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王海涛:民族摄影勾走了我的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3日15:15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牛锐
元阳梯田上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色,吸引王海涛每年都到元阳住上半年。元阳梯田上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色,吸引王海涛每年都到元阳住上半年。
欢笑的彝族小女孩。王海涛摄欢笑的彝族小女孩。王海涛摄

  随着光影的移动,青山环绕的哈尼族村寨的明暗色彩也在发生神奇的变化。当太阳投射出一束“电筒光”,唯独照亮这片村寨时,王海涛果断地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个壮丽的瞬间。此时,他已经在野外的山风中伫立了好几个小时。

  从初见元阳梯田的颤抖与眩晕,到如今习以为常的守候与捕捉,王海涛在这片梯田上拍摄了12个春秋。他就像一只候鸟,每年入冬,当哈尼梯田贮水休养之时,就准时回来,用镜头拥抱这里的每一抹彩霞、每一缕阳光、每一块水天一色的梯田。

  多年来,痴迷于民族摄影的王海涛,只身深入广袤的民族地区,拍摄风光,记录民俗。他说:“我虽然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是有梦想,敢实践,为宣传民族文化做了一点事。我为自己点赞!”

  走进黔东南,记录侗族“祭萨”仪式的震撼场面

  王海涛是江苏省徐州市一名基层检察干部,摄影是他唯一的爱好。40多年前,他目睹同学端着相机拍摄照片、走进暗房冲印胶卷的神奇经过,自此对摄影的向往就一发而不可收。上世纪70年代,王海涛省吃俭用,把每月仅有的30多元工资尽量攒下来,购买了一台售价180元的“海鸥牌”双镜头相机。在摄影理论和经验都得到了一定的积累后,他又节衣缩食,利用假期外出采风。王海涛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脚步总是往南再往南,从皖西到湘西,直到西南边陲才停下来。

  云南、贵州,对于王海涛而言,曾经只是个地名,但是与友人的一次出行,却让这两个地方成了他无法割舍的念想。

  1990年,王海涛与一位朋友相约去云南。火车上,朋友说起上海知青对黔东南的留恋。王海涛心生疑问:“那里有什么神奇之处,能让大上海的知青如此惦记?”他下定决心,要去黔东南看看。后来,他得到一个消息:每年大年初一,黔东南龙图侗寨都会举行盛大的传统民俗活动“祭萨”,以祭祀“萨玛”。“萨玛”,侗语意为太祖母,是侗族人敬仰的“女神”。传说,她曾带领族人抵御侵略。“去现场记录这一古老民俗!”王海涛眼前一亮。

  龙图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东北部,那里群山环绕,形如苍龙,故名“龙图”。1992年春节前夕,王海涛赶到了从江县,但是要到达龙图侗寨却困难重重。侗族人十分重视过年,年关之时就很少有商家做生意了。饭馆、旅店难找,去往村里的客车也停运了。好在当时贵州省民委与峨眉电影制片厂正合作拍摄“祭萨”的纪录片,王海涛跟随摄制组到了龙图。鸟枪齐放,鞭炮齐鸣,芦笙齐奏,人们齐声呼喊……王海涛不停地按动快门,记录了“祭萨”仪式震撼人心的场面。后来,这些照片被收录进《人类学电影》一书。

  黔东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王海涛。多年来,他拍摄了《侗族“祭萨”》、《侗族大歌》、《侗布的制作》、《侗族的“抢花炮”》、《侗族鼓楼》等专题。其中,《侗族鼓楼》历时25年才完成。王海涛在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的侗族聚居区,拍摄了400多座鼓楼,留存了珍贵的资料。

  深入西双版纳,见证布朗族一家人的十年变迁

  在贵州拍完侗族“祭萨”的第二年,王海涛就把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彩云之南。这次,他受上海师范大学一位老师之托,前往西双版纳,寻找布朗族老人李老二。据说,这位被人们尊称为“大爹”的老人,能用三天三夜的时间,完整地唱出布朗族创世史诗。王海涛的任务,就是记录下老人演唱的这部史诗。

