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深入生活,让我看到了舞台上感受不到的东西”

——访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丁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1日11:2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明 江

  “这样的舞蹈太少见了,他们的动作,让人从心底里激发出要与他们同歌共舞的冲动。”这是日前在民族剧院上演的大型歌舞诗《永恒的刀郎》演出现场一位观众的心声。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和新疆麦盖提县刀郎文工团联手打造了大型歌舞诗《永恒的刀郎》。来自新疆麦盖提县的90多位艺术家给首都观众带来的震撼之舞,以不加修饰的质朴舞蹈、充满豪放激情与原始力量的大幅度动作,强烈地感染着观众,演出现场欢呼声与掌声不断。

  “刀郎”是维语音译,意为“分群而居”,历史上,生活在本地的土著与外来的蒙古族游牧民相互融合后形成了独特的“刀郎人”族群,其性格豪爽、旷达。刀郎文化的代表——“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麦西热甫”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刀郎文化的名片之一。此次奉上这台精品演出的新疆艺术家们很多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中有年过70的刀郎文化的老传承人,也有不到5岁的新生代传承人。

  为了让京城的观众欣赏到最原汁原味的刀郎文化,中央民族歌舞团跨越了4300多公里的距离,深入到新疆麦盖提县刀郎文化的现场采风与体验生活,并将新疆麦盖提县的艺术家们请来北京,合力策划设计了这场演出,为首都的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记 者:据我所知,这台晚会启动于2014年5月,是中央民族歌舞团与麦盖提县刀郎文工团进行文化合作的援疆项目。当时为什么想到要把刀郎艺术带到首都的舞台?

  丁    伟:深入民间向基层学习、向民间艺术汲取营养,是我们团多年来的传统。刀郎文化是非常著名的民族文化,“刀郎麦西来甫”和“刀郎木卡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与它们近距离接触、真正地领会它的动人之处,是我们的荣幸。而且这种近距离的学习对我们的舞蹈创作、音乐创作和演员的表演都是很难得的机会。深入接触刀郎文化以后,我们从内心觉得,这么好的东西要介绍到北京来,让它从首都的舞台走到世界去。

  记 者:据说团里多次赴麦盖提县采风学习,深入到牧区、沙漠、乡村和农民的家中,您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丁    伟:麦盖提距离北京有4300多公里的距离,以现代的交通工具也要走一天才能到达。这次的采风经历对我个人来说真的是一次洗礼。我们去到了牧区、沙漠、乡村,来到了牧民的家里,到了他们的枣园、羊圈。在这么一个遥远而生存环境还比较艰难的地方,他们的人民非常乐观,勇敢地和大自然特别是风沙做着顽强的斗争。生活环境的严酷也导致了这个地区文化的独特性,这里的舞蹈和新疆其他地区的舞蹈不一样,它充满力量,非常雄壮,就像沙漠中顽强的红柳和千年不倒的胡杨,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比如为了种植红枣,水源匮乏的他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在牧民家中我们还看到当地著名的刀郎农民画,牧民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力令我们非常惊叹。他们对刀郎羊的引以为豪也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元素,我们都融入了舞蹈中。

  看他们的民间表演,可以感受到刀郎文化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代代传承,这是不能够用语言来描述的,而我们只能是模仿和简单的学习。在那里,我们看到3岁的孩子与爷爷一起同拉艾捷克的琴,四五岁的小孩和父母、祖父母一起跳刀郎舞……全家人、整个村子在一起在我们面前展现刀郎麦西来普,很多的场面让我们感动。这些感受,最后都呈现在了我们的舞台上。

  可以说,深入生活,让我看到了很多平时在舞台上感受不到的东西。比如这些劳动人民对音乐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有情绪了就放声高唱,想跳舞了大家就在一起又唱又跳,这才是真正来自生活的艺术。通过这次采风,我也体会到了麦西来普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功能。有一次我们深入一个村庄中看小品,演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拿了别人家的枣来吃,被村长发现了就要惩罚他,用在他身上“烤包子”的方式代替打他的惩罚。我们后来把这个情节放到了节目中去。所以,我们需要长期地走到人民中去,要到蓝天白云里去、到田野里去,呼吸新鲜空气,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节目。

  记 者:为了这次演出,民族剧院在大厅布置了风格鲜明的“刀郎农民画”,美丽的维吾尔姑娘手捧麦盖提县的特产红枣和核桃请观众品尝,还有表演“刀郎麦西来甫”的姑娘们在开场前进行暖场互动……看得出来,这是一场你们精心准备的演出。

  丁    伟:《永恒的刀郎》在麦盖提县首演的时候,很多观众非常激动、饱含热泪,演出结束很久都不愿离开。他们说,没有想到能在麦盖提看到自己的文化走上舞台,而且如此精美。因此我们希望把《永恒的刀郎》带到北京,让首都的观众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刀郎文化,把刀郎画,把刀郎地区的红枣、核桃都介绍给观众,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地了解刀郎文化。开场前有刀郎麦西来普的互动,就是希望让观众一进来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刀郎文化的气息。

  记 者:把这样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搬上舞台,是怎么考虑舞台上的呈现效果的?比如,节目间隙有一幕幕家庭场景,再现了刀郎人的日常生活,每个节目又有着不同的主题。

  丁    伟:把刀郎文化搬上舞台,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如何把这样一个淳朴、独特的文化搬上舞台,同时不能破坏它的原生状态,既要让它有时代的特点,还要符合现代观众欣赏的标准,在这些方面确实做了很长时间的思考。通过多次采风,我们了解到刀郎人家很多独特的文化,比如学习古兰经、传承古老乐器给幼小孩子的传统。我们把这些节目中没能体现的东西在家庭场景中展现出来。

  记 者:把这样一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带到舞台上,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丁    伟:刀郎文工团的演员大部分来自乡村,不会说汉语,我们在排练中以及之后到北京来合成,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障碍。而且刀郎人对自己的艺术形式非常热爱和执著,因此我们在排练过程中给导演组定下的规矩就是,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艺术家,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艺术形式,不要轻易地去改变他们。这些艺术家非常认真,他们努力将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给我们。

  记 者:这台晚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带来哪些经验?

  丁  伟:如果说晚会获得了一定成绩,它来源于我们团60多年向民间学习的传统。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要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我们深入刀郎之乡,努力扎根到他们的生活中,虚心地向当地人民学习,再精心筛选打磨,最后才把这场演出搬上了北京的舞台。可以说,这台晚会的震撼力来源于刀郎地区的生活。我们今后要继续深入到民间向人民学习,继续向少数民族同胞学习,在生活中寻找一切创作的源泉,这是我们永远不会改变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