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吐鲁番木卡姆,沙漠里的甘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02日13: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董高颉 周彬

  绵长的丝绸之路上,镶嵌着沙漠绿洲吐鲁番。在火焰山下,在葡萄架旁,到处都会响起木卡姆的旋律。吐鲁番木卡姆,犹如沙漠里的甘泉,滋润着一个民族生机盎然。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音乐艺术形式,是维吾尔族古典音乐的代表,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2005年,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家田联韬介绍,吐鲁番木卡姆主要流传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及周边吐鲁番市和托克逊县,在四种木卡姆里,与十二木卡姆最为接近,比如音乐风格很相近,“除了一两部,其他名称都一样” ,“不同的地方,是它没有那个中间的准器乐” 。

  今年7月,我们来到吐鲁番木卡姆的发源地鄯善县鲁克沁镇,了解吐鲁番木卡姆的传承情况。一场木卡姆艺术表演的现场,我们通过翻译问鼓手:“为什么他演奏唢呐,你一定要拿鼓来呢? ”他回答道:“没有铁轨,火车就不能走。 ”形象的回答引起现场一片笑声。见我们感兴趣,热情的演员们便给我们描述着他们的乐器和音乐,并且用独具特色的形象比喻来形容吐鲁番木卡姆的音乐特色。

  鲁克沁镇文化站站长依力木艾买提从1993年就开始学木卡姆,他告诉我们:“吐鲁番木卡姆历史比较悠久,各时代的传承形式不一样。这几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政府很重视吐鲁番木卡姆,文化站还专门组织了木卡姆艺人到学校去培养。 ”新疆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达普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在表现形式上,吐鲁番木卡姆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无鼓不歌,无歌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二是每个套曲都有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即歌乐形式和鼓吹形式;三是每部吐鲁番木卡姆都可以见到基本调式和旋律型的贯穿,有相对固定的节拍、节奏、变化模式,篇幅较长。依力木艾买提一边演奏一边给我们介绍,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木卡姆歌舞不仅记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承载了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感。对维吾尔族人来说,木卡姆不仅是音乐,更是结合多种文化底蕴的精致艺术,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吐鲁番木卡姆的形成有两个主要的地方,鲁克沁和托克逊,两个地方的木卡姆共同构成了吐鲁番木卡姆的特色。

  公元16世纪,木卡姆之母阿曼尼沙罕王妃与乐师卡德尔汗一起,通过整理改革,完成了宫廷音乐与民间流传的结合,将纳瓦依等维吾尔族古典诗人的诗歌填入原有的宫廷木卡姆曲调,并增补了民间的达斯坦和麦西莱甫,让每一套完整的木卡姆都由这三大部分组成,还把整理出的木卡姆确定为十二套,就是十二木卡姆。每一套木卡姆演奏时,“琼乃合曼”苍劲深沉,“达斯坦”流畅欢快,“麦西莱甫”则载歌载舞,把演奏推向高潮。后来艺人流散到民间,十二木卡姆音乐也随之融入民间,从此开始了木卡姆真正的民间化过程,成为人民的艺术。或许,这也是木卡姆为什么能绵延不绝的原因。不论走到哪里,只要鼓乐响起,木卡姆就会在每一个维吾尔族人的心灵中展开,目光中传递,而他们自身也成为一件件发出美妙音响的乐器。

  田联韬回忆说:“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72年我到吐鲁番采访,汽车颠得大家正昏昏欲睡,我后座有个维吾尔族的老农民,突然就唱起来了。那时车正经过戈壁滩,周围没有一点树木,没有一点绿色,全是沙漠和沙砾。他唱的就是散板,哎哟,好有感情。不是舞台的演唱,他是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我听了那么多木卡姆,都没有他唱得这么深沉,从内心发出的这种歌唱,真不一样。你要真正欣赏民间音乐,必须要欣赏那个生活中的歌唱,而不是舞台上的歌唱。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