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叶延滨:搭建平台让更多乡土诗人突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5月03日09:46 来源: 每日甘肃网

  商报讯 (记者马霞 实习生王鹏威) 四月的春风唤醒了陇东热土上黄灿灿的油菜花,山峁一片郁郁葱葱,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原《诗刊》主编叶延滨应邀来到庆阳参加“中国梦,黄土情”著名作家看庆阳暨高凯诗歌创作30周年作品研讨会活动。

  作为中国当代诗人、著名散文家与批评家,他的个人专辑至今出版了40余部,自1980年以来,他的作品被收入了国内外15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中学课本;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意文字。先后获得十月文学奖、四川文学奖、北京文学奖、郭沫若文学奖等40余种全国及省以上的文学艺术奖。

  活动间隙,叶延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甘肃的诗歌创作群体很丰富,应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甘肃的乡土诗人。

  甘肃诗歌创作不只是一种色彩

  记者:您眼中的陇东热土是怎样的?

  叶:我已经是第三次来甘肃了,之前去过兰州也到过庆阳,在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陕西距离甘肃最近的富县总后军马场当牧工,对甘肃这片热土的文化自然环境还是很熟悉的。此次到庆阳,我总结了四句话: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传统深厚,贡献巨大。这里的周祖文化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长久以来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在古代,黄土高原实际上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

  记者:此番您来参加我省著名诗人高凯诗歌创作30周年作品研讨会,如何评价高凯的诗歌及作品?

  叶:高凯有明确的故乡背景,他的身上有几个别的诗人无法取代的特色。第一就是高凯在诗歌创作30年来,不断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家乡”。高凯从出道一直到现在有了一定的成就,三十多年来虽然不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但却始终坚持对陇东热土的描绘。另外,高凯的诗歌创作始终保持着对父老乡亲深切的关心,是一种真实的对家乡人民的感情与内心写照。在现今的中国诗坛,有各种各样的写作手法,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衡量诗歌写作好坏的尺度和办法。但对于高凯几十年的诗歌创作来说,衡量他的诗歌的唯一尺度就是他是在用心写作,是他真实内心的写照,没有任何一篇功利性的写作。

  记者:在我们甘肃有一批如高凯一样执著坚守的诗人,您如何评价他们的坚持,又如何评价甘肃诗歌的现状?

  叶:去年我曾经为“甘肃诗歌八骏”写过评价文章,作为甘肃文学院的名誉院长,和甘肃诗歌界一直很有渊源并且熟悉,甘肃这批中年的诗人,创作实力很雄厚,高凯是他们中间的代表,甘肃的诗歌创作群体很丰富,不只是一种色彩,比如说女性诗歌代表娜夜,作为先锋诗人、前卫小说家的叶舟,在他们的圈子里有他们的影响,众多诗人的创作都有各自的意义和地位。

  应让更多人认识甘肃乡土诗人

  记者:时下甘肃文学界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小说八骏,诗歌八骏,儿童文学八骏,您认为在文学创作中,该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这条道路该如何走下去?

  叶:打造自己的品牌,“甘肃小说八骏”“甘肃诗歌八骏”“甘肃儿童文学八骏”这样做很有意义,从新世纪以来,甘肃文学界在全国文学界中作了很多贡献,就诗歌来说,目前诗歌创作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思潮影响,在现代派流行的时候,在追求现代化中,先锋诗人更加受到认可和追捧。就如咱们的诗歌八骏来说,可能有的诗人具有先锋性色彩,有前卫意识,就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像叶舟和娜夜在全国就比较受认可,但是相对的甘肃众多乡土诗人,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很有自己个性特色,但是他们在某一时期容易受到遮蔽。

  甘肃这些诗人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追求审美情趣都很高,他们被遮蔽是因为乡土文化,在今天被强大的时尚文化、商业文化冲击到边缘了。扶持这样的文化需要大力宣传,甘肃应该借助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甘肃的乡土诗人,对于传承继承民族文明传统有更现实的作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