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少数民族古籍何以弥足珍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9日11:59 来源:中国民族报
藏族《四部医典》挂图藏族《四部医典》挂图
于阗文高僧买奴契约(盖面)于阗文高僧买奴契约(盖面)
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集中展示了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

  少数民族古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资源,记录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和创造的灿烂文化。比如,成书于8世纪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是古代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包括各种疾病的分类以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其学术地位相当于汉族的《黄帝内经》。

  彝族古籍,据说有1万种以上,在云南楚雄发现的一部医书,载有370余种药方,成书时间比《本草纲目》还要早17年。羌族口传古籍《羌族释比经典》中,记载了上古时代的炎帝部落与古羌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古老的羌族曾是华夏族系的重要一脉。壮族的《坡芽歌书》使用了81个原始的图画文字,将壮族民歌记录在土布上。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长达20万行,系统地记载了柯尔克孜族的历史和风俗。

  蒙古族和满族在我国历史上各有过一个朝代的执政历史,留下了大量官方文书档案,是研究我国历史的宝贵财富。还有回族、壮族、白族、朝鲜族等民族的各种古籍,不论是有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还是口传资料,都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见证了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统一格局

  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点,少数民族古籍所记载的史实可以成为有力例证。

  在早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许多涉及民族方面的文献记载,如羌、楚、鬼方、巴蜀等。在陕西出土的西周驹父盨盖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记录了周宣王十八年(前809年),执政大臣南仲邦父派遣驹父到南诸侯那里会见淮夷,索取功赋的事情。当时,淮夷诸国迎见了驹父,并献纳了贡物。这表明,在西周时期,南方少数民族淮夷与中央王朝之间已经存在归属关系。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有一首使用藏缅语族中的一种语言写作的诗歌《白狼王歌》,记载了筰(zuo)都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白狼王唐菆(zou)用本族语言写的三首诗歌,歌颂当时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表达他们心向汉朝的意愿。 

  在新疆和田出土的7世纪晚期的于阗文奴隶买卖契约文书,记录了当时奴隶交易的全过程,揭示了在7世纪晚期,唐王朝已经在于阗地区确立了统治权。

  成书于14世纪的藏文著作《红史》,对藏族历史、唐蕃关系以及当时的藏汉关系有详细记录,对南宋和蒙古的民族关系也有一些罕见于其他史书的珍贵记录。还有元、明、清及民国中央政府赐封西藏地方政府最高权力的金印、金册,都是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证据。

  ●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一个民族的古籍,能够反映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内涵。拿少数民族古籍中常见的史诗来说,不同地域的民族,其史诗风格和题材有鲜明的差异。北方少数民族的史诗多为英雄史诗,如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而南方民族的史诗作品,多为创世史诗和长篇叙事诗,如彝族的《勒俄特依》、壮族的《布洛陀》、侗族的《起源之歌》等创世诗,傣族的《娥并与桑洛》和《召树屯》等叙事诗。史诗风格和创作题材的差异,来源于南北民族生活环境的不同。

  历史上,汉族人口众多,地处中原,文化发达,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文字翻译汉文著作的很多。例如,藏文有《战国策》、《大唐西域记》的译本;西夏文有《论语》、《孟子》、《孙子兵法》的译本;八思巴文有《百家姓》的译本;满文的古籍译本,广及经、史、子、集,无法胜数。这些例子,都反映了古代汉族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汉族也从少数民族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事实上,这一过程在汉民族形成之前就在进行。《诗经》中“国风”和“小雅”里的一些篇章,就来自当时周围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后来,从楚辞、乐府到宋词、元曲,从内容到体裁都有少数民族文学成分。史学方面,蒙古族三大历史著作《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先后于明清年间被译作汉文,在很多方面补充了汉文史籍记载的不足。科技领域,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元代回族天文学家札马鲁丁编撰的“万年历”、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圜密率捷法》等,都是使用汉字编纂成书的。这些成果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文古)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