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台湾现代民歌40年:这段思想起,直唱得人心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7日11:34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博
齐豫《橄榄树》专辑封面齐豫《橄榄树》专辑封面
李建复《龙的传人》专辑封面李建复《龙的传人》专辑封面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专辑封面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湾》专辑封面

  站在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嘻哈说唱与广场舞音乐大行其道的今时今日回望台湾现代民歌泛黄的依稀背影,并不是为了复制那不可能重现的纯真年代,而是为了理解并传承现代民歌运动中最为宝贵的原创精神和人文情怀,并希图作用于如今略显浮躁的流行音乐行业。

  “唱一段思想起(流传于台湾省南部恒春半岛地区的民谣) ,唱一段唐山谣,走不尽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近日,在由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主办的“那些留在心底的旋律——台湾民歌40年系列放映交流”活动中,一首质朴却锐利的《月琴》 ,仿佛将人们的思绪重新牵引回那个纯真而梦幻的年代。

  与《月琴》同样荡人心腑的,还有《橄榄树》 《龙的传人》 《外婆的澎湖湾》 《恰似你的温柔》 《兰花草》 《秋蝉》 《雨中即景》 《木棉道》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它们或清新质朴,或雄壮浑厚,或忧郁伤感,抑或嬉皮可爱,却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台湾现代民歌。

  40年前,半路出家的歌者杨弦在台北中山堂演唱了《乡愁四韵》 《民歌手》等几首迥异于西洋歌曲和台湾国语流行曲的原创歌曲,正式拉开台湾现代民歌运动的序幕。此后,脱胎自民歌时代的台湾新流行音乐日渐风靡华人世界,影响深远。

  40年后, 2015年,从台北、高雄、台中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一场场为台湾现代民歌庆祝生日的活动相继举行。其中, 6月5日和6日晚在台北小巨蛋举办的“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会,成为纪念活动的最高潮。

  站在选秀节目风起云涌、嘻哈说唱与广场舞音乐大行其道的今时今日回望台湾现代民歌泛黄的依稀背影,并不是为了复制那不可能重现的纯真年代,而是为了理解并传承现代民歌运动中最为宝贵的原创精神和人文情怀,并希图作用于如今略显浮躁的流行音乐行业。

 

  发轫:“给我一张铿铿的吉他”

  被称作“民歌之母”的台湾广播人陶晓清至今还记得,现代民歌运动兴起之前的台湾乐坛是什么样子的:“上世纪60年代的歌唱比赛,几乎每个参赛者都会唱《我们是一支美国乐队》这样的西洋歌曲,甚至连改编都很少。除了西洋音乐,台湾原创歌曲的主题多为灯红酒绿、浪子心声、酒廊怨妇。 ”

  正是在如此不堪的大环境中,一个本是音乐门外汉的台湾大学生物学硕士杨弦,无心插柳般地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1975年6月6日,杨弦和好友胡德夫发起了一场“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 ,打响了台湾现代民歌“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在这场演唱会中,杨弦演唱了8首改编自余光中《白玉苦瓜》诗集的原创民歌,引起轰动。这些歌曲清新自然,又极具民族情怀和寻根色彩,与之前老上海味道十足的国语流行曲形成了鲜明对比。“年轻人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 ,从此引发了音乐界乃至全社会的共鸣。

  在杨弦举办石破天惊的演唱会之前一年半的1973年底,淡江文理学院毕业生李双泽就结识了胡德夫,两人立志努力“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 。在之后的几年间,李双泽接连创作了《美丽岛》《少年中国》等颇具锋芒的歌曲。1976年,在淡江大学的一次西洋歌曲演唱会上,李双泽举着一瓶可口可乐上台发问:“无论欧洲美国还是台湾,喝的都是可口可乐、听的都是洋文歌,请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 ”李双泽的呐喊激起了台湾社会的讨论:“我们的歌”是什么?“我们”又是谁?

