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讲座 >> 其他讲座 >> 正文

中国站系列讲座:皇家艺术学院与中国的世纪友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14日16:54 来源:中国网(北京)

中国网7月14日伦敦讯(记者 落尘)2015年7月7日伦敦中国站迎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执行总监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在中国站主席邓永锵爵士主持下,史密斯先生详细阐述了英国这所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院校与中国艺术界的跨世纪情缘。

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资料照片,来自本人网站。

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出生于1954年,是一位艺术史、设计与建筑学专家。他曾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与哈佛大学深造。1994年至2002年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在担任国家肖像美术馆馆长时美术馆因他举办的一些成功当代摄影展而使访客增加一倍。2002年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加入英国国家美术馆,担任馆长一职,在位期间成功筹集2200万英镑资金购入拉斐尔经典巨作《粉红色的圣母》(Madonna of the pinks)。自2007年加入皇家艺术学院担任执行总监一职以来,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主持了卡普尔(Anish Kapoor),安塞姆 基弗(Anselm Kiefer)和大卫 霍克尼(David Hockney)等令人难忘的特展。其中2012年大卫 霍克尼的特展 《A Bigger Picture》是当年全英最受欢迎、访客最多的展览。

拉斐尔《粉红色的圣母》,皇家美院

皇家艺术学院2012年大卫 霍克尼的特展 海报

 

史密斯先生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与中国自1768年便有渊源:乔治三世在建立皇家艺术学院时,德国艺术家约翰 佐梵尼创作的作品《皇家学院院士群像》(The Portraits of the Academicians of the Royal Society)中可以看到在一众欧洲面孔中突显出唯一的一个亚洲脸孔:中国艺术家谭其华(音译)Tan Chet Qua(又做Tan Chitqua)的肖像。这幅绘有多名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家肖像的绘画,并非某次皇家艺术学院艺术家济济一堂的场景写照,而是佐梵尼凭他的艺术想象力把他见 过又想到的人物逐一加入画中的创作。在这幅画中,Chitqua“成熟的、具有东方味道的面容,从后排左侧的英国 同行 中露出”,“在本杰明 韦斯特(Benjamin West)和杰里迈亚 迈耶(Jeremiah Meyer)二人的肩膀上隐约出现”。

德国艺术家约翰 佐梵尼作品《皇家学院院士群像》

德国艺术家约翰 佐梵尼作品《皇家学院院士群像》局部,中间戴帽子的是中国艺术家Tan Chet Qua (Chitqua)肖像

Tan Che Qua(Chitqua)是一位来自广州的陶塑工匠,是最早旅居英国的中国人之一。Chitqua抵达伦敦后,在当地的艺术界刮起一阵小小的旋风。在皇家 艺术学院于1770年举办的一次展览中,他的一件作品参展,并补记在该展览目录上,标明“Mr Chitqua, Arundel Street,a Portrait of a gentleman,a model”(Chitqua先生,阿伦德尔街,一尊绅士塑像,一个模型)。同年4月23日,皇家艺术学院举行晚宴,庆祝翌日开幕的周年展览,宴请的客人 非富则贵,“Chitqua先生”也是座上客。1771年春,Chitqua拜访皇家艺术学院,不但得到礼貌的款待,并且被佐梵尼画进《皇家学院院士群 像》的作品中,此画后来被英皇乔治三世购入。

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指出,在油画中的36个画师中,威廉 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曾与中国极具渊源,他曾造访中国,游学多年,回国后建造了欧洲最大的十层高中式塔楼。佐梵尼的画作使得艺术史学家索马里兹 史密斯感叹道“艺术学院从一开始成立时,便充满国际视野而多元化。皇家艺术学院几个世纪来一直将中国放在重要位置。”

建筑师William Chambers设计的中国塔

建筑师William Chambers设计的中国塔,皇家植物园,Kew Garden,当代摄影

皇家艺术学院与中国艺术交流的里程碑是 1935-1936年间举办的中国艺术国际特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s) 。该展览是有史以来关于中国艺术的最大展览,盛况空前。总共240个系列,3080副作品被展出,这也是西方大众第一次大规模的接触到中国艺术与文化。

弥勒佛像,中国艺术国际特展,皇家艺术学院中央大厅, 1935年摄

由于1935 1936年展览的庞大与重要,查尔斯 索马里兹 史密斯的朋友、牛津大学教授克雷格 克鲁纳斯Craig Clunas说,学术界对中国艺术国际展有越来越多的兴趣,艺术学者希望深入了解展品资料以及它们是如何被当时的人们诠释的。象1935-1936年展如 此大型的先锋展览,以及许多其他中国相关的特展让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走得更近,有更深入的认知。

《中国:1662 1796三朝皇帝特展》因胡锦涛访英而特别提前举行。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在艺术学院的合照显示了艺术学院除了与艺术家之外也和高层政治官员与领袖有联系。

 

康熙大帝像,皇家艺术学院特展 - 中国:1662--1796三朝皇帝特展

中国站主席邓永锵爵士热爱艺术,在皇家艺术学 院董事会任职多年。索马里兹 史密斯对邓永锵爵士在香港举行的艺术领袖座谈会印象深刻。当时世界各地最著名的画廊代表人与索马里兹本人来到香港。索马里兹先生说,不只是香港的艺术界人 士齐聚一堂,当时的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亦有出席。“那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活动,” 索马里兹 史密斯说,“所有香港的艺术界及相关人士都来参加了那次艺术座谈会。”当时许多香港画廊已经有很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国际经验。那种规模与意义的座谈会极大得 加强了英国、中国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与联系。

皇家艺术学院与促进中英交流的非盈利组织英国 红楼基金会Red Mansion Foundation合作,支持皇家艺术学院的院士访问中国。皇家艺术学院与香港半岛酒店合作,将英国艺术家如理查德 威尔逊(Richard Wilson)和翠西 艾敏(Tracy Emin)带到香港。

 

理查德 威尔逊作品“稍等等小伙子,我有个好主意!”,香港,半岛酒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