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京城“非遗”,该往何处安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1日11:46 来源:中国民族报 钱丽花
蒋丽娟制作的绣花鞋。蒋丽娟制作的绣花鞋。
王丽蓉编织的“幸福鱼”中国结。王丽蓉编织的“幸福鱼”中国结。
北京“非遗”绢人。资料图片北京“非遗”绢人。资料图片
北京“非遗”吹糖人。资料图片北京“非遗”吹糖人。资料图片

  靠近天安门的前门一带,历来是北京老字号的密集区,也是展示北京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京绣、中国结、面人等老北京的“非遗”技艺曾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向中外游客展示着京城文化的魅力。然而,随着近年来的城市改造,前门这些展示北京“非遗”技艺的店面逐渐被迫撤离,变得“无家可归”……

  租金昂贵,不得不撤店搬离

  记者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新建的金街购物广场的地下一层,见到蒋丽娟和她出售绣花鞋的摊位,这是她搬到金街广场开张的第一天。

  “今天生意如何?”

  “一般吧,这个购物广场是新开张的,人流还不旺,和前门没法比。”蒋丽娟一边把绣品摆放整齐,一边说道。

  今年60岁的蒋丽娟自小跟着外婆和母亲练得一手好针线活。曾在一家大型国企担任高级机械工程师的她,在47岁那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办理内退,开始制作绣花鞋。之后,蒋丽娟就把全部心思倾注在小小的绣花鞋上面。心灵手巧再加上祖传的刺绣技艺,使得绣花鞋在她这一代手中被发扬光大,成为北京市的区级“非遗”项目之一,她自己也被授予“京都巧娘”的称号。

  蒋丽娟制作的绣花鞋,从绣工上来讲属于京绣。京绣的历史并不长,但它受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影响,博采众长,工艺考究。京绣所选面料一般是最好的绸缎,而绣线除了传统的蚕丝外,还以黄金、白银锤箔,捻成金银线用于服饰绣品中。其绣制手法一般是先用金银线盘成花纹,再用色线绣在纺织平面上,这种用金银线绣出的龙、凤等图案又叫“盘金”,在中国绣品中独一无二,尽显皇家气派。

  经过几十年学习研究,蒋丽娟在家里开办了巧娘工作室,制作出“十二生肖”童鞋、“平安鞋”、“三寸金莲鞋”等一系列绣花鞋工艺品。其中,“十二生肖”童鞋、“三寸金莲鞋”等曾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银奖。她最为拿手的“虎头鞋”系列,也被团中央授予中华民族传承特别贡献奖。近年来,无论是在北京的“科博会”、“文博会”,还是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她的绣花鞋都大受欢迎。

  去年9月,为了配合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将前门大街打造成文化街,蒋丽娟和其他十几位“非遗”传承人,带着他们的产品在前门西河沿街开设了店铺,向来往的中外游客展示和出售“非遗”产品。

  “那时,店铺是免租金的。我的绣花鞋是卖得最好的‘非遗’产品之一,一个月的营业额能有上万元。”蒋丽娟说。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西河沿街道开始进行商业改造,虽然北京市要求改造后的西河沿街道仍然必须打造成文化街,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免费提供店铺已不可能。而新的店铺租金是每月8000元,这让蒋丽娟和其他“非遗”传承人望而却步。“非遗”店铺一家家撤离,而蒋丽娟是最后一个撤离的。“我们舍不得前门这块展示北京‘非遗’的宝地,但月租太高,我们承受不了。”蒋丽娟无奈地说。

  频频换地,北京“非遗”的“游击战”

  事实上,除了全聚德、盛锡福这样有经济实力的老字号,许多北京市的“非遗”都面临着“无处安放”的尴尬境地。

  北京老字号协会开发部部长吴树友是北京市“非遗”传承人公认的“领头人”。在他的组织下,北京“非遗”传承人近年来一直在尝试抱团闯市场。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场闯市场的战斗一直处于“游击战”的状态。

  在吴树友那里登记的,有大约两三百位“非遗”传承人。有些“非遗”产品适合走市场,有些不适合,吴树友从中挑选几十位,带着他们一起闯市场。然而,大部分“非遗”传承人没有太强的经济实力,承受不起北京过高的店铺或者摊位租金。再加上许多“非遗”产品都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且无法批量生产,导致产品成本较高,销售数量少。这些都成为“非遗”走市场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们基本一直处于‘打游击’的状态。哪个商场搞活动,邀请我们,我们就过去摆售,提高人气;哪里有相关的展销会,我们也联系去摆一段时间的摊。”吴树友说,短则几天,长则一两个月,基本很难有长时间可以入驻开店的地方。

  去年前门西河沿街提供的免租金店面算是个例外,但也维持了不到一年。虽然吴树友一直努力和开发商协调能否降低店铺租金,但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没办法,吴树友只好凭借自己个人的关系,为这些“非遗”传承人在金街购物中心找到了新的售卖处。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吴树友也不清楚,购物中心能为他们免费提供场地多久。

  “这些‘非遗’产品需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展示、销售平台,这样,‘非遗’文化才能在市场上立住脚,才能真正活起来,传承下去。”吴树友说。

  创新,才能让北京“非遗”活下去

  “我和传承人们都谈过,‘非遗’走市场不容易,要让市场接受产品,必须有创新的理念。”吴树友说,但有些传承人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意识,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而有些传承人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不错。

  今年50多岁的王丽蓉是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喜爱编织中国结。她开动脑筋,突破中国结的传统样式,开发了许多新颖别致的样式,“幸福鱼”、“五色粽”、“十二生肖”、“小老鼠嘴含钱”(寓意“数钱”)的小挂件……深受年轻顾客的喜爱。虽然每件产品卖的价格都不高,但她每天的销售额都相当高。

  “空闲的时候,我总会想想顾客喜欢什么图案,年轻人喜欢什么样式,然后再自己琢磨把心中想的那个样式编出来。”王丽蓉说,中国结很多人都会编,但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样编出那么多花样来,而这也是她的中国结产品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现在,王丽蓉除了编织售卖中国结,空闲时间也排得满满当当的。她每周都受邀去北京市的一些小学和培训机构,为大家教授中国结的编织技法。“政府倡导‘非遗’文化进课堂,孩子们喜欢我的作品,尤其是一些在市面上少见的新奇样式,总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王丽蓉说,学校方面也会给予她一定的工作报酬,既能提高收入,又能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何乐而不为呢?

  的确,北京“非遗”走市场,一方面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展示、销售的平台,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传承者自身的不断摸索创新,只有内外两方面共同努力,北京“非遗”才能变得更有活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