  1977年9月,李双泽在淡水为救一个美国少年而溺水身亡,这个激情四溢又才华横溢的歌者,只得就此将推广现代民歌的大旗交到友人和后辈手里。2005年,比李双泽年少一岁的胡德夫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匆匆》 ,在雄浑的歌声中祭奠早已逝去的李双泽。 《匆匆》的唱片封面上写着“音荡的灵魂,回家的旅程”两行字,秉承当年与李双泽的誓言,胡德夫至今仍在歌唱。

  作为现代民歌的重要推手之一,陶晓清在自己主持的广播节目《热门音乐》中大力推介年轻人原创的民歌,获得始料未及的热烈反响。随后她家的客厅也成为名噪一时的“民歌客厅” ,杨弦、吴楚楚、胡德夫、苏来以及之后的罗大佑、李宗盛、蔡琴等年轻人,都聚集到这里谈理想、搞创作。

  那么,究竟什么是“台湾现代民歌” ?陶晓清下了一个很宽泛的定义:“只要唱歌的人是发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台的歌者又能和台下的人坐在一起享受音乐,他们唱的就是民歌。 ”而音乐研究者公路则更为明确地指出:“现代民歌是指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台湾年轻知识分子尤其是学生中兴起的一种自己作词作曲,并用木吉他自弹自唱的音乐形式。 ”

  高峰:“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杨弦和李双泽开启了台湾现代民歌的序幕,却并未成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几乎与李双泽溺亡同时,杨弦奔赴美国,从此远离乐坛。然而所幸的是,商业触觉敏锐的唱片公司发现了民歌的巨大商机。1977年,新格唱片开始举办金韵奖活动,并推出一系列“由这一代年轻人的心声所谱成的唱片” ;翌年,海山唱片开始举办民谣风比赛。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齐豫、蔡琴、李建复、苏来、叶佳修、王海玲、包美圣、黄韵玲等优秀的学生歌者和创作者相继涌现, 《橄榄树》 《龙的传人》 《踏着夕阳归去》 《捉泥鳅》 《雨中即景》《散场电影》等名作也先后诞生。

  与杨弦、李双泽、胡德夫相比,这批年轻人唱作的歌曲更加清新悦耳,少了几分家国情怀,却多了几分阳春白雪。也正因此,他们获得了远远超过先行者的听众群。由这批年轻人所开创的新时代,就是所谓的“校园歌曲时代” 。乐评人李皖认为,校园歌曲这种在唱片公司与大众媒体主导之下的商业运作机制,与一般流行歌曲的生产和传播其实并无二致,所不同的主要在于歌曲表现形式、诉求以及歌手的非专业身份方面。

  1978年, 21岁的齐豫获得第二届金韵奖冠军,被评委李泰祥看中。比赛结束后,李泰祥邀请齐豫到工作室,让她试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橄榄树》 。齐豫的演唱仿如天籁之音,令李泰祥目瞪口呆。从此,一个台大历史系大四学生的命运,与一位曾经落魄的古典音乐家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而《橄榄树》更成为台湾现代民歌的“圣曲” 。

  同一年,李建复首唱《龙的传人》时,还是淡江大学大二的学生。这首歌曲一经发表,便传唱整个台湾,蝉联20多周歌曲榜冠军。 《龙的传人》词曲作者侯德健没有受过任何正统音乐教育,创作这首或许是华人世界传唱度最高的歌曲时,他只有22岁。后来,他又在《归去来兮》 《歌词1983》等歌曲中继续着自己对民族与国家的追问。

  1979年,在一次民谣风比赛中,评委梁弘志忽然听到一个低沉而执著的嗓子在演唱自己创作的《恰似你的温柔》 。他抬头一看,站在台上的是一个戴着大眼镜、不修边幅的女学生。梁弘志立即打电话给唱片公司,将这首传世名作交给那个女生演唱。后来人们才知道,女生的名字叫蔡琴……

