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作家林希:潜心写作 用作品表现天津人的本质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9日09:12 来源:天津日报

  林希:1935年4月出生于天津,我国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津味小说”的杰出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北洋遗怨》《买办之家》《爱、恨、仇》 《桃儿杏儿》《爱的荒原》等,出版诗集及中短篇小说集等30余部,500多万字。其中,《林希小说选》被翻译成英、法文版在海外发行。诗集《无名河》获 1981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小的儿》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丑末寅初》《高买》获《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近年来,其作品《买办之 家》《蛐蛐四爷》《天津闲人》《高买》《醉月娘娘》《相士无非子》等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

  印象:埋头读书 潜心写作

  敬仰林希,是因为很早就爱读他写的小说,那种让你拿起来就放不下,养眼养心,特别有味道的小说。

  后来当了记者,采访过两次林希,还冒昧地把自己胡乱涂抹的一个中篇请林先生指点。他多忙啊,不仅看了,还指点迷津,让晚辈获益匪浅。

  林希不曾大红大紫,却是文坛上的常青树、不老松。他的小说,一经出生,就活得欢实、活得长远。30多年前的小说,还被人惦记着,再版的小说仍然 受读者喜爱,不断有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在文坛上形成令人瞩目的“天津现象”,为提升津味小说品位做出了突出贡献。比如,以同名小说改编的话 剧《蛐蛐四爷》早已名噪全国,成为天津人艺经典的保留剧目。日前,由林希操刀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相士无非子》,被天津人艺搬上话剧舞台,观众反响热 烈。

  蒋子龙说,林希的创作瞄准了天津历史上很有味道的那个阶段,即北洋后期和抗战前那个特殊时期。不是天津味道培养了林希,而是林希给了天津味道以品位。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文学的本质,使津味小说具有了经典元素。

  肖克凡说,津味小说是有传统的,传承至今,环环相连,林希先生发扬光大,是其间最为结实的一环。

  1月17日,在林希家的书房里,我们整整聊了一个上午。78岁的林希,思维清晰、反应机敏、娓娓道来,犹如口述历史。已过中午时分,他毫无倦意,戏称自己心还不老,是“70后”小伙儿。

  林希就是一部“人生传奇”――这是他给我最强烈的印象。

  他出身于“买办之家”,曾祖父是中国第一代买办,祖上三代都是“吃洋饭”的。生活殷实,耕读传家。既遵从儒学,又吸纳西学。在这样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大家庭长大,酷爱文学的林希,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已经是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了。

  命运多舛。得益于诗歌,也倒霉于诗歌。他被无端卷入“胡风案”,被此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所株连,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工厂、农村、农场从事体力劳动长达25年。他用“体力劳动”这个词儿,其实,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那其实是“劳动改造”……

  25年啊!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么被耽搁了,他却说得很平淡。他不愿揭那痛苦的伤疤。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25年生活在社会底层,他种过地、挖过河,在工厂里干勤杂工,蹬过三轮、扫过厕所……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不堪回首。他说,如果说那时还有一点儿 心灵支撑的话,就是坚信自己没有做过伤天害理和对不起别人的事。读书写作,就算惹了祸,也是写作上惹的祸,没做过害人的事。所以,他内心坦然。

  生活就是这样:看似无情却有情。大磨难,往往给人大智慧。林希从磨难中参悟出许多生活的哲学。

  他说,艰苦岁月的磨难,不仅身体和精神蒙受折磨,实际也是灵魂的挣扎与洗礼。我可以静下心来想一些东西,对人性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了。

  “劳改”期间,他与广大的底层民众朝夕相处,接触三教九流各色人等,跟他们聊天,听他们讲各种奇闻逸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认识社会的过程。使 他对近百年来的天津社会和市景民俗,增加了许多感性认识,看到了一些更接近人性本质的东西。当时是偶然得之,后来感到,这也是一种间接的生活体验,是生活 的恩赐。

  终于熬到1980年,林希得到“平反”。他重回文学队伍,先是在《新港》杂志做文学编辑,很快就从事专业写作了。不到5年时间,他就出版了4本诗集,还得了全国新诗奖,那是国家级的奖励。

  就在他踌躇满志,诗如泉涌的时候,正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诗坛发生了大裂变,一些新思潮涌上潮头,成为时尚。这让林希感到茫然,觉得自己一时难以适应。是迎合这种“时尚”,还是另辟蹊径?他面临着写作上的抉择。

  最终,林希选择了放下诗歌,走一条新路。那年,他55岁。

  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年过半百,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改写小说,那行吗?

