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他们比想象的更有力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6月07日09:1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文学界关注“70后”作家的创作新变 ——

  “他们比想象的更有力量”

  今天,当人们谈起“70后”作家时可能会露出迷茫的表情——他们是谁,写了什么,写得如何……可要是说起“50后”、“60后”和“80后”作 家,便不会有如此多的空白。很长时间以来,“70后”作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前后几代人遮蔽,尽管他们始终在以文学的方式存在并思考着,从个体出发探寻人 与世界的关系。

  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70后”作家首次引起批评界关注至今,这一阵营已经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作家,卫慧、周洁茹、棉棉、朱文颖、金仁 顺、戴来、魏微、安妮宝贝、阿乙、曹寇、路内、梁鸿、徐则臣、盛可以、鲁敏、乔叶、冯唐、李师江、计文君、付秀莹、慕容雪村、李修文、张楚、李浩、东 君……这个创作群体内部蕴涵极为丰富和复杂,他们遭遇了时代生活和文学内部的巨变,因而创作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作为承上启下的“中间代”,他们正逐渐 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为日后成为真正的“中坚代”而积蓄力量。

  为了梳理青年作家的创作态势和创作成果,总结青年作家尤其是“70后”作家的艺术特色和风格,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寻求对策,6月5日,青年创 作系列研讨·“70后”作家的新变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会议并讲话。30多位在京评论家及专家学者与会研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 主任梁鸿鹰主持会议。研讨会由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共同主办。

  怎么就成了“边缘人”

  许多人喜欢用如下说法来界定“70后”作家——边缘人、“零余者”、离散的一代……这基本概括了他们如今的状态,用胡平的话说,有点上下够不 着、文学市场两边不讨好的意思。往前,他们没有赶上纯文学的兴盛,“50后”、“60后”便在那时脱颖而出;往后,他们又没被市场经济下崛起的通俗文学所 看重,而这已经是“80后”名声大噪的时代了。这逼迫他们进行着“马拉松式”的写作,无法寄希望于机遇的突然到来,而必须通过具有大气象的作品来突围。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个属于“70后”的故事,张颐武认为,影片中的男生张开便是对眼下“70后”作家最恰当的概括。“张开坐在坟 地边怅然若失,这一代作家也是如此,他们是坐在坟地边上写他们的自传。”工业化、城市化让他们无所适从,因此笔下的人物多是晃来晃去的多余人,与郁达夫笔 下的零余者有相似之处。作为在纯文学濡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试图用现代主义去驯服资本入侵带来的一切,解决无法确立自身位置的焦虑。尽管创作实绩摆在 那里,但从整个文化视野来看,还没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文化价值。

  “漂泊在外,无家可归”是陈晓明对“70后”作家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与历史和文学离散的一代人。与前辈相比,他们失去了反抗的对象和资源;与 后来者相较,他们又与消费社会隔着一层。与其说是他们逃离了中心,倒不如说这是被放逐的一代。每个人难以归类,是不能够被归纳以及拒绝被归纳的一代。“漂 泊在外,无家可归”是他们写作的特点,也体现了其写作的意义。

  “70后”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常态化的社会中,并未经历过那些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事件,同时他们又从上世纪90年代多元开放的氛围中获 取了思想给养。梁鸿谈到,这一代人在当时缺乏对历史的自觉,所以经历了从历史的“不及物”到“及物”的过程,“在关注历史时开始意识到历史是多元化的,不 仅是大事件构成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的历史、小事件的历史。我们有时可能缺乏自信和胆识,因为大量阅读经典让我们更加不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水准”。

  “70后”作家变在何处

  不管主动还是被动,“70后”作家都呈现出了低调的特点,他们在夹缝中寻求生机,在压力中默默进取,在坚持写作中站稳脚跟,并逐渐显现出特点。而从上世纪90年代被命名至今,这一代人的创作本身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前的作家解决的都是怎么才能吃饱的问题,这代人开始关注吃饱了以后怎么办”,李洱认为,这是以往中国哲学和文学中从未处理过的经验。这与郭艳提出的“在衣食无忧之后如何面对物质主义生存”的话题不谋而合,“从传统到现代的现代性是这一代作家所关注的”。

