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溧水晶桥镇农民作家曹华,创作修订的120万字长篇小说《神都梦》三部曲,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公开出版。这部宏大的作品由《风波》《风雷》等部分组成,真实反映了解放以来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图景,通过农民的儿子朝春的青春历程折射了共和国动荡年月的理想追求、爱情幻灭、奋斗艰难、未来负重,为此后的改革如何从思想上、情感上、社会结构上、经济分配上进行反思、重塑,做了艺术表现的铺垫。作家曹华说:“我还有2部未完成,不知精力是否允许我去继续笔耕,但我有话要说,只要精力允许,一定努力去写。”曹华的100多万字文学巨著以编年史的形式,再现了那段时期“三教九流”在社会中的表现和心情,其文笔和构思不亚于写出《金光大道》的浩然,形似中国当代的“巴尔扎克”。《青春》杂志执行主编王维平曾高度评价他的创作过程“曹华的精神追求值得敬佩。”
早在2008年,曹华腹思十年谋一剑,原创“风云三部曲”《九曲十八弯》第一部出版,此为《神都梦》前身一部分。中央电视台、省市县电视台、《南京日报》《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都市生活报》《金陵瞭望》等报刊纷纷报道,南京市委宣传部列为“农村作家”宣传计划。江苏省农民读书节邀请曹华上台发言。曹华是南京溧水土生土长的作家,经历过大跃进后大饥荒、文革造反运动的磨砺,当过中学红卫兵司令,由于同学书写宣传大字报“笔误”,他主动承担了责任,被公安局追捕,逃到南京,受到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的接见,免于“内定死刑”。后来社会转换,他被迫离开企业,做田种果园,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传统贤惠的妻子女教师不离不弃,为了婚姻的完整放弃了政治前程。曹华现在恢复了退休待遇,儿孙满堂,生活安宁。然而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对历史的负责,他一直想写一部鸿篇巨著记录中国大地发生过的风雷,引导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能够从过去的事变中寻找源流、反思得失,尤其是中国农村、农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历史定位。他坚定地说:“一个忘记过去的民族不是一个坚强的民族。”
2008年以来,曹华置身于山丘包围、林木茂密的窑塘冲,在他的书房里思考写作,常常为陷入过去的事件和感情的纠结而落泪。妻子张老师尽管不赞成他这样写书,消耗精力,又得不到实惠,但是仍然以实际行动照料他的生活,一度用自己挣来的工资养活这个“巴尔扎克”和自己的儿女,使他有了安心创作的环境。在修订第一本、向后两本创作进军的时候,他将电子稿给南京江宁的作家半岛,半岛连发三信谈了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
日前,南京一批作家、企业家、副处级领导专程前往溧水晶桥窑塘冲,端午前看望曹华,并就他的《神都梦》初步研讨。有关方面对这部宏大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论证。 【吴婷婷 孙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