  就在人们迟疑间,林希一篇又一篇的“津味小说”呱呱坠地,赢得读者的喜爱。1989年,发表在《中国作家》上的中篇小说《相士无非子》震响文 坛,就是现在天津人艺正在上演的话剧。随后,中篇小说《小的儿》又荣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林希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30余部著作,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使 他成为“津味小说”的代表作家。

  受尽磨难,大器晚成,老来走红,年近耄耋仍笔耕不辍,如林希者,文坛有几人?这样的人生,难道还不够“传奇”么?

  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林希还酷爱读书,兴趣广泛,尤其爱玩最新电子产品,他从“286”开始玩电脑,是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在天津作家群里,一些人的电脑出了毛病,都找他“求诊问方”。他喜欢玩最时尚的苹果智能手机,惊得年轻人大叫:老爷子,您太潮啦!

  作家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记者:如今的诗坛太萧条了,一蹶不振。您当年退出诗坛真是有先见之明呀。

  林希:其实,有许多东西,只要你不心浮气躁,是不难看透的。就说诗歌,它是中华文化璀璨的明珠,我们写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和“五四”新诗的影响 太深。诗歌总要关心人民的疾苦,总要唱响时代的强音,总要有真情实感。那种完全表现自我,表现阴暗心理,表现茫然、空虚的东西,我不欣赏,也不会装腔作势 地跟着写。我认为,从事写作,你要有学识,要读过许多书。要同情最广大的民众,要有自己的见解。中国诗坛一蹶不振,原因很多,从诗歌创作本身来说,是不是 自己毁掉了自己?那种灰色的情感,脱离了生活,也脱离了艺术,最终走进了连死胡同都不如的地步,陷入泥潭。

  记者:我记得,当时的文坛也很热闹,您的写作定位在当时也是冷门吧?

  林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还不像现在这么浮躁,大家集中表现的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当然这是生活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但它毕竟 把文学限制的面儿太窄了。文学不能不关注当代,但也不能局限于当代。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积累,家庭背景,从少年时代接触的人和事,还可以扩充一下文学的表现 空间。别人写什么,那是人家的事。我考虑的是自己能写什么?在别人看来,55岁改写小说,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精神支柱,或者叫写作信心,就是觉得自己对旧 时代的天津比较熟悉。我就把自己的写作定位在清末民初,或者新中国成立前夕天津社会的市井人物。我对这一时期的生活了解一些,再加上我的家庭背景,我觉得 自己可以写这些东西。我不敢说这是我的长处,起码这可能是别人的短板。我蒙冤受屈与家庭背景有关,之后,反而成为我创作的财富。没有这种独特的家庭背景熏 陶,有些东西,有些感受,仅凭作家的“想象”,是“想”不出来的。味道不对,让人一看,假的。

  作家要肯于坐冷板凳

  记者:实践证明,您的定位是准确的,您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读者分享一下可以吧。

  林希:如果说这些年,我还能总结出一两句话来,那就是:肯于坐冷板凳、不追风。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作家要肯于坐冷板凳》,不要抢那热板凳,你看 着哪边热,就跟着追,追来追去,你就不认识北了。自己心里有一杆秤,有一个评判标准。不论有的人多么走红,知道他哪些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哪些东西是我不 赞赏甚至反对的,自己心里有个“定盘星”。而且,知道自己应该走什么路。我的道路,就是埋头读书,潜心写作,是每一个踏实的作家踏踏实实走过的道路。

  记者:坐冷板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现在人们面对的诱惑太多,很多人坐不住呀!

