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文学之魂生生不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9日09:06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进程犹如一部激荡的长诗,在历史的风云际会间记录时代命运,映照世道人心。从上世纪之初的文学革命到迈入21世纪的新文 学,无数作家、批评家、理论家、翻译家及关心文学事业的人们为之贡献智慧与力量,铸就了中国文学的精神品格。文学之魂不仅留存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还以 另一种方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初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展厅,一间陈列室布置得颇似上世纪30年代的课堂:黑板、讲桌、木质长凳、鲜红的旗帜、泛黄的书 页……一个孩子站在讲台上,正应父亲的要求给这个“大学生”讲他所知道的中国作家,“我知道鲁迅,他写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认真听着、不时 提醒两句,当然少不了用摄像机及时拍摄,“我常常带孩子逛博物馆,但参观文学博物馆还是第一次。我想让他了解更多课文背后的故事,增加一些对文学的感性认 识,不求能记住多少东西,只要能模糊记得这种氛围就足够了。”

  这样的观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随处可见,他们推开雕刻有巴金手模的大门,浏览各类书籍、手稿、书信、日记、录像、照片、文物等资料,走进作家文库 和作家书房与大师对话,在布满整面墙的彩色玻璃镶嵌壁画和油画中遇见阿Q、陈白露、吴荪甫、莎菲女士、郭素娥、小二黑等人物形象,在触摸屏上滑动手指翻阅 文学期刊。如今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在把文学的种子传播到更辽远的地方,就像巴金先生所期待的那样——“我们的新文学是散播火种的文学,我从它得到温暖,也 把火传给别人。”

  中国当代文学的脉络

  清晰、严谨、鲜活地呈现于此

  中国现代文学馆自1985年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处的指导支持下不断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迄今为止世界 上规模最大的一座文学博物馆。目前,文学馆共有藏品70余万件,对作家整批捐赠的文学资料,建立了百余座以作家名字命名的作家文库,为现当代文学留存了丰 富而宝贵的记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如今已是文学馆最负盛名的常设展览之一,展览占地千余平方米,分为“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五四文学革命”、“左翼 和进步文学的崛起”、“战火洗礼中的文学”、“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发展”、“迈入21世纪的文学”七大主题展区。展览以700多位 中国现当代作家为主线,通过4000多张图片,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示了百年中国文学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再现了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创作实绩 和背后的故事,呈现和还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走进展厅,文学大师们的肖像在高清屏幕上渐次浮现,左转进入展览的第一部分,一座立体人像出现在眼前,标志着新的文学时代的开启——“人的觉 醒”由此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主题。北大红楼、鲁迅的“老虎尾巴”工作室兼卧室、郭沫若和茅盾的书房、“左联”会议室等场景的复现使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生动可 感。环绕屏幕上正在播放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类似的作家电视访谈、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穿插播放,使静态的展览具有了动态的艺术效果。如果想了解更多内 容,观众还可以借助语音导览系统查询作家轶事、文学知识。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一座名为《向往》的汉白玉少女塑像体现了人们对文学的殷切期望,许 多初版本、签名本书籍陈列在展柜里。除了名家名作之外,新生代作家、网络作家和青春文学作家的出现,更是赋予了展览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脉 络就这样清晰、严谨、鲜活地呈现于此。2012年,瑞典文化委员会总干事肯内特·约翰松在参观该展览时感慨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偶然,他的小说 是在这样悠久的文学传统中诞生的,他背后的文学土壤竟是如此的宽厚和肥沃。”

  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展”是在原有的“二十世纪文学大师风采展”的基础上经过长达3年的调整、修改、充实、 完善,才具有了眼下的规模。展览展出的史料都是作家捐赠的第一手资料,其中近600件珍贵手稿、版本、作家处女作初版本及实物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展览 以文学在历史中的作用和文学与时代的发展历程作为主线,将百年间的文学事件、社团流派、作家作品像珍珠一样贯穿其中。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展览采 用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复原了一些历史场景和建筑,增强了展览的艺术性与历史感。同时展出的“作家文库展”和“台港澳及海外华人作家捐赠展”等也同样史 料翔实,制作精美,值得一看。

  文学不仅是一本书、

  一个作家,也是生活,是历史

  去年4月,香港作家梁凤仪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谈及当时的心境,她说,作为一个香港作家能站在这里觉得激动、自豪,因为在她 看来,“这里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这样的感叹总是能从作家、批评家、翻译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那里听到,对他们来说,这座文学的殿堂具有某种纯粹而神圣的 象征意味。

  正因如此,近30年来许多作家及其亲属向文学馆捐赠了大量手稿、藏书、书画、雕塑等文物资料,文学馆为此专门设立了作家文库、作家书房。作家文 库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书房”,几十个书柜覆盖了四面墙壁,藏书近10万册,巴金、冰心、唐弢、张天翼、周扬、俞平伯、丁玲、夏衍、阿英、萧军、姚雪 垠、萧乾、张光年、刘白羽等的藏书都在其中。被环绕在中央的10个作家书房另有一番心思,郭沫若、茅盾、老舍、冰心、胡风、丁玲、臧克家、萧军、陈白尘、 艾青的书房似乎还留着作家们的气息:走过郭沫若的书桌,打量老舍书房的画作,丁玲用过的披肩搭在椅背上,小读者写给冰心的信挤满了一玻璃柜。在这里,观众 深深地体会到,文学不仅是一本书、一个作家,也是生活,是历史。

  与其说文学馆是北京的地标,

  倒不如它说是社会的精神坐标

  对作家们来说,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意味着他们以实证的方式融入了中国文学的脉络,在这座文学的殿堂里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大家 的慷慨无私使现代文学馆拥有了丰富的馆藏,而这些珍贵的藏品又以最直接、质朴的方式回馈给社会大众。上世纪80年代,曾有西班牙收藏家出资100多万人民 币打算购买梁斌的《红旗谱》手稿,但作家断然拒绝并将其捐赠给了文学馆。1992年,唐弢家人将其全部藏书捐赠给文学馆,巴金先生曾说有了唐弢的藏书,文 学馆就有了半壁江山。2006年,柏杨的夫人把作家近12000件藏品捐赠出来,其中还有柏杨入狱时的囚服。老舍先生的四位子女将老舍、胡絜青夫妇珍藏的 齐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的12幅画作捐赠文学馆,其中《蛙声十里出山泉》《桐荫图》等都是堪称国宝级的珍品。这些年来,严歌苓、张翎等海外华人作家都曾多次 专程赶来赠书赠物,情景令人动容。

  在现代文学馆A座,有一棵三层楼高的“文学之树”。它的根系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蔓延,树干上满是当代作家的头像,而其枝叶则由产生过重要影响 的文学期刊构成。吴义勤说,“这棵树的存在说明了中国文学的源远流长,预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他继续谈到,与其说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北 京这个城市的地标,倒不如它说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坐标。“它彰显了文学与时代同行的进程,见证了文学与社会历史变革、思想进步的关系。文学大师们的精神品格 滋养着一代代后人,文学以其强大而独特的气场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培育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李晓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