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评论 >> 正文

威胁与感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9日14:04 来源:胡 平

  读报告文学《极度威胁》时,你很容易感到威胁,甚至产生某些生理上的反应。我读时吸了烟,夹烟卷的手指偶尔碰到了嘴唇,竟下意识地有了不适和异 样的感觉,仿佛手上沾有埃博拉病毒,接触了暴露的身体。缓过劲来,才意识到是浸泡在书中的情境里了——这是一部记叙解放军医院人员赴塞拉利昂援助抗击埃博 拉的作品,再现了医疗队员们身处巨大生命威胁之下英勇奋斗的经历。相关场面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他们需要长时间套穿厚厚的三层防护服,服内温度可达50℃。 脱下时,必须一层层轻轻向下卷,外层决不能碰到内层,动作稍有不慎,都可能使衣上附着的病毒在空气中“迸溅”,造成污染。有一名能干的塞国协调官,只因大 意,用手从面屏下边伸进去扶了一下口罩,就在一周后丧失了性命。作品写得如此真切,“迸溅”的场面如此强烈,使人读来周身发紧。由曹岩、马泰泉等合著的这 部纪实性文学打开了一扇不平常的门,叫人领略了许多非常态的景象。

  写这样一本书,当然不能和亲身投入那场战役相比,但有没有这本书,却关系能否展现这场战役的全部胜利。关于埃博拉,人们最初是通过记者的报道了 解事实,报道是简单的,却是即时的,满足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而有关埃博拉的大量故事,新闻无暇顾及;有关埃博拉的更多思索,更是新闻难以深入的,此时, 报告文学的特殊意义便凸现出来。有时,新闻只是快餐,报告文学却是营养充沛的精神食粮。

  我喜欢读作品中那些在新闻报道里绝不会出现的种种细节,譬如书中写到,医疗队的职责是“打胜仗,零感染”,首先要求全体队员不被病毒感染,为什 么呢?因为被传染者是不配被称为传染病专家的。医疗队接收了塞国派来的数十名医护人员,他们报到时不会戴口罩、不会戴手套,甚至不会洗手,需要一样样培 训。在医院里,观测抢救病人固然是严重的任务,但没想到运走尸体是更麻烦的事情。有病人刚入院就死去了,没有留下姓名,于是塞国运尸队不肯接收,医疗队为 此大伤脑筋。这类细节,都属于当事人才会遇到、局外人难以想象的,都是新鲜事,都很耐读。它们为报告文学作家所重视,细心地采访出来,增加了作品的大量看 点。

  就题材而言,《极度威胁》是专门记载一个特殊事件的作品,但由于作者多为知名作家,经验丰富,谋篇中十分注意通过事件写人,将特殊事件视为考验 人性的特殊情境,借以凸显人的精神世界,这种高明的写法使作品给人留下一些难忘的人物形象。柏长春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已52岁,不顾组织上的挽 留,坚持前往塞拉利昂。在他的考虑中,这是参与生物防控实战、取得临床经验的难得机会,而且认为,面对不测可能,自己家里孩子已大,负担比年轻人更轻一 些。秦玉玲是急诊科的护士长,在防控中心遇到了紧急情况。当时有病人在病区地上呕血,而负责清理的塞国保洁人员恐惧传染,不敢进门,使得病毒在地板上四处 弥散。她不顾规定限制,穿上防护服冲进病区,处理了血迹。事后,秦玉玲向防控组长贾红军承认自己违反纪律,贾红军表面镇静,但为她暗中担心了21天,直到 安全度过危险期。护士长刘丽英十分爱惜9岁的患病女孩雅尤玛,为她不肯服药着急,又因不通语言,情急之下违规将雅尤玛拥抱在怀,与她沟通感情,才使女孩开 始听话。以后,已出现埃博拉晚期症状的雅尤玛竟然奇迹般痊愈。指挥组组长刘文森长期劳累后在工作中倒下,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生命垂危,一度被怀疑感染埃 博拉病症。他如果牺牲在岗位上,甚至连骨灰也不能运送回国,因为当地只能实行土葬。面临死亡的阴影,刘文森挣扎着交代后事,嘱咐交还公款,把仅有的 2000元零花钱留给媳妇,给亲人写下了催人泪下的遗书。这些书中的主人公们,都处于平静的日常生活被打断、突然面临对生命的极度威胁中,要求他们拿出态 度和行动,此时,他们显现了平时难以显现的高贵品质,报告文学作家则抓住这些时刻,写出了日常生活题材中难以处理的主题,写出了普通人瞬间变为英雄的真实 经历。

  当然,作品也全面地反映了解放军医疗队在支援塞拉利昂战胜埃博拉疫情上取得的辉煌战果,正如塞国总统科罗马在电视讲话中高度评价的:援助非洲、 援助塞拉利昂要向中国学习。科罗马的这个评价是面向世界、包括面对多国援塞医疗队所说,更足以证明中国医疗队的突出业绩。读到这里,再联想以往中国人在其 他援外项目上的表现,更能感到,此作写出了中国援外行动的一种整体风格,就是强大的动员力。以建院速度为例,欧美团体在塞国建设一座帐篷医院,须用几个 月,开诊半年只接诊过几百人次,而解放军医疗队用一周时间就改造出一座相当严谨规范的传染病院;不到两周时间,就从零开始培训出87名合格的传染病护理人 员,并且很快研发出为国际卫生组织认可的操作规程和相关药品。在海外,中国人做事确有一种不可挡的气势,一种由整体性和协调性组成的高效能量,这是很值得 总结和彰显的。而出色地表达出这种国家的动员机制,也是此书的重要效果。

  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能够超越一般新闻报道,还在于它是生动具体的,给人带来的感受更为多样丰富,《极度威胁》即是如此。作品不仅描述了解放军医疗 人员的业绩,也记录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见闻。我喜欢读这些见闻,它们使我多少了解了一些关于那块大陆、那个国度的面貌。那里的人民是善良的,但生活是贫穷 落后的,许多人养成每天只吃一顿饭的习惯,有时以野果充饥;没有衣服便围块布;没有床便随处躺下睡觉,可以想见,当重大疫情来临时,多少人听凭了死神的摆 布。书中写到,护士长刘丽英回国后,有人问她有何感想,她说,人能活着其实就很不容易。这句话也可视为一种潜在的主题,如果你读了此书,忽然意识到生活在 中国是一种幸运,也是有收获的。这与作品本来的主旨无关,但同样打动人心。好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说不尽的。

  这部报告文学是由总后政治部创作室的作家们集体创作的,他们分散采访,集合成篇,也显示了创作室对于部队工作的重要性。应该看到,创作本身就构成了部队强大动员力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