能逐渐培养这样的力量呢?作家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老“宅”在一个地方。世界那么宽阔,从事报告文学的题材写作优势那么独特,这些都可以由作家选择。

  “接地气”是报告文学的一大特点,作家因此必须坚持用“脚步”写作,这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高度自觉参与的表现,更是勇气与毅力、道义与良知、责任与担当的充分表达。这是作家全身心的投入,是对内在激情的唤起,更是精神的行走。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成曾樾主持研讨会。他说,报告文学因其与现实生活的密切性,因其真诚性与批判性,在诸多文学样式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在拉近文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方面,在为时代鼓与呼、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方面具有强大的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用手中的笔去反映时代的进程与人民的意愿,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此外,报告文学还应该给读者以文学的享受、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报告文学发展到今天,呈现出新的面貌与状况,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学处境中,报告文学的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报告文学作家尤其是青年报告文学作家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这些问题都亟待梳理和探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