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展讯 >> 正文

以历史真实之物画今日真切之情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3日15:0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亚萌
卢沟桥(油画)  唐寅卢沟桥(油画) 唐寅
尘封的记忆(油画)  叶南尘封的记忆(油画) 叶南

  展厅地面铺上了砖石板路的图案,迎面映入眼帘的是旧时卢沟桥的全景照片,旁边两个拟仿砖石材质的柱子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红色数字:“1945”和“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呼之欲出,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所反映的,就是“抗战” 。

  78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号角。如今,在卢沟桥的照片墙背后,两张反映这一著名地点的油画两相对照:唐寅的《卢沟桥》在月光下发出清冷的光,而马佳伟同样采用近地视点描绘的《卢沟桥· 1937 》则几乎是全黑的,只有远方的火光,呼应78年前的往事,和它带给当代中国和中国美术界的影响。

  除了卢沟桥的形象,历史文献部分的视频展示也能将步入展厅后的观众带回战争年代:徐悲鸿、司徒乔、蒋兆和、刘开渠、李桦、叶浅予、吴作人、胡一川、江丰、冯法祀、彦涵、罗工柳、张仃、古元等艺术家的作品曾经在抗日救亡的时代发挥唤起民众的巨大作用。

  “在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时代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主题创作上,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在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烽火岁月里,中央美院的前辈艺术家关切国家兴亡,以艺术为武器投身抗战的洪流,用大量的作品记录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描绘了抗日战争的伟大画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艺术家以抗战为主题,继续书写着歌颂革命历史、表现民族精神的丹青史诗,为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增添了沉甸甸的艺术经典。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说。也正是基于此,中央美院教授孙景波提议,将这一展览取名为“接力” ——展现央美创作群体在思想和学术上对优秀传统的接力。

  有记录、有歌颂、有呐喊、有抗争

  展出作品中,有附中教师集体创作的《洛川会议》 、苏海江的《黄土岭之战》等表现共产党领导抗日的作品,也有孔亮的《四行仓库》 、王汉英的《铁血虎贲》等表现国民党抗日战线的画卷;有孙景波的《烽火岁月——七十年祭》 、林笑初的《历史的记忆》等记录抗日遗址风景的作品,也有石煜的《远征军老兵》 、廖勤的《拼了——中国军民抗战纪》等描写抗战士兵肖像的作品;有白晓刚的《不可忘却的记忆》 、王晓伟的《山西左权》等刻画抗日遗物的写生作品,也有孙韬的《一·二八抗战组画》等表现战争灾难的作品;有陆亮的《魔窟——731冻伤实验室》这样记录日军侵华罪证的写照,也有董卓的《聂荣臻与美惠子》这样表现中国军民人道主义的篇章。展览以传统的油画、国画、雕塑作品为主,同时还包括了李礼的插画作品《爱做噩梦的费希里》 、崔冬晖团队为地铁16号线宛平城站所作公共空间设计等多种形式作品的展陈。

  中央美院教师袁元选择画延安宝塔山,取名《丰碑的记忆》 。“我对西北高原的风物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这个主题。但在创作中并非照搬写生,也曾到当地了解地貌,并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如今宝塔山一带绿化很好,像公园一样,但和革命圣地的氛围不太一致,所以我在写生的基础上再创作的过程中,就用了当年宝塔山景物的主色调。这次的创作让我感受当年共产党在艰苦的环境中抗战,作为一个党员,也加深了我对共产党的热爱。 ”

  同样是画景物,陆亮的《魔窟——731冻伤实验室》在写生基础上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共通之处” :“今天我们从画中建筑物的窗户望出去是居民区,但这样如实表现的话就和主题有冲突,所以我把它改成雾蒙蒙的一片,表现不知未来在何处的感觉——因为通过阅读史料,我知道了很多731部队惨无人道的暴行,比如把活人的手浇冻成冰块再放到水里煮等等可怕的事情,再看这个实验室遗址:室外绿草如茵,但室内的焦炭黑色场景就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陆亮表示,自己画抗日主题作品,不是单纯民族情绪的表达,而是想从中探讨人性的阴暗和幽微。而石煜的《远征军老兵》则致力于通过老兵的人物刻画,探索在绘画语言特别是色彩上的爆发力,“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座纪念碑” 。

  投身历史现场

  “这血色美景应当正是那些年轻的八路军战士看到的美景。 ”来自教师叶南创作手记的一句话,成为展览第一部分的主标题;整个展览由6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都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的笔记和感想文字作为标题。“血色的美景”这一部分的作品以华北抗战遗址风景为主,卢沟桥的“醒狮”象征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精神,长城比喻中国人民面对日寇入侵时坚强不屈,团结御敌的勇气,太行山点明历史性地点,作品有表现战争旧址的,有对比今夕景象的,有生动的风景写生,有包含情感的速写笔记,让观众在作品中穿越时空,感悟历史。“我画了人们记忆中的延安” ,教师袁元的思考则引领公众关注洛川会议、黄土岭之战、新四军等史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场的重大意义;而表现延安、杨家岭、绥德等地平静的景物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画面厚重的体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个板块标题则来自教师苏海江采访抗战老兵时记录下来的一句话:“用一个连的人换下那个山头,值不值?值! ”这部分作品主要展现华北地区抗战的艰苦和激烈,作品大多借鉴历史图像,将实地考察的感受和历史情境相结合,呈现战争场面,同时发人深省。“诠释一种艰苦条件下打败日寇的信念与决心”则是来自教师张峻明的创作感想,作品表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价值,淞沪抗战、常德会战、重庆抗战、缅甸远征、驼峰航线等主题作品中,美丽的风景和悲壮的战争历史之间充满了张力。

  “艺术家不可能脱离社会。 ”孙景波说。据范迪安介绍,创作的几个月中,教师们热情高涨,多次在一起学习抗战历史,进行创作分工,相互观摩研讨,组成几个团队分赴太行山区、华东、东北和西南等地深入生活,踏访抗战遗址,寻访抗战老兵,投身历史现场,在感受历史中获得了心灵的触动与震撼,“这种以写生创作为主要方法的作品具有直面场景、有感而发的艺术特点,画中有历史真实之物,画中有今人真切之情,在笔触色泽中留下生动的艺术情感印记。 ”

  在展览中,叶南的油画《尘封的记忆》画抗日学校办公室建筑墙上的野草、厨房中的静物、窗户的影子,廖勤的中国画《拼了——中国军民抗战纪》展现24个士兵的头像,都和卢征远的大理石雕塑《慢性系列——包裹的步枪》的主题一致——李礼在写生过程中写下“ ‘和平’不仅仅是一只白鸽” ,那些描绘战争灾难的作品,提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还有许多表现中国军民和抗日将领的作品,画面中经历战争的鲜活个体也许正在慢慢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艺术形象中获得了永生。

  接力,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创作精神——投身历史现场,以历史真实之物画今日真切之情。“中央美院的青年创作者们有着面向世界的学术眼光、关注历史与时代的责任感、热爱生活关注民众的深厚情怀、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勇气和抱负,这就是今天中央美院教学与创作的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的接力棒。 ”孙景波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