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苏宁:关于报告文学和青年写作的关系的三个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2日10:03 来源:中国作家网 苏 宁
青年作家苏宁发言青年作家苏宁发言

  一、什么人在阅读报告文学和青年作家本身对报告文学的认识

  仅就我个人看到的部分情况和一些了解来看,很多阅读者,很多青年作家本身,对这一文体有不正确、甚至是不公允的认识。在书店,报告文学作品不易见到,即便见到,也是在角落。仿佛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的命运,只有写的人和被写到的人在关注。甚或在部分青年作家那里,对报告文学的认识也是不客观的、片面的,认为只是宣传软文、“广告”,不是文学作品,认为报告文学作品走向经典文学作品的路径比之其他文体是狭窄的。在和部分一流作家的交流中,我发现,在他们宽泛的阅读视线内,对当代一些报告文学作品却少涉及,至于写,也充满谨慎或曰“不屑”,认为写了它,会沾染“商业味”,破坏文学的纯洁。报告文学的声名远跟不上它自身的使命和担负的高度。

  为什么出现这个状况?我想,和很多报告文学作品本身对“可读性”的要求降低有关:越来越多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即看不到显示文字之美的文学性,又看不到能服众的对客观事实的忠诚纪录。也就是说,从很多报告文学作品中,看不到写作态度的严谨和结构事件的才情。或能坦荡如《日本帝国的衰亡》前言中所写:书中对话没有虚构,这些对话出自许许多多的谈话记录、档案材料、速记记录和当事人回忆。另外,很多报告文学的题材,也确实使人致疑它所站的立场:它是否有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在作品中深刻剖析了人性和社会变迁,展示时代的人民生活,个体自我心灵深处对自我行为和社会道德的坚守。用纯净之笔去书写和介入时代生活。

  报告文学既是重要文学体裁之一,为什么现在很多省级以上刊物鲜有它的位置?我们有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也不缺乏优秀作品。那么,是否是优秀作品还不够多,和部分报告文学作家并没有真正写出有力量、有品位的作品有关?和整个社会对报告文学的地位认识不够,对报告文学作家的成长失之关注和培育有关?国家、时代、民族和历史在发展、建设和变革中都须要报告文学的在场,作为青年作家,能否对此有一个正确认识和担当?

  二、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对报告文学的重视是否对称于其文体本身特征

  这可能会涉及是否所有被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件的发生所有文体都必须第一时间到场的问题。我认为每一文学体裁都有着自身的局限和优势。虽然,生活中呈现之一切都可作为写作对象。但是对社会生活和涉及国家民族命运等很多重大事件,我以为兼有散文的文学性和新闻的纪实性的报告文学是最适合到场的。诗歌和小说也可以到场,但就像男人、女人各有担负一样,这些文体是不必第一时间到场的。它们对现实的关照远无报告文学有力量。而现实情况却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对报告文学的重视远远不够,不对称于它的文体特点和它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承担。这一点,青年作家对此的认识须要提高。

  三、国家、时代、民族和历史在发展中呼唤更多青年作家重视、了解报告文学

  就报告文学目前在文体中所处位置看,虽然我们知道,已有很多优秀的、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但是仅就我在基层现实看到的情况却是:很多作家写小说,也写不疼不痒的散文,写诗歌,但却很少用更大力量触及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的结构技术难度更大?还是报告文学就一直被晾在文学大门之外?诚然,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可能要面临着用大块时间做访问,做调查——但是,作为作家,责任、使命和良知中的一部分就是要求我们:要与时代同心,同国家、人民同命。而对青年作家而言,要有义不容辞的担当和清醒的责任感。

  没有一种文体可以像报告文学那样,更能直击时代变迁、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唤起民众用理性和良知面对社会问题,面对国计民生。报告文学,在当下的中国,在数亿人民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共同参予国家发展和建设,共同完成中国梦、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更能做为精神力量温暖安抚人心。对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它也是更容易实现自己独立的文学品格和社会价值的文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