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余秋雨:传统文化艺术不必人人共享 学会珍惜就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04日09:50 来源:大众日报

  余秋雨新近出版的《何谓文化》入选《出版人》杂志和凤凰网联合评选的“2012年度好书”。《中国文脉》已进入全国多家媒体统计的“2012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目前社会上的阅读潮流偏向于轻松、嬉谑、怪异、刺激,而这两部具有思辨高度的著作,在网上的关注度一直都很高。连作者本人也未料到会招引来那么多年轻的眼睛。特别是《中国文脉》,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之处?表达了什么文化观点?且看作者自己的回答。

  问:《中国文脉》非常冒险,竟然把三千年的文学进行了等级梳理。多数论断都很严格,与学术界的“共识”很不相同,但细细想来却合情合理。经你这么一理,中国文学的第一等级显得那么稀有,又那么珍贵。这对于年轻的读者、繁忙的读者,都大有好处。常见的学术界,很多研究常常围绕着一些很琐碎的层面,越缠越让人不知筋脉。你这样做,是想引导读者跳出这种泥坑吗?

  答:不。不同的等级都有研究的价值,不要去嘲笑那些“泥坑”里的辛勤劳动。但对多数人群而言,确实需要披沙拣金、由博返约。这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旅游,时间有限,当然要选择一些真正重要的景点,而不能相信每个村庄伸出的招引之手。

  问:你在书中明确指出,所谓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在多数情况下,这股潜流既不是官方主流,也不是民间主流,而且体量不大,时断时续。这个判断,与多数人的想法很不一样,因为多数人总会在官方主流和民间主流中寻找文脉。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的那种寻找是错误的?

  答:不是错误,而是在等级上出现了偏差。“等级”,这是修治文学史和艺术史的基本标尺。我在书中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目前大家经常遇到的文化困境:“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问:现在网络传媒间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完全相反的极端倾向。其中一个极端认为,只要是文化上的老东西,什么都好,都具有国际竞争力。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答:哈,中国文化界最早批判这种提法的,就是我。在凤凰卫视的谈话节目《秋雨时分》中反复论述,还写了文章发表。我说,如果“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从近代以来还要那么多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现代化而奋斗?为什么三十年前还要改革开放?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要进入世界语汇系统和当代审美系统,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筛选、升级、交溶、解构、重构。

  问:但是你也没有支持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有些“知识精英”根本看不起中华文化,一味地蔑视和鄙薄。有人说,《中国文脉》以三千年的最高辉煌回答了他们,这是你的意图?

  答:不是。我从来没听说过那种蔑视和鄙薄中华文化的言论。即使在美国各著名大学巡回演讲期间,我遇到的那些最傲慢的西方学者,对中华文化也是极为尊重的。我不明白,当代中国学人蔑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胆气来自何方?其实,人们可以不去攀登喜马拉雅山,却不能否认它的高度。

  问:现在还出现了第三种潮流,有人声称中国文脉出现了“大断层”,却又极度颂扬民国时期的文化。有人还认为,民国时期的文言文就证明了中国文脉的基础还在。

  答:从宏观上看,民国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不太行。只要用国际坐标和历史坐标来看,就能明白。兵荒马乱,学风支离,文心恍惚,怪不得谁。至于民国文言,从整体而言,是一种低等级的“文牍体”,只能吓唬一下今天完全不熟悉古文肌理的人。我在《中国文脉》中一再论述,中国古代至文,以汉为极。“唐宋八大家”加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司马迁。至于古文余绪,最后幽光一闪,在晚明小品。以后文章,哪怕是桐城派,都已上不了等级。清代文学真正上等级的,是用白话文写的《红楼梦》。

  问:《中国文脉》中专门有一篇是综述中国书法史的,但是,现在年轻人对书法艺术了解不多,对此你是不是感到沮丧?

  答:不沮丧。好东西不必普及。我担心的倒是人人都能动笔的“书法村”之类。我在书上写到过,北魏时期留下的山间断碑,在夕阳和荒草间展示着独孤的骄傲,这就特别让人神往。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文化艺术的态度,民粹主义在文化上的一大弊端,就是所谓“人人皆能共享”。《中国文脉》要坚持一个事实: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品都不是这样,包括书法在内。对于中国文化史中最高等级的稀有财宝,年轻人学会瞻仰,学会珍惜,学会保护,这也就可以了。不可能人人都会摹仿和“克隆”。

  《中国文脉》

  余秋雨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