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打动观众的永远是“触动心灵”的那一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04日09: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曹金玲

  大数据代替不了艺术创作,大数据给予不了情感体验,大数据更撑不起一部经典影片

  打动观众的永远是“触动心灵”的那一刻

  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原创、IP我们做了不少探讨。我写了6个电影剧本,刚好3个原创、3个IP改编。在与制作方沟通过程中我感觉到,影响创作更 多的,其实是大数据。比如,一个网络小说,人物塑造得很好,网上有专门的贴吧,公司就派人整理,说喜欢A情节的有10000,喜欢B情节的有8000,排 名靠前的都得写在电影里。其中传播最广的某一句话也必须加进来,这么重要的台词还得说三遍……这是IP改编,原创也一样,他们把用户对影片的快进、回放等 数据进行分析、标价,然后万分笃定地告诉我,这一种“人设”、那一组CP、这几段剧情就是观众最想看到的,就得这么写。对不起,这是砌墙,不是创作。如果 真这么干,我们编剧的广告语就会变成:“我们不生产剧本,我们是互联网的搬运工。”

  我从2013年开始创作,2013年也被称为“大数据元年”,那时关于大数据与电影的关系就有非常多的论述。我感觉,数据分析对电影行业进行投 资引导、风险规避也许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剧本创作未必有效。美国好莱坞就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有个人叫卡瓦诺夫,是个大数据分析高手,西方媒体说他将 科学和数学带到了电影业这个原本被艺术和胆量所统治的领域,给好莱坞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就在2013年,他通过网络“大数据”,分析出当红的明星组 合以及观众最爱的情节点,据此制作了一部《电影43》。这部94分钟的影片,汇集了11位导演、15个编剧和20多位好莱坞一线明星,堪称史上最强明星阵 容。结果这部电影三观尽毁,被评论总结为“恶心”、“愚笨”、“可怕”,后来毫无悬念地被金酸莓奖评为 “最差导演”、“最差剧本”和“最差影片”。

  电影创作和欣赏都建立在感性基础上,是无法用科学手段量化出来的。严格按照大数据、模块化生产出来的电影,顶多让人满意,无法令人惊喜。反之, 像《阿凡达》,美国上映前一周都没多少人听说过,但它创造的票房奇观毋庸置疑。电影终究是创作出来的,而不是计算出来的。大数据代替不了艺术创作,大数据 给予不了情感体验,大数据更撑不起一部经典影片。

  电影的高度取决于内在情感的深度。无论是原创还是IP,打动观众的永远是“触动心灵”的那一刻。我提醒自己,不能被大数据所挟持,无感而发、胡 乱拼凑,用机械化创作去满足快餐式消费。我相信在冰冷的数据背后,一定有着发人深省、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定有着某个个体的独特命运以及面向生命的深沉叩 问。

  我曾在北京市强制戒毒所工作了6年,看到了太多戒毒者难以自控、不惜自虐,看到了太多吸毒家庭妻离子散、绝望凄惨。记得有一次,我在探视室门口 见到一位70多岁老人,兜里没有一分钱,50多里路走了3天,来给戒毒的儿子送生日蛋糕,而所谓的蛋糕不过是自制的大馒头,上面缀着几颗红枣。见了面,老 人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这次能戒了吧?”这样的感受越来越多的淤积在心里,我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希望用影视的形式将这种感受传达出去,让所有人 看到一个人吸毒成瘾后,所面临的绝境、陷入的灾难,看到毒品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无尽伤害,从而能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这两年每逢春节,朋友圈里有各种感怀,“我们的家乡回不去了。”据统计,在城镇化推进中,我国每天有上百个自然村落消失。尚存的村庄也日渐荒 芜、破落,仅住着一些老人和孩子。年轻人进城为求更好的生活,却难免在都市生活中无所适从、空虚失落,然而回望已无故土,只能默默想念村头的老槐树、祠堂 上的白月光、夕阳下的田野、扑鼻而来的稻花香……我很想写一部戏,写他们在时代大势下的选择,写他们扎不下根的城,写他们心里念着的回不去的故乡。

  中国最北方的原始森林环绕着一个叫莫尔道嘎的小镇,是我的家乡。她曾有山千回百转,有水一碧万顷。然而几十年的掠夺式开发、地毯式砍伐早已让她 面目全非。那些年吸一口气,十几棵百年老树就被放倒;几天下来,上百条油锯就锯出了一座秃山……曾经望不到边际的原始森林,百年大树已不到百株。小工队要 奉命砍掉,盗伐者也虎视眈眈,最后竟是一个伐木最多的老工人不顾一切、豁出性命保护下了这些老树……现在你去我的家乡,这些树还在。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人物,也许不具备网络点击的热度,但却有着炙烤人心的温度。侯孝贤导演曾经说过:“生命里的那些感受,把它请出来,就有力量。”我想,我们的目光所见、心灵所感,也许就是那份最该秉持的原创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