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谢友义:重新审视报告文学的真正意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7月02日10: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谢友义
青年作家谢友义发言青年作家谢友义发言

  当前,许多人对报告文学存在误解,认为这是政府、单位、企业与个人的宣传,更多的是遵命文章、应景之作,甚至是吹捧之作,缺少文学性和艺术性。这种认识是肤浅而片面的,必须重新审视报告文学的真正意义,需要从报告文学的责任与担当、真实性、传承与影响等方面来对报告文学进行全面的剖析。

  重新审视报告文学的真正意义非常重要,报告文学是有是责任与担当的。好的作品总是能够传递温暖,振奋人心,并给人昂扬向前的激励作用。如2013年首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中的首奖陈庆港创作的《十四家:中国农民生存报告2000——2010》,就是一部反映中国西部农民最生活、最鲜活、最客观的扛鼎之作。这是作者深入荒芜,翻山越岭,几经艰辛,历时十年写出十四家农民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变化,向读者真实地呈现农民底层生活的诉说。它不仅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也无一不阐述着报告文学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责任与担当是报告文学作家最基本且要具备的素质,也是报告文学作家需坚守的底线,这是很自觉的。

  报告文学有述写时代的真实意义。近十年来,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就如“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等这些大事件,自己也参加与亚运餐饮工作,作为此盛事的见证者,也就多了一份观察,总是有一种用报告文学来书写的冲动,亚运大赛结束后,广州市政委、市政府就立马组织报告文学作家创写《运动员村的故事》,我作为该书撰稿人之一也就顺利的完稿了。

  在大事、盛事面前,报告文学从不缺席。报告文学作家都是靠前创写,走在第一线,深入生活,进行创作。这些鲜为人知的无论是大事、盛事还是平凡的瞬间,都是最生活的,也是人们最想知道的,我们深入生活、深入基层,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通过创作,呈献给读者一个全新真实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事件记录。

  报告文学传承与影响意义深远。我对报告文学是心存敬畏的。《哥德巴赫猜想》引领人们走近数学王国;《部长与国家》以挥洒自如的文笔再现了“独臂将军”余秋里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极度艰苦的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传奇故事;《木棉花开》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改革开放攻坚人物任仲夷的那段历史的真实再现和记忆。这些作品书写的感动,表现的感染力,以一种正能量的光与热去照亮人们,感召与激励人们前行。报告文学作品的时代感特别强,有引领时尚的作用,这些有高度、有深度的报告文学更能震憾人们的心灵最深处。

  目前,基层报告文学的创作队伍稍显薄弱,需加大对报告文学创作队伍的扶持力度。相对来说,报告文学的创作人员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并对政治具备一定敏感度,具备这些素质的报告文学创作人员奇缺,其现状不容乐观,确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作为鲁院高研班学员中的报告文学作家,我真诚的希望通过这次专题的报告文学研讨,让报告文学发声,呼吁更多的作家关注报告文学,让我们重新审视报告文学的真正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