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鄂伦春“莫日根”闯市场:一个民间艺术团的生存与探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1日15:12 来源:中国民族报 肖静芳 文/图
“莫日根”民间艺术团在京展示鄂伦春文化。“莫日根”民间艺术团在京展示鄂伦春文化。

  亮相北京

  今年8月下旬的一天,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乡长白丽带着几十号人马,在半夜时分入住北京的一家宾馆。

  几个小时后,他们出现在“中国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表演了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一个节目,内容主要是展示鄂伦春族的歌舞、服饰和民俗。

  在台上,他们穿着厚重的袍皮袄、袍皮靴,戴着袍皮帽,这身鄂伦春族猎民打扮很快让他们大汗淋漓,不过他们仍面带微笑,表演了原生态的《斗熊舞》,并展示用桦树皮做的摇篮、小船及生活用具等。

  短短的展示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好奇和兴趣,主办方决定在下午的会议中增加鄂伦春族文化展示的内容。两位鄂伦春族民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焱和曲云,一亮歌喉,技惊四座;而几十人合唱的《勇敢的鄂伦春》似乎把人带入那高高的兴安岭……

  严格地说,这算不上正式的演出,只是小范围的文化展示,为的是配合鄂伦春自治旗的生态旅游文化宣传,然而对白丽来说,这仍然是个难得的机会,所以她坚持带着自己的“队伍”前来。

  白丽的“队伍”,是乡里的“莫日根”民间艺术团,其团员是一群鄂温克族猎民的后代。

  在白丽看来,在北京的舞台上,向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哪怕只是几分钟,意义也非同寻常。它不仅是对外的宣传,更是对自我的认同和提升。正像她所说的:“在不断‘走出去’中,我们这个民族更认识了自我,也更为自信。”

  “莫日根”,以文化聚人心

  其实,“莫日根”民间艺术团的成立有些偶然。2013年,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要搞乡庆,于是乡里临时抽了些青年人组建了一个团,准备表演节目。其实,其他乡镇为搞大型活动也是这么干的,但别的团体在活动结束后就解散了,只有古里乡的这个团坚持下来,后来还正式在民政部门备了案,起名为“莫日根”,鄂伦春语意为“英雄”、“好猎手”之意。

  为什么要坚持办这个团?白丽说:“因为在办的过程中,我感觉它不只是在传承文化,更有凝聚人心、引领民族精神的多重作用。”

  内蒙古社科院的鄂伦春族学者白兰的一段描述,为白丽的话做了注脚——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渐渐下山定居,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森林被划为自然保护区以及禁猎等原因,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着剧烈的变革。 

  “放下猎枪去种地,这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白兰说。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游猎文化的逐渐消失,一方面则是很多鄂伦春人感到失去了用武之地,失去了精神家园,变得迷茫,成为无所事事的社会边缘人。

  白兰介绍,许多家里有土地的鄂伦春人,因自己不善耕种,就将土地租给别人耕种,而没有土地的鄂伦春人则自谋生计,有的生活陷入困顿。老一代的鄂伦春猎民在老去和死去,而猎民的后代不但不会打猎,连鄂伦春语都不太会说了,更遑论祖先的历史和文化。

  迁出森林还不到三代人,一个游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就快散了。这,正是白丽坚持办“莫日根”民间艺术团,欲以文化来聚人心的深意所在。

  激活遗忘的文化记忆

  关永刚是“莫日根”民间艺术团的团长。其实,他的本来身份是司机。“起先,乡长让我带着一帮年轻人搞艺术团,我说这不是开玩笑吗?我哪儿搞得了艺术啊?”关永刚说,想不到现在他真成了个“文艺分子”。

  “莫日根”民间艺术团有二十多人,绝大多数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最小的17岁。这个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团队,团员基本没有经历过游猎生活,不会说鄂伦春语,也不懂鄂伦春族民俗。

  白焱,这个唱了40年鄂伦春民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担任了“莫日根”艺术团的艺术指导。从鄂伦春语教起,一句一句,到团员们会完整地用鄂伦春语唱下一首首歌曲;从舞蹈的编排、表演,到走台步、练表情……老艺人费尽了心血。这群舞台表演零基础的年轻人被调教后,举手投足慢慢开始有了艺术范儿,同时又不失猎民后代的质朴、率真。

  白焱没有忘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她和老搭档曲云,时不时去拜访还健在的老艺人,和他们聊天,唤起他们记忆深处的民谣。

  “白焱老师上我家和我母亲聊天,老人家一高兴,想起了很多老歌,比如《鄂伦春民歌》。现在这首歌是我们团的曲目之一。” 关永刚说。他的母亲孟金红,年轻时是唱山歌的一把好手。

  现在,白焱和曲云已经收集整理了上百首鄂伦春民歌,他们在演唱中进行创新,在民歌中加入和声,或编排成多声部,并且用老歌唱新词,使鄂伦春民歌更具时代美感。

  尽管组成“莫日根”民间艺术团的成员都是业余的,每次演出成员都不固定,但不到3年,在白焱等老艺人的指导下,这支队伍已经能进行专场演出了,还受邀参加了内蒙古服饰大赛等多场自治区内外的活动。

  作为团长的关永刚说起这一转变时颇有感慨:“刚办艺术团时,大家一个个都别扭得很,不愿来,也不好意思张嘴唱。如今在台上都不怵了,觉得干这个事很充实,大家一起排练,心齐了,比以前在家待着无所事事强多了。”

  不但如此,通过办艺术团,一些鄂伦春传统技艺也得以恢复。关跃军,艺术团里一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因为做演出道具,把儿时深埋在记忆中却从没机会展示的手艺,如做鹿哨、桦皮船、悠悠车等,全都派上了用场。其实,他只是小时候看祖辈们做过,后来并没有做过,但一有机会,这些深藏的文化记忆就被激活了。

  走出去,拥抱更大的世界

  一个人可以带动一个家庭、一群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感召力、影响力更大。如今,受“莫日根”民间艺术团这批年轻人的影响,古里乡形成了以传承展示鄂伦春文化为荣的局面,甚至连五六岁的孩子都会用鄂伦春语演唱本民族民歌。

  “我们不是为了给别人唱的,我们是给自己唱的。我们也不光是为了唱歌跳舞,而是要感到自己在闪闪发光。”白丽的这一理念,如今已被乡亲们所理解。艺术团的成员在一次次走出内蒙古、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之时,与外面的世界碰撞、交流,从而重新定位了自身的价值。

  不过,对于“莫日根”民间艺术团的创建者和推动者白丽来说,考虑的则要更多。首先是如何长久发展的问题。现在鄂伦春自治县每年给艺术团10万元经费支持,但一趟来北京的公益演出,就所剩无几了。虽然艺术团也参加了诸如企业年会等商业性演出,但影响有限,收入远不足以支撑这个民间艺术团的运转。但是,传承没有断,并越做越好,这就是良好的开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