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他的画就是他的心象风景

——焦志广和他的中国画作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1日12:53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夏硕琦
彝族少女  焦志广彝族少女 焦志广

  焦志广给我的印象是文质彬彬、真诚谦和,然而又非常富有激情。画如其人,看他的画,最好独自关起门来,细细地读,慢慢地品,还要静静地闭上眼睛回味。他的画有“晚钟效应” ,余音袅袅。

  焦志广科班出身,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后又负笈东渡,曾在日本国立京都教育大学日本画研究室研究日本画,回国后又在中央美院重彩画高研班深造,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他写实功底、色彩能力扎实,能随心所欲地化胸中意象为可视形象。基本功支持他把那些心中飘渺的梦幻,通过形与色的魔幻似的空间组合,化作媒材上呈现的绘画意象。他手中的云母、矿物色、金属色、植物色,中国色、日本色、西洋色,通过层层罩染、贴金洒银、晕染兼施等传统的、现代的技法,把白纸营造成梦幻空间、诗意境界、精神家园。

  焦志广把美丽的梦幻转化成视觉形象的技巧,是借助于他所营造的特定境界,以及其中人物的形神刻画而实现的,是通过诸多视觉元素的构成巧妙生成的。因而他笔下的感性形象系统又具有某种真实性,但他所关注、所追求的却是形象背后所内蕴着的主观情思。

  焦志广的画不苛求形似而追求灵韵,其画境往往是虚灵飘逸、迷离恍惚的,犹如水中之月、雾中之花,有流光迷影之美妙,镜花水月之空灵。“笔砚精良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 ”石涛说他画花如取影,花形属实,花魂属虚,戏影者捕捉花魂之谓也,迷离恍惚,若即若离,似有非无。焦志广的画也多是朦胧的,他在超越的梦幻中体味生命的跃动、人生的咏叹、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与圆融。

  画面构成简约、单纯,是焦志广的风格特点。他的《月与少女之一》堪称代表。画家巧用色彩之间的和谐与对比的微妙过渡与变化,空灵绰约的圆月及其洒下的清辉,把纯情少女与幽渺恍惚的自然空间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天人合一”的单纯。

  焦志广在画面构成中,常常采用虚实对立、互化、相生手法。他爱用大面积空白,准确点儿说是大面积空虚,但这空虚绝不是空无。如老子所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虚在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但有些画家眼睛紧盯着实处,不知虚的妙用。焦志广深谙虚之为用的道理,他善用虚。他笔下大面积的留白,或是清虚的月光、摇曳的花影,或是五彩斑斓的幻境,总之是梦幻任意飞翔、让人浮想联翩的地方。因而,虚非但不是空无所有,反而是精神荡漾,可以说,焦志广以形、色“布阵” ,而善用“虚”兵。

  焦志广的《羽裳霓彩图》获得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银奖,作为大展评委,我也投了他一票。我支持他的理由是,该画是工笔重彩画中有创意、有特色的成功之作。画家把柔情、唯美、生命的韵律,表现得近乎臻于极致。这幅画采用重彩中的薄画法,多层赋彩,而能薄中见厚、光色辉映,自然肌理效果处理得颇见功力。白云母、金云母、灰云母以及蛤粉、珍珠粉等重彩的妙用,造成弱闪光的美,不火不燥、温润含蓄,让人想到《拾玉镯》中的美玉、联想到杜甫“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焦志广对色彩天生着迷,并因“禁不住日本色彩的魅力”而东渡扶桑,从这幅画的创作可看出,其中有对日本画色彩理念与方法的吸收,表现出文化的兼容态度,韵味是东方的,又是古典与时尚的自然交融,但就其气质而言还是民族的。

  焦志广早年画写意画,造型写实,大笔浓墨,属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新写实水墨写意人物画体系,他画的《回族厨师》就是这种笔法。近几年,他又开始专注写意人物画,可是与之前的画法却大异其趣了。与曾很流行的新文人画也绝无瓜葛,而是特立独行的新体式。他独创的新体式写意人物画,为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未曾得见的新审美样式,饶有味道。与工笔不同,意笔画法追求“写” ,直抒胸臆,“泻”落清梦,不施制作;面部、肌肤常用没骨法,衣饰以花鸟笔法一笔而成,用线惜墨如金,言简意丰;设色以清新脱俗、闲逸雅致为特征,情韵在浓郁中时见奇趣,时尚、现代又不失清淑与端丽,颇见才情。

  焦志广说,远离功利,也就远离了束缚与庸俗,只有平静了躁动的心,才能听到天籁的美妙和声。他的《古风》《蓝韵》等一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因情成梦,因梦成画,是“清风明月友人”追梦的产物。他把蕴藏在心中的那些生命的诗意、真善美的永恒,以及宇宙的境界,当成创作主题;他以工笔与写意两种方式,从多个角度抒写着他的心性、情志与美丽梦幻。他的画就是他的心象风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