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文化活动贺新春,民族和谐一家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16日16:57 来源:中国民族报

  猴年春节即将来临,各地迎新春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春节文化活动是我国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群众文化、年文化的重要展示,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那么,今年有些什么样的特色民族文化活动呢?

  少数民族歌舞亮相央视春晚舞台

  在每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都有这样一个节目:它参与人数最多,也最为热闹。这个节目就是少数民族歌舞大联欢。今年的春晚,少数民族歌舞分别由蒙古、藏、维吾尔、壮和回等民族的歌舞演员承担表演任务。虽然节目的形式还是暂时保密的,但是据悉,今年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以婚庆习俗为主线的,也就是表现这五个民族的婚礼庆典,包括男女主人公相恋、相爱、交换信物的过程都会呈现在春晚舞台上,相信一定非常热闹、精彩。

  维吾尔族舞蹈演员表示,民族歌舞大联欢中的维吾尔族舞蹈,表现的是热闹婚礼中的一个片段,即把新娘从地毯上抛起来;蒙古族演员介绍,蒙古族舞蹈主要展现盛宴的时候,蒙古人酒喝高兴了,情不自禁地拿着筷子、盅、碗跳起舞来;藏族舞蹈演员介绍,藏族舞蹈演绎了山南地区的“果谐”,铃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乐器。

  来自广西艺术学院的壮族学生周明山,在毕业之际接到了参加央视春晚的任务,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投入春晚的排练中,甚至延后了写论文、答辩和找工作的时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表演过程中动作幅度大,演员们被服饰和道具划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周明山说:“我们拿的道具有铜鼓,因为铜鼓的边缘特别锋利,摸鼓如果没摸好就会被割出血,有时候在台上感觉手上血在滴,但我们还是要坚持跳下去。”

  除了壮族演员携带的铜鼓之外,蒙古族演员还得携带5个重量达2.5公斤的瓷碗及4个瓷杯上台,上演顶碗舞绝技。

  据晚会歌舞类导演透露,少数民族歌舞节目中,繁多的道具和华丽的服饰是一大亮点。壮族姑娘的银质首饰每人有数十件,上面是精雕细刻的民族纹饰,代表着吉祥如意;而蒙古族顶碗舞的姑娘们头上的串珠头饰就有2公斤多重,身上的衣服层层叠叠加起来,达到了3.5公斤重。这样一身行头还要配合美妙的舞姿,演员们也是拼尽了全力。

  据春晚节目组透露,截至目前,民族歌舞联欢的节目已经经过了六七次的修改和重新编排,日趋完善。

  民族地区迎春活动亮点纷呈

  在新疆,“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将举办第三届。活动旨在弘扬各民族春节习俗,营造天山南北同庆贺的节日氛围。在尼勒克县、新源县、富蕴县等地,社区、军营都通过春联送祝福等活动,营造红红火火的节日氛围。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当地10位著名书法家现场书写500副春联和许多“福”字,5位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剪窗花。各族群众可以到乌鲁木齐市文化馆免费领取春联、窗花。乌鲁木齐市文化馆还精选出群众喜爱的锡伯族婚俗、维吾尔族乐器、塔塔尔族糕点、剪纸、面塑、布偶、刺绣等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参观的群众可以参与制作。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冬季文化送温暖系列公益活动“乡村行暨金杏山庄迎春民俗旅游节”开幕。呼和浩特市“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剪纸、糖画、布贴画等技艺,将市民带回曾经过年的记忆中。刚刚开幕的“写生内蒙古——2015美术作品展”,展出内蒙古近300人的300件作品,也为春节带来浓厚的文艺气息。

  内蒙古部分盟市猴年春晚也于日前陆续录制完成。“春暖呼伦贝尔”猴年春晚包括大型歌舞《幸福生活》、小品《幸福嘎查》、民族管弦乐合奏《多彩呼伦贝尔》等22个节目;“春暖青城”呼和浩特市猴年春晚包括舞蹈《金猴闹春》、歌舞《我的呼和浩特》等节目;而以“美丽家乡·阿拉善”为主题的阿拉善猴年春晚分为《风光美》、《人物美》、《城市美》、《生活美》四个篇章,包括歌舞《丝路上的阿拉善》、歌舞《祝福阿拉善》等21个节目。

  被誉为“文化千岛”的贵州,希望向游客呈现一个多彩春节,让游客在浓浓的年味中,寻觅悠悠的乡愁。贵阳市2016观山湖灯会庙市已于1月中旬开幕,除了美食街等形式,庙市还推出“2016阿里巴巴贵州(贵阳)年货节”,汇聚了国内外的优质年货商品、春联年画、民族刺绣等特色商品,并结合开展文艺表演、文化展览等。

  贵阳灯会也将于2月11日至2月22日举办,将充分展示传统民俗文化风情和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其中,《创意点亮新贵阳》裸眼3D主题视频将呈现贵阳城市巨变、期待腾飞的宏大壮美影像。同时,还有两个总时长为10分钟的主题视频供游客欣赏。此外,灯会活动还有“贵阳人民向上看”互动祈福、LED立体灯光秀、水幕电影以及9D虚拟现实体验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