  施战军提出,“70后”作家的最大特点是带着体恤和理解看待人并思考“人何以如此”。在此之前,“50后”善于追问“我是谁”,“60后”则关 注“我怎么了”, “70后”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写作方向。他们把关注点聚焦到个体生命上,不针对所谓的社会历史风云,而转向文学本该关注的个体生命的遭遇,这正是经典性写作 的特征。

  写个体遭际并不意味着只停留在生活的小切口处,对此,李云雷谈到,“70后”从关注生命的疼痛感扩展到了更广阔的中国经验、公共话题,并对其进行有生命感的描述。创作越来越具有历史感,他们以虚幻、有意思的方式处理并非亲身经历过的历史,表达这代人对历史的理解。

  写自己曾是这代作家熟悉的路子,然而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此。岳雯发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变化,一是以自我为桥梁观照他人,比 如在《拆楼记》《胡文青传》里,对他人的理解就变得无比重要;而更勇敢的一步,是他们以正面强攻的方式直接进入历史,探询社会之所以如此的成因。或许,这 代作家最终将告别“经验个人”,走向一个更宏阔更繁复的世界。

  从写作走向创作,或许是“70后”成熟的标志。杨庆祥谈到,这代作家正从自我抒发走向对文学史书写的延续和重写,向更本源性的问题提问思考。比 如《六人晚餐》试图追问大时代格局下人的孤独与隔膜,阿乙的短篇对人性的复杂进行探究。与这些内容题材相联系,小说也必然在体裁、形式上出现新的探索。

  深受现代主义影响并继承了先锋文学遗产的“70后”,其审美和艺术风格与前辈也有不同。白烨以平民视角、冷峻叙事、游戏因素来概括。平民视角随 处可见,求学者、小文人、都市白领、无业游民等大量进入作品。冷峻叙事源于作家清醒与怀疑融合的态度,他们不盲目歌颂、不抽象畅想。因为更看重“意思”而 非“意义”,把游戏性因素带入了文学写作,从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张柠认为,“70后”作家的出道带有半商业半文学色彩,李师江、盛可以、徐则臣都是如此。《北妹》等在写生活时带有一股狠劲,而李师江对物体有 着独特体验和描摹,显示出高超的叙事能力,《跑步穿过中关村》写“北漂”生活呈现出了这代人的精神变异。他们不是时代的参与者,而是观察者和思考者。

  他们是未来的中坚力量

  无论从年龄还是作品来看,此时此刻的“70后”作家都处在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创作阶段。他们接续了正统的文学传统,汲取了中外文学经典的营养,经 历过文学期刊的淘洗和训练,经受了市场大潮的洗礼,对历史和自我都持有审视的态度,目前仍坚定地朝着选择的方向前行。毋庸置疑,他们将是当代文坛未来的中 坚力量。

  “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力量”,李敬泽对“70后”作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认为,这一代作家的创作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他们有力构成了 当代文学的中间地带。因此,他们的境遇以及在中国文学创作版图中的格局和出路,应该引起评论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眼下,这样一批作家正逐步显示出真正的力 量,他们以创作实绩提醒着所有人,其最好的作品正在创作中。对这个群体进行整体考察和估量,对启发他们的创作并由此带动更多青年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孟繁华认为,这么多年之后,“70后”作家具有了不可忽略的文学地位。他以几位作家为例论及其创作成果。他说,魏微的中短篇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 和艺术的疏异性;李师江的小说纠正了现代小说建立的“大叙事”的传统,个人生活、文人趣味等被重新镶嵌于小说之中;鲁敏既写过去也写现在,她关于“东坝” 的叙述已经成为小说的重要部分;东君写与当下似乎没有多大关系的故事,但就在看似不经意的故事中,表达了他对世俗世界无边欲望的批判;计文君的小说则典 雅、端庄,既有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也融合了西方20世纪以来小说的技法和元素。

  “他们中毫无疑问是会出现大作家和大作品的”,吴义勤也看好“70后”的创作。他说,批评界还没有对他们给予足够的重视,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命 名为了解、认识他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会遮蔽个体的特色,所以还是应该更重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这一代人告别了极端化写作,从而使得文学呈现出 更多可能性,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写出让读者铭记的优秀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