  大爹住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深处一个叫昆满的寨子里。那时,从景洪市勐养镇到昆满没有公路,一条杂草丛生的羊肠小道,只有生活在寨子里的人才能认得出。而穿越这条树木遮天蔽日、野兽随时出没的险途,需要两天时间。王海涛扛着相机和录音机,在勐养守了3天,终于等到了一位向导——大爹的三儿子、下山采购食品的李荣新。王海涛买了一桶苞谷酒和一些糖果作为礼物,跟着李荣新向雨林深处走去。

  这是一次出乎预料的惊险之旅:暴雨、洪水、毒蛇,还有富有攻击性的独行大象刚刚留下的脚印……当王海涛像探险家一样,在李荣新的引导下终于抵达昆满时,大爹却告诉他,自己年事已高,早已不记得那些故事了。

  文化的流失令人扼腕,所幸,王海涛还有相机。在昆满,王海涛拍摄了大爹一家生产生活的画面,并将其整理为摄影专题《大山深处的民族》。

  2003年,听说昆满寨搬迁,王海涛专门前去探望大爹一家。“一定得去。大爹一家是我的朋友,惦记啊!”新建的昆满寨搬出了热带雨林,大爹一家过上了崭新的现代生活。此情此景促使王海涛再次端起相机,记录下大爹一家乃至布朗族10年发展的珍贵影像。

  驻足哈尼梯田,把人生交付这无限美景

  告别大爹一家,王海涛去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元阳最美的风景,是多依树梯田的日出。凌晨4点多钟,王海涛就从县城坐车赶往多依树。随着太阳缓慢地爬上地平线,蕴蓄了一夜的水汽从泥土里、水田里升腾而起,山间缓缓流淌着白雾。当太阳照亮大地的那一刻,阳光是金色的,朝霞是绯红的,天空湛蓝,云雾中,漫山遍野的哈尼梯田如万花筒般折射出这绚烂的美景,水天一色。

  “眩晕!眩晕!”王海涛用颤抖的双手举起相机。他说:“我就像是井底之蛙,跳出井的那一刻,才知道世界之大,才知道什么是气势磅礴。”从此,他成了每年为梯田摄影而奔向元阳的候鸟。

  王海涛有许多专业的摄影器材,比如美能达135胶片机、宾得6×7中幅机、维斯塔4×5大画幅座机。然而,王海涛觉得这些设备用于拍摄梯田时,尚不能得到最满意的拍摄效果。2006年,他决定购入林哈夫617 SIII宽幅相机,加配一个250镜头。那时,这套装备价值13万元。为了摄影,王海涛几乎没有积蓄,这次,他把自家的一套房子卖了。

  退休后,为了便于往返于徐州与元阳两地,王海涛买了一辆车。带着各式摄影装备,拉着半个家,这辆“苏C”牌照的“捷达”轿车,成为他在元阳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王海涛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在元阳当地也是尽人皆知。

  在云南驻足的十多年间,王海涛拍摄了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主题的《潋滟的仙乡》,介绍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三江峡谷》等专题,并在国内外各种报纸期刊上发表。

  闲暇时,王海涛喜欢翻阅自己拍摄的照片。“10年间,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拍摄角度,景色却全然不同了。”对于当地一些村民砍伐树木,从而影响梯田可持续发展的情况,王海涛流露出担忧。

  哈尼梯田是一个森林-溪流-村寨-梯田“四度共构”的生态农业系统,树、水、人、田缺一不可。树,因其发达的根系、出色的蓄水功能,成为维持梯田生态的基本要素。如果树没了,水分蒸发,形成降雨,贮存于根系的循环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在王海涛的镜头中,清晨汹涌的云海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城市,地荒废了,传统的农耕文化消失了,王海涛拍摄一个反映哈尼族人生产专题的计划也落空了。

  如今,王海涛在元阳安了家。他希望,一方面通过摄影作品展示民族地区迷人的景色,另一方面抓紧拍摄传统文化最后的影像。

  “我是摄影师,也像是民族文化的记录者、保护者。人生因为这些梦想而变得有意义。”王海涛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