  台湾校园歌曲时代的故事还有很多,至今追忆起来,仍是令人唏嘘。如果没有校园歌曲,很多人的命运将会发生改变——也许李泰祥还挣扎在古典音乐边缘,罗大佑真的去当了医生,李宗盛依然在搬瓦斯罐,齐豫已经毕业嫁人,而我们也无法聆听到那么多美妙动人的旋律。

  余音:“你知道我所有的心情”

  任何运动都有潮起潮落,台湾现代民歌也不例外。1981年,蔡琴、苏来和李建复联合推出《天水乐集》专辑,成为现代民歌时代的绝唱;次年,罗大佑的《之乎者也》专辑横空出世,为华语流行音乐立下高耸的分界碑;又过去一年,苏芮推出摇滚风格浓烈的《搭错车》原声专辑,引爆乐坛。自此之后,校园歌手们或偃旗息鼓,或转入更突出制作和录音室的唱片生产之路,民间竞唱的传统渐渐没落,都市流行曲风迅速兴起。“于是,在商业文化、传媒产业、西方潮流和世界一体化的共谋下,台湾乐坛进入了现代流行音乐时代。 ”李皖评价道。

  在李建复眼中,现代民歌时代的终结有其必然性。“民歌兴盛的时候,正值台湾经济腾飞,人们生活一片光明,这与民歌阳春白雪的风格高度一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开始对罗大佑、苏芮们锋芒毕露的歌曲更有共鸣。 ”

  台湾现代民歌运动虽然偃旗息鼓,但民歌的精神却并未在新的时代消弭。民歌手大多同时具备演唱与创作能力,这为台湾日后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奠定了丰厚的人才基础;同时,民歌手们关心时事、颇具文学性的创作风格,也使之后的流行音乐创作呈现出更多的风貌。罗大佑、李宗盛、李寿全、童安格、黄韵玲、马兆骏、陈升等现代民歌时代的“小字辈” ,日后纷纷成长为统领台湾乐坛的一代栋梁。

  被誉为“华语流行音乐教父”的罗大佑曾是现代民歌运动的一员,他早期创作的《闪亮的日子》《风儿你在轻轻地吹》带有明显的民歌风格。尽管在首张专辑《之乎者也》中,罗大佑以“风花雪月之,哗啦啦啦乎”这样的歌词嘲讽着太过阳春白雪的校园歌曲,但他的创作风格却从未彻底远离民歌, 《童年》 《光阴的故事》 《恋曲1980》等名曲,概莫如是。

  比罗大佑更加接近民歌根源的,则是李宗盛。这位总是眯着眼睛微笑的亲切“小李” ,最为擅长的就是“口白式”唱腔,无论早年的《生命中的精灵》 《爱的代价》 ,还是近作《给自己的歌》 《山丘》 ,这些明显脱胎于民歌自由创作模式的词曲创作,随兴而发,随意而为,自然天成,完美弥合了传统民歌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的鸿沟。

  现代民歌的影响不仅限于台湾,随后也波及至整个华语流行乐坛。上世纪80年代初,王洁实、谢莉斯、成方圆等翻唱了《乡间小路》 《踏浪》 《橄榄树》 《童年》等一批台湾校园歌曲,成为大陆民众通过公开渠道接触流行音乐的开端。在这些歌曲的滋养下,张广天、黄金刚、洪启、万晓利、高晓松、张楚、许巍、朴树等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大陆民谣创作者相继步入乐坛。

  今天看来,“乡愁”无疑是台湾现代民歌至关重要的主题,它诉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意识,表达着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直到40年后的今天,台湾原创流行音乐依然没有抹去“乡愁”的印迹。陶晓清之子、台湾乐评人马世芳认为,现代诗的气质深刻影响着台湾现代民歌的创作,音乐人们怀抱着对造句炼字的执著,极其在乎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而这正是目前华语流行乐坛较弱的方面。当年民歌时代播下的种子、开出的花,如今正在鞭策新一代创作者通过全新的方式去延续这脉血液。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