  林希:坐冷板凳有几种可能:一是坐不住,跑了。二是也坐住了,但板凳一热,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一部分作家的通病,没成名之前,坐冷板凳, 一旦板凳热乎了,成名了,他就膨胀了。要这个,要那个,掺和事呀,争名逐利。自己把自己给异化了。这个我们见得太多了。他从文学走进来,很快又从文学走出 去。再也写不出好的作品。三是把冷板凳坐热乎了,还能坚持坐下去。这是对一个人的考验。我这些年没跟着风转,不赶时髦,坚持下来了。

  我的一些小说写于30多年前,现在还有人愿意把它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再版的书,还有人买,卖得还挺好。30年了,这证明什么?起码证 明,这些作品还活着。孙犁先生当年说过,如果一部作品能活50年,就是经典了。我希望我的作品,即使不被称为经典,但它经过岁月的洗礼,大浪淘沙还留下 来,就深感欣慰了。

  记者:读者是作家和作品最终的评判官。读者最有情,也最无情。您的小说还活得这么欢实,就是因为它好看,让读者喜欢。读者认可的还是写出文学本质的小说。

  林希:我觉得,作家与其跟风,不如安心写几部好作品。你无论怎么跟风,不能脱离了文学的本质。我当年在《北京文学》的一次讨论会上,主张“小说 要好看”。好家伙,群起而攻之呀。包括咱们中国台湾的一些作家,说这是胡说八道,小说为什么要好看呢?我就写我的理论,写我的意识流。但是,我认为,不论 你有多么高深的理论,你写了一堆,你写的小说没人愿意看,这能叫小说吗?

  我走的路子,就是小说要好看。作家就跟厨师一样,鸡鸭鱼肉、山珍海味都给你,咕嘟咕嘟弄出一锅菜来,人家一闻就吐了,这是好厨师吗?你做出来的 菜,色香味俱全,人家爱吃,这是好厨师。小说是写给读者看的。不是几个人,或者很小的圈子里孤芳自赏的。我就是写读者想看、爱看的小说。

  用文学品位引领读者

  记者:用文学品位引领读者,您这个观点和主张太重要了!现在,各种艺术形式中,一味迎合的东西很多……

  林希:我一直主张,评判一个作家的标准有三条:第一,作家要有社会理想。第二,要有生活基础,或者叫生活积累。第三,要能够善于使用文学语言。 比如,天津以前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家,像刘云若这些人,作品的天津味道、文学味道也不错,为什么在文学史上,就显得没有多大分量呢?他们没有社会理想。他们 也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但他是为揭露而写黑暗。社会越过这个黑暗时代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写不出来。他没有社会理想,而且,没有生活批判。优秀的文学作品永远 是社会的精神财富。

  现在,有人不承认文学是社会的精神财富。你不承认,你搞的那些东西那就是文化垃圾!生活中的事物,一种是可用的、有益的,一种是无用的、有害 的,后者就是垃圾。现在,社会太浮躁,一些人在文化感觉里寻找刺激。垃圾泛滥,不堪入目。比如,有些“暴笑剧目”,一个半小时,让你笑破肠子。这个,不值 得夸耀。你用什么东西让人家笑?能够让人笑的作家非常多,能够让人笑的作品也非常多,从法国的莫里哀到英国的莎士比亚,有很多喜剧,有很多笑的包袱。但 是,你不能乱来,不能为逗笑而逗笑。甚至到了胡说八道、下三烂的地步,那绝对不能算艺术。

  我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雅,至少我是严肃的。严肃地对待自己、对待读者、对待文学这个事业。我没有别的优点,我就是不追风。不论外面的风刮得多热 闹,我不追,我也追不了,没那个本事。但我坚持自己认准的东西。你弄那些东西能发财,你就发财去,你写一个东西赚一百万,那跟我没关系。我也不眼热。我能 做的,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喜欢我作品的读者。再说得直白点儿,咱别留骂名,别误人子弟。

  写出天津和天津人的本质美

  记者:您为“津味小说”做出了杰出贡献,您的小说给天津人提气,您为什么对天津的感情这么深?

