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各地文讯 >> 正文

谁在造"垃圾书"? 评论家:一些出版机构是生产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8日10:12 来源:上海青年报

  最近一项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现在一年新书出版已达到37万种,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2012年国民图书阅读率却为54.9%,虽比2011年略有上升,但比1999年还下降了5.5%。一方面图书大量出版,一方面国民阅读率停滞不前。这两组数据最近引发热议。

  “第一出版大国”有点尴尬

  本报记者近年在参加一些全国图书展会时明显感到,新书的数量大幅增加。比如上月举行的全国书博会上,新书总数就多达10万种,而这可能是一些国 家全年新书的总和。就数量而言,中国正在显示一个“出版大国”的绝对气势。据统计,去年全国新书出版高达37万种,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但与此同时,最近公布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图书的存销比已经从1.23:1,提高到现在的1.77:1。也就是说每卖一本书,就要有1.77本书卖不出去。这也就意味着,每年37万种新书,绝大多数是卖不出去而成为库存书,最终难逃被化为纸浆的厄运。

  而与之相关的是,虽然每年出了很多书,但由于其中有不少成了库存书,没有最终到达读者手中,所以国民阅读率始终停滞不前。第十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8到70周岁国民阅读率为54%,平均每人每年阅读量为4.39本,而如果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1本书都不到。

  记者注意到,在被问及不读书的原因时,获选率最高的选项是“工作忙,没时间”(42.8%),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将不读书归因于“不知道读什么”“找不到感兴趣的书”。面对37万种新书,竟然找不到兴趣点,不由让人觉得必有蹊跷。

  谁在制造“垃圾书”?

  在媒体行业工作的读者邬进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他大概精读了15本书,但除了2本是新购的之外,其余均来自于他多年的藏书。“不是我不想读新 书,实在是没有什么新书可以读。现在书店里卖的不是‘职场宫斗’,就是‘人脉营造’,要么就是‘10天成为富翁’。实在没太多有品位的书。”

  出版人李德明为本报分析,如此众多的滞销书中,除了一部分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书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垃圾书”。而这些“垃圾书”中,有一些是由于出版社编辑水平有限而制造出来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出版社“刻意”制造的。

  本报记者最近就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一本诗集,作者是一个企业老总,在全国游玩多地后诗兴大发,写了几十篇小诗。诗是口水诗,但竟然包装成厚厚的一大本诗集,还是精装。出版社编辑对记者坦言,这次他们是“收钱出书”。

  据记者的观察,现在是只要内容没有敏感问题,只要有钱,买个书号就能出书。这也成为一些出版社的重要财源,有的出版社甚至以卖书号而成名。大量垃圾书就这样被人为制造出来。而在37万种新书中,此类书的比例应该不小。

  文学评论家白烨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如今,国民阅读不仅数量少,质量也很低。大量出现的‘垃圾书’正是这一现象的脚注。一些出版机构既是‘垃圾’作品的生产者,又是低俗文化的参与者。”记者 郦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