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何夕新书《天年》全国巡回签售北京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30日18: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会场全景会场全景
会场全景何夕演讲
会场全景签售1
会场全景签售2

  11月28日上午,科幻作家何夕携新书《天年》亮相中国科技馆,并发表以“气候创造历史——《天年》中的科学”为题的演讲。中国科学院冰川专家张文敬、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等将与何夕就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展开讨论,并对科幻与全球气候变迁、气候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等话题展开讨论。现场还举办了何夕作品签名活动。

  此次活动由中国数字科技馆、《科幻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是双方策划的科幻系列讲座中的一场。该系列讲座将邀请中国知名科幻作家、研究者与评论家登台,围绕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技术想象,讲解其原理,探讨其实现可能,刺激观众对未来科技的探知欲。

  何夕是中国科幻新生代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1971年,十九岁时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迄今问世的二十余篇作品中,有十三篇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由此可见何夕作品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何夕的作品涉及宇宙探险、时间旅行、平行时空等多种主题,尤其专注于对宏观科学未来及人性善恶的探讨,在科幻读者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很强的号召力。

  《天年》是何夕的首部长篇巨著,被视为《三体》获得雨果奖之后,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科幻长篇。刚刚获得科幻界诺贝尔奖“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对这部作品评价极高。他在推荐语中这样写道:“随着《天年》的诞生,当我们再次仰望星空时,天年的宏大阴影将叠现在壮美无匹的星海上。我们将在想象中把自己以年衡量的生命扩张到天年尺度,经历一次震撼灵魂的末日体验。”

  据悉,这部灾难题材的硬科幻小说提出了一个宇宙学上的“天年”概念。何夕说,对于新年,全世界的主要文明中都是一种欢迎的态度,唯独中华文化有一个“年兽”的概念,而天年就是这样一个劫难的意思。何夕还表示,“小说的核心不是末日,而是人。人类在发现天年、应对天年的过程中,再次发现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天年》一书的责任编辑姚海军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挑战性的作品,讲述的是宇宙级别的灾难,人类自我的救赎。”为此,科幻世界杂志社专门策划了这次全国巡回签售,除中国科技馆之外,北京站包括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两场活动,这也是杂志社“科幻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

会场全景合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