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作代会 >> 正文

真正担负起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6年11月14日23:36 来源:熊元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如何面对这一“庄严使命”,参加第七次作代会的部分代表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湖北代表团王先霈代表指出,两个世纪交接的这10多年来,全世界文化领域风云激荡;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技术手段的飞跃进步,酝酿和催生文化的重大变革,文学发展面临着广阔的空间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所熟悉的、曾经行之有效的许多行为模式、工作套路,不一定都能适应新的情势;我们所习惯的创作思路和所钟爱的艺术风格,不一定都符合今天读者变动中的审美需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出,面对当今国内外思想文化的潮流和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这是一个富有新意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和文艺学观点,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我们文艺工作者要为解决这个重大课题而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王先霈说,找准我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方位,文学家就要把提高在国际文化和文学领域的竞争力,作为努力的方向。创作和批评以及全部文学工作,要有全球的眼光和开阔的胸襟。文化,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以文化之”。文学家热爱本土文化,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独特民族风格的作品。越是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文学,越是能够对培育、养护大众对民族文化自性的自觉意识发挥有效作用,并且对推进世界文学的丰富和健旺发展作出贡献。找准我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方位,文学家就要把增进作品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作为努力的方向。在新的客观条件下,文学如何保持和提高思想的深刻和艺术的精美,又为亿万普通读者喜闻乐见,是亟须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探索的新问题。这是与文学的盛衰乃至存废攸关的问题。这里有两种倾向值得警惕:一是只强调文学的娱乐性,迎合低俗趣味,文学不触及人民生活的紧迫问题;一是只强调文学的审美经典品格,拘泥于固有的规范,忽视民众欣赏心理的变化。这两种倾向的要害都是脱离实际,脱离当今人民对文艺的思想和艺术的需求。文学要道出人民的心声,要沁入读者的心田,成为民众的益友和良师。找准我国文化和文学发展的方位,文学要具备和不断强化与各种新兴的艺术样式结合的能力以及对新兴的传播手段的利用的能力。当今人们的文化生活样态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文化构成要素与方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上古,文学曾经是与音乐、舞蹈、祭祀以及日常劳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来才逐渐分开、独立。如今,随着传播和制作技术的飞速进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文学又和影视、网络相互渗透,以多种变体交织在日常生活之中。文学要保持广泛的影响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必须深深地楔入当代生活,而绝不能只停留在贵族式的沙龙里。  山西代表团段崇轩代表指出,在今天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多样化的时代,文学还要不要承担言志、载道、教化的功能?还要不要有真诚、激情、理想等品格?作家在文化建构中还要不要充当“时代书记员”、“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这些问题也许在理论上并不难回答,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都常常发生困惑和偏差现象。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既往的任何一个时代,文学自然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它的感化、审美、教育和娱乐等多种价值和功能。但是,文学如果一味地软化、矮化自己,变成一种“小我”的、淫乐的、媚俗的文学,则必将愧对时代、愧对人民,从而丧失自己的生命力。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出了文艺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阐明了文艺事业在建构和谐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强调了文艺在推动社会文明、塑造民族灵魂中的强大功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发展。文学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是文化构成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尖端的部位,是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因此,丰富人们的思想感情,疗救人们的心理疾病,引导人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是它不可推卸的职责。总书记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建设,提高到关乎民族精神塑造、关乎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来阐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和文艺的强大作用和独特价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经济的强大用几十年是可以实现的,而文化的强盛可能会更加漫长、更加艰难。我们不仅要塑造民族的经济——硬实力形象,还要塑造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形象。具体到作家来说,就是要塑造中国的文学形象。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胡锦涛总书记的话,每个作家都应当深长思之。中国文学的使命是崇高的,中国作家的担子是沉重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