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民族戏剧史的宏大叙事

——读曲六乙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9日12:01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何玉人

  曲六乙用多年心血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一书,不久前由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问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它标志着中国“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全面、深入地发展和进一步走向成熟。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古代篇”,作者除对少数民族戏剧的形态与内涵做了界定,对戏剧起源的人类文化共生现象做了考察探索之外,还论述了公元前约16世纪到20世纪初期(1911年)少数民族戏剧的存在方式与基本内容。中卷为“现、当代篇”。该卷的论述内容丰富、直接,既有对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的论述,也有对少数民族剧作家、少数民族戏剧题材、观摩演出、理论探讨以及现实生态环境中少数民族戏剧的独特风韵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向等的论述。下卷为“剧苑名录篇”,该卷是当代少数民族剧苑名录,其中有名家小谱、剧院(团)的发展历史及其独特的作用和蓬勃发展的景象。泱泱160万字,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民俗学和传记学等学科的鸿篇巨制。

  纵观全书,有多处学术创新和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曲六乙立足于守望精神家园,确立中华民族戏剧史观的立场,填补了中国戏剧史缺少少数民族戏剧的历史遗憾。由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地缘、地理原因,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山高路远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生存状态的局限,久而久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观、宗教观和民族集体记忆。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经过曲调、乐舞、技艺等艺术形式的不断衍变和发展,逐渐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表演艺术形式,在成为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时,这些戏剧形式是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走向自觉”的体现。同时,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少数民族戏剧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文化意蕴,少数民族戏剧“积淀着本民族苦难与欢乐的历史记忆,凝聚和蕴含着本民族的独特个性与风貌、审美理想、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由此也决定了戏剧艺术的多样性。从学理的角度讲,造成少数民族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缺位,既源自于研究者“大都只关注中原汉族主流戏剧”,也在于“漠视了古今少数民族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中应有的价值、作用和地位”。该著作秉笔直书,昌明:中国戏剧发展的历史,是汉族戏剧与少数民族戏剧之间相互学习、吸收和交流相辉映的历史。

  其次,该书以详实可靠的资料,客观辩证的论述,为推进中国戏剧史的源头少数民族戏剧作出了值得信赖的结论。曲六乙对20世纪新疆出土的公元8世纪的唐代回鹘文抄本《弥勒会见记》进行了研究,这个大型的、完整的宗教文学剧本中的人物还曾在乐舞和敦煌宝库多种说唱文学目连变文中出现。他应该是宋杂剧《目连救母》之滥觞。这个历久弥新的故事,至今仍然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仅此,《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通史》的撰写与出版,就将中国“真戏剧”的历史整整提早了大约400年,这不能不说是对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当然,该著作还以充分的论述对少数民族始祖蚩尤传说故事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对西域东渐的钵头、西凉伎、乔合生在汉族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研究,用以实证少数民族戏剧的发生与汉族戏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一统关系,充分显示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和客观辩证的学术精神。

  该书用大量的史料充分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宗教祭祀仪式戏剧的独特性,对“近百年多数戏剧史著对至今活跃在许多省(区)的各种民俗祭祀仪式戏剧——傩戏,绝少提及”做了系统梳理和理论阐述,将民俗祭祀仪式戏剧提升到学术的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填补了中国戏剧史没有傩戏论述的历史空白。曲六乙在书中用大量篇幅,通过对湖南湘西苗族土家族傩坛戏、贵州道真仡佬族傩坛戏和广西壮族师公戏、广西仫佬族依饭节等十多种傩戏的地域特点、形态特征和演出形式进行了考察、研究和书写,深刻地指出:祭祀仪式戏剧是一条贯穿历史与当下的文化链条,人们通过集体性的参与,保存和丰富着部族或村落的集体记忆,以此促进族群内的合作与团结,增强各成员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延续和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可以说,祭祀仪式戏剧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奇异、神秘的审美价值,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艺术发生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文化具有奇异风采和文化韵致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书从民族文化的特性出发,在与中外戏剧的比较研究中,确立了对少数民族戏剧内涵的界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少数民族戏剧不仅包括各民族自己创造的具有文化个性特征的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也包括由汉族剧作家创作的少数民族题材的戏剧作品,以及文艺评论家、美学家的理论批评和审美评价。鉴于此,书中除了对少数民族戏剧剧种做了详细的介绍之外,还以传记的形式专列出“当代少数民族剧苑名录”一章,对剧作家、作曲家、导演、表演艺术家、评论家以及当代少数民族剧苑——剧院(团)等与少数民族戏剧相关的问题做了专门介绍和论述。这样的研究论述,完全是由中国民族戏剧的历史实践所决定的。

  不仅如此,该书还从不同地区人文生态环境结合主客观因素,探索了新生少数民族戏剧剧种的发展规律和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困惑,为少数民族的戏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曲六乙以严谨的学术风范,科学求实的学术精神,使该书做到了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资料性的有机结合。该书图文并茂,章节清晰、印刷精良,这其中也有参与写作学者的辛勤汗水与付出。

  当然,该书对少数民族戏剧属于“弱势戏剧”的提法还可以商榷;对以往的中国戏曲史“漠视古今少数民族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中应有的价值、作用和地位”提法的客观性和历史局限性的阐述还可以作进一步探究。总之,该书的出版推进了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在戏剧界产生了广泛、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