  林希: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嘛,我家祖上三代都是老天津卫,这种情感就像海河水,是渗透到我们血液里的。大家说我写的作品是津味小说,津味小说能 不能从理论上界定,也不是我的事,大家可以继续努力吧。我想,我们这叫“本土写作”吧。一个作家写本土的生活,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中国作家如此,外国作家 也如此。比如,马克・吐温写密西西比河,俄罗斯作家写伏尔加河和顿河,写那片广袤的土地和人民,谁都在写自己的乡土。

  这里也有一个信念,你写天津,要让读者看到一个可爱的天津。你写天津人,要让读者看到天津人的可爱。这是两点最根本的东西。过去,一些文学作 品、影视作品,天津人一出来,不是特务,就是坏蛋、地痞。很多从艺的人就拿天津人“遭改”,丑化天津人。这也是一股歪风。一位在南方生活的天津人跟我说, 哎呀,那样的东西品位太低了,搞得我们在南边抬不起头来。人家一看见天津人,以为跟电视里的人是一个德性。

  记者:这种现象让正直的天津人非常反感,有些人就是靠拿天津人找乐儿赚银子。您的作品却写出了天津和天津人的本质美。

  林希:我写的天津人,不敢说有多成功,读者可以自己去评判。天津是九河下梢,水旱码头,也曾是十里洋场。天津人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天津是中西文化交融的桥头堡啊!西方文化传进来,经过天津进行一次通俗化的过程,辐射影响北方地区,甚至全国。尤其在近代中国,天津的这种贡献尤为突出。 近代中国看天津,这是历史真实的体现。近代史很多重大事件发生在天津,或与天津有关,比如孙中山北上、溥仪出宫、洋务运动等等。在近代史上天津有许多第 一,比如,话剧就是由天津走向全国的,篮球运动在美国开展的第5年,就传到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美国人教天津的青年学生打篮球,中国第一个室内篮球馆也在 天津。天津的“南开五虎将”为什么那么厉害?横扫亚洲篮坛。天津还出了很多大知识分子、大艺术家,严复、弘一法师、曹禺……所以,作家、艺术家的责任,决 不能丑化天津人。

  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能坚守。天津人艺最近上演的话剧《相士无非子》,是我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全场用天津话,所有演员、所有台词都说天 津话。最初,大家也担心,天津话出来,会不会笑场呀?结果,演出之后,我非常欣慰,很多观众说,原来天津话不难听呀。还有很多观众说,天津话这么好听啊!

  记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呀,这是需要勇气的,还有您的自信。

  林希:对,我就是想给天津文化做一点儿实实在在的事。《蛐蛐四爷》只有两个人说天津话,那还是为了制造喜剧效果,其他人物,特别是正面人物都不 说天津话。那还是沿用以往的所谓模式或者套路,反派人物、滑稽人物才说天津话,就为了逗乐。这算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观众的反响很好。实际上,咱天津话很有 味道,它的幽默元素是与生俱来的。在语言学上,天津话被称为“孤岛语言”,就城里这些人说天津话……为什么天津是曲艺之乡?为什么天津出说相声的?天津话 的文化内涵值得研究。我从文化内涵的层面表现天津、表现天津人,让人喜欢天津和天津人。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天津人都是可爱的,天津人五行八作、三教九 流,也有坏人。坏人是可以用艺术的手法进行揭露、抨击和讽刺的。

  关键是对主体的把握,天津人主体人格和主体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应该表达准确。天津人有自己的地域人格特性,比如,热情、善良、机智、幽默 等等。这一点,一定要在天津文化上有所坚守,天津地域文化的特色越鲜明,越能丰富发展中华文化。优秀的文化应该得到弘扬,糟粕的或不好的文化应该受到遏 制,应该受到批评。有人以俗为荣,说我就是俗,我能赚钱就是对的。你俗,要看怎么俗,通俗是好的,低俗是不好的。作家应该有这个良心。我还敢说话,这是一 种底气,也是一种自信。(本报记者 肖秋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