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国梦”激励新领导集体起航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8日08:50 来源:新华国际

     新领导体制正顺畅运行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5日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标志着他全面接过党政军大权,中国正式进入一个新时代。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习近平能以高票当选国家主席,表明中国主流社会十分认可习近平去年11月接任中共总书记后的一系列表现,并对他今后继续 推进改革开放、民主法治以及遏制腐败抱以期待。整体上看,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上台几个月来,已成功向外界展示出亲民、务实、有为的形象,显 示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美联社北京3月15日电】中国全国人大15日正式任命李克强为国务院总理,十年一度的领导层过渡有条不紊地完成了。   

    【香港《明报》3月15日文章】题:新体制更凸显集体领导

    习近平总揽全局,李克强总理政务;既坚持中共领导,又实行党政分开,两人分工科学、相辅相成,中共执政会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在今年全国两会这一重要政治平台上,李克强与其他常委在各场合的讲话,均体现出与习近平的高度共识和对习权威的维护,特别是在坚持改革、注重民生方面,不仅有政治表态,而且在各自分管领域多已先后推出实质改革措施。

    各种迹象显示,十八大成形的这一领导体制正顺畅有效地运行。

     为实现“中国梦”精心布局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5日文章】从去年11月接棒中共总书记到昨天接掌国家主席的这段时间里,习近平保持了他一贯平易自然的风格,但每一次讲话,下的每一招棋,也显露出经过反复推敲、小处入手以谋划长远的细致用心。 

    将反腐列为工作重点,不仅是因为意识到严重的官场腐败现象对中共统治合法性的威胁,也与习近平坚持党要保持“纯洁性”有关。

    习近平对共产党的传统理想与维护中共执政地位十分执著。不过,他接棒总书记后的首次离京出巡,却选择重走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之路,可见他推进改革的志向十分清晰。

    习近平将经济转型与社会改革、城镇化的任务更多地交给李克强,本人则主管大政方针,再以个人的操守风范,为中国官场加注新意与“正能量”。

    自信、强势而平和,估计将是习近平的领导风格。至于他的施政方法,他在2000年的一次采访中曾透露过“天机”,即他相信要“小火烧温水、长烧不断火”,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办事,多做扎实打基础的工作。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3月15日报道】   

    专家预计,习近平短期内会致力于内政,以巩固权力基础。对外,则可能制定更强硬的策略。其实,习近平针对之前持续数月的钓鱼岛纷争就曾毫不客气地指责日本,表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坚决姿态。

    习近平在当选党总书记至就任主席的四个月期间,数次作为最高掌权者展现出自己的风格。他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 国梦。他在强调严厉惩治腐败时说,“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他还鼓励军队要“能打胜仗”,针对政治改革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和“依 法治国”。

     从容自信面对未来挑战

    【西班牙《先锋报》网站3月14日文章】习近平的第一大挑战就是找到一条能让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节奏并实现经济转型的道路,经济发展是中 国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这个双重挑战意味着,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并使内需代替出口和廉价劳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 柱。

    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将缩小贫富阶层之间现存的巨大差距。同时,提高贫困阶层的生活水平意味着要改善大多数人的福利,并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社会动荡的危险。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习近平将继续展开反对腐败、反对官僚主义和反对滥用权力的斗争。   

    眼下中国的外交发展也处于艰难阶段。北京与邻国关系持续紧张。中国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都存在岛屿争端,这些争端也或多或少地损害了中美关系。此外,朝鲜半岛的局势也日趋紧张。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3月14日报道】中国正式完成向第五代领导人移交权力,人们期待习近平能够把中国变为超级大国。

    专家的看法相当一致,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权力保持了延续性,但是改革的力度将更大。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东方研究所所长马斯洛夫说:“当前中 国有完全不同的任务,与十年前相比,社会现实也完全不同,因此习近平不得不解决十年前的中国不存在或并不明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改革的新阶段即将开 始。”

    (未经